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一政治下册期中考试温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初一政治下册期中考试温习教案(三)
第十七课看社会辨是非
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第二框—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教学重点: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计划用三课时授完,一框一课时;辅导练习一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20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咱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又是纷繁复杂的。

生活中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路。

当咱们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咱们该如何判断、辨别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咱们又应如何做出如何的选择呢?
当咱们学完了本单元后,将会对这些问题做出正确的答案。

2、板书课题:第十七课看社会辨是非
二、教学新课:
板书框题: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1、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1)感受体验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情境活动一:感知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见教材P80、81页)(大屏幕展示)
※请你来分辨:
①上述行为,属于真、善、美的是:镜头一、镜头四
②属于假、恶、丑的是:镜头二、镜头三
※观察周围的社会,列举:(见教材P81页材料)
表现真、善、美的现象:护送过马路的老人、孩子;义务献血;拾金不昧;捐助贫困地域;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助残扶贫等,奉公遵法、主动缴纳税款、珍惜公共财物等。

表现假、恶、丑的现象:狐假虎威、以大欺小;肆意踩踏草坪,故意损毁公共设施、污损干净的墙壁、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言;非法侵占他人财物、偷逃税款;
假公济私、收受行贿;损公肥私等。

教师赠言: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

只要咱们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2)真、善、美的关系
相关链接:(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材料后教师讲述)
教师赠言:
生活中的真、善、美并非是孤立地存在的,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

“美”与“真”和“善”是联系在一路的,美以真为前提,以善为基础。

只有与真和善连在一路的事物才是美的。

2、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真、善、美对生活的踊跃影响
情境活动二:感悟真善美(见教材批82页材料)(大屏幕展示)
☆回忆一下,自己有过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经历吗?感受如何?
☆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讨论他们的事迹对社会和个人的踊跃影响。

(指导学生初步总结出真、善、美对社会和个人的踊跃影响)
教师讲述:
在咱们这个社会中,人们对高贵的人格有着踊跃的向往和追求,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先进人物和集体的事迹表现为倾心和赞扬,因此这些先进模范们的先进事迹就会对人们产生较强的感染力个影响力,促令人们自觉增强道德修养,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对个人的踊跃影响)
社会是由它所包括的各个社会成员依照必然的关系组织起来的,而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状况同社会风气的好坏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各个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质状况取得了改善,就会慢慢形成和改善整个社会的风气,有利于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对社会的踊跃影响)
教师赠言:
生活中的真、善、美能够起到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激起人么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和追求,促令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仁慈!
写一写:
自己还知道哪些颂扬真、善、美的名言警语?把它们写出来。

(2)假、恶、丑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情境活动三:曝光假、恶、丑(见教材P83页材料)(大屏幕展示)
◎分析漫画中的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师讲述:
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会带来消极影响。

这些现象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会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法。

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更是给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可轻忽的负面影响,它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乃至走上了违法犯法的邪路。

教师赠言:
假、恶、丑现象对社会和个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都会带来消极影响。

案例分析:(见教材P84页材料)
想一想:王宾是如何走上“死路”的?
(受社会生活中假、恶、丑现象的侵蚀,王宾的心理失衡,价值观发生扭曲,在“大款”梦的诱惑下,走上了犯法的道路——这正是社会生活中假、恶、丑现象消极影响下走上违法犯法道路的例证。

)
三、课堂小结:(略)(按板书小结本课)
四、作业
第二课时(总第21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第二框——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上节课的学习,咱们明白了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

而假、恶、丑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会给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可轻忽的负面影响,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乃至走上违法犯法的邪路。

这就要求未成年人在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时,擅长辨别是非善恶。

2、板书框题:第二框——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二、教学新课
1、如果非分明善恶
情境活动一:
一名社会学家说:“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有负面效应。


想一想:这句名言能告知咱们什么道理?
(这句话告知咱们是非分明善恶的重要意义。

)
是非分明善恶有何重要意义呢?
(1)是非分明善恶才能把握好生活的方向,实现踊跃向上的人生目标
读一读:(见教材P85页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讲述:
材料介绍了马克思在生活上碰到极端困难时面对反动政府的诱惑毫不动摇的事例。

