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判断题
1.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
2.儿童应尽量少和同伴交往。
()
3.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
4.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没有性别差异。
()
5.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的个性发展有不同影响。
()
6.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挫折。
()
二、选择题
1.幼儿园大班以()为主。
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2.以下哪个()不是攻击性行为。
A.推人 B.骂人 C.破坏他人物品 D.不搭理别人3.在玩角色游戏时教师引导一名攻击性较强的幼儿扮演一个经常遭受别人攻击的角色,这是一种()。
A.移情训练 B.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
C.精神奖励 D.物质奖励
4. 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人的()。
A.生物性 B.个性 C.社会性 D.独特性
5. 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2011年真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6. 最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依恋类型是()。
【2011年真题】
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D.迟钝型
7.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A.依恋 B.合作【2011年真题】
C.移情 D.社会化
8.在学龄前期,()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A.强化 B.适当淡化【2012.上半年】
C.不考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2011年真题】【2012.下半年】
A.放纵型 B.专制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10.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2014.下半年】
A.回避型 B.矛盾型
C.安全型 D.反抗型
11.儿童能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知识,一般是在()。
A.1-2岁 B.2-3岁 C.3-4岁 D.4岁以后
12.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父亲 B.同龄人 C.母亲 D.教师
13.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已经具有()。
【2015.上半年】
A.性别倾向性B.性别差异性
C.性别独特性D.性别恒常性
14.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2015.上半年】
A.元认知B.道德认知
C.心理理论D.认知理论
15.教师要依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下列现象,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表现的是()。
A.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吃得很快【2016.下半年】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慢
C.某幼儿动手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幼儿
D.通常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地身体攻击性行为
16.入幼儿园的幼儿常常有哭闹、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说明这些幼儿表现出了()。
A.回避型状态B.抗拒性格【2017.上半年】
C.分离焦虑D.粘液质气质
17.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2015.下半年】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
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
18. 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
【2017.下半年】
A.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D.紊乱型依恋
19.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
【2018.上半年真题】
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幼儿的规则意识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20.田田因为想妈妈哭了起来,冰冰见状也哭了。
过了一会儿,冰冰边擦眼泪边对田田说:“不哭不哭,妈妈会来接我们的。
”冰冰的表现属于什么行为?()【2020.上半年】A.依恋B.移情C.自律D.他律
21.有些婴儿既寻求于母亲的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
其依恋类型属于()。
A.焦虑—回避型B.安全型【2020.上半年】
C.焦虑—反抗型D.紊乱型
22.小明搭房子时缺一块长条积木,他发现苗苗手里有一块,就直接过去抢。
小明的这种行为属于()。
【2021.上半年】
A.工具性攻击B.言语性攻击
C.生理性攻击D.敌意性攻击
23. 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有权威的人决定的,不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改变。
这说明儿童的道德认知处于()。
【2021.上半年】
A.习俗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
C.前道德阶段D.自律道德阶段
三、简答题
1. 影响在园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2016.上半年】
2. 简述幼儿攻击行为的成因及教育策略。
3.父母陪伴对幼儿健康成长有何意义?【2016.下半年】
4.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的影响。
【2017.下半年】
5.简述幼儿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的异同。
【2020.下半年】
四、实例分析题
1.材料:幼儿园只有一架秋千,幼儿都很喜欢玩。
小二班在户外活动时,胆小的诺诺走到正在荡秋千的小莉面前,请小莉把秋千让给他玩。
小莉没理会他,诺诺就跑过来向老师求助:“老师,小莉不让我荡秋千……”
对此,不同的教师可能会采取下面不同的回应方式:
教师A:牵着诺诺的手走到小莉面前,说:“你们的事情我知道了,我现在想看小莉是不是个懂事谦让的孩子,小莉你已经玩了一会了,现在能不能让诺诺玩一会儿呢?”小莉听了后,把秋千让给了诺诺。
教师B:先问诺诺:“你对小莉怎么说的呢?”诺诺:“我说我想玩一会儿。
”想到诺诺平时说话总是低声细气的,教师就说:“是不是你说话声音太小了,她没有听清楚呢?现在去试试大声地对她说‘我真想荡秋千,我已经等了很久了!’如果这样说还没给你,你就回来,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问题:请分析上述两位老师回应方式的利弊,并说明理由。
【2014.下半年】
2.材料:4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
住林琳。
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石头。
石头跺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眀友的啊!”
问题:(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
【2018.下半年】(2)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现状?
3.材料:开学不久,小班王老师发现,李虎小朋友经常说脏话。
虽然老师多次批评,但他还是经常说,甚至影响到其他幼儿也说脏话。
【2017.下半年】
问题:(1)请分析李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
(2)王老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