材料中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话来讲明是非分明善恶对把握生活方向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说“我必需不吝任何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因为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我不允许资产阶级把我变成造钱的机械。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善恶分明的是非观,对他把握自己的生活方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免会碰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并需要做出各类选择。

若是是非不清、善恶不明,就有可能做出违背道德和违背法律的事情。

因此,只有是非分明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实现踊跃向上的人生目标。

情境活动二:李帅的教训(见教材P85页材料)
议一议:
①李帅走进少年犯管束所的原因是什么?
②咱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教师讲述:
李帅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人的影响,慢慢形成了错误的是非观念,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他欺负弱小,顶撞老师,无端缺课,进游戏厅,最后发展到打群架伤人,被送进少年犯管束所。

从李帅身上,鲜明地表现了一个人是非观念是不是正确对自我行为的影响。

一个人若是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就会善恶不分,是非不明,就不可能正确地评判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更谈不上进行自我保护,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法的道路。

教师赠言:
可见,是非分明善恶才能增强自我约束,过踊跃、健康的生活。

(板书)
(2)是非分明善恶才能增强自我约束,过踊跃、健康的生活
相关链接:(见教材P86页链接材料)
教师讲述:
链接材料为咱们提供了一个正直的形象,从中咱们感受到了仗义执言,坚持正义,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就必需是非分明善恶的道理。

教师赠言:
是非分明善恶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板书)
(3)是非分明善恶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社会需要坚持正义、为人正直的人,咱们只有做到是非分明善恶,并踊跃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2、访谈: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咱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但在判断是非善恶时是比较困难的,要想对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需要有正确的判断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正确的判断标准呢?
(1)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就是要把握正确的是非善恶标准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就是要有争取把握是非善恶的标准。

这个标准是什么呢?这个标准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

事实上,在每一个人的子女中都有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也就是心中都有一把“尺”。

面对生活中的是是非非,人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这把“尺”去衡量,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样,可否对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判断,标准是不是正确就是一个前提,只有拥有了正确的判断标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若是判断是
非的标准本身就是错误的,那就只能作犯错误是非倒置的判断。

读图:“任长霞在执行任务”;“徐洪刚为群众签名”
想一想: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什么?在大是大非眼前他们是怎么做的?
名言: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穷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穷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 雷锋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爱国遵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节约自强、敬业奉献
这就是他们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每一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都是不同的,但“爱国遵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节约自强、敬业奉献”是咱们社会中每一个人公民的大体道德规范,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需遵守的。

不论人们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是非善恶,只要不符合大体道德规范的行为,就不符合真、善、美的要求,就是错误的,是必需加以谴责的和唾(tuo qi) 弃的。

因此,咱们的言行要符合大体道德规范的要求,咱们要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小记者:明确了判断的标准,是不是就必然能对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2)要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
除要提具有正确的判断标准,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咱们所面对的社会生活是十分复杂的,对简单的事物比较容易做出判断,而比较复杂的事物就比较难以判断,容易出现判断上的失误,从而致使行为上的误差。

这就要求咱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识别真假、善恶与美丑的能力。

情境活动三:辨一辨说一说(见教材P88页材料)
①上述表现反映的是非善恶标准有什么不同?
②若是那时自己在场,会如何做?
教师讲述:
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不同,在同一件事情眼前做出不同的选择,但咱们要学会在这些行为眼前判断出其正确与错误,就要提高自己的恶识别能力。

小记者:生活中,有的人不是不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也不是没有辨别能力,为何还会
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村的事情呢?
情境活动:你会怎么做(见教材P88页)
议一议:
李峰应该怎么做办
教师赠言:
正确的行为,必需坚持;错误的行为,坚决摒弃。

(板书)
(3)要坚持正确的行为,摒弃错误的行为。

咱们既要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又要提高辨别能力,还要增强自控能力。

正确的行为,必需坚持,错误的罪行为,坚决摈弃。

三、课堂小结:(按板书小结)(略)
四、作业:
资料来自:悦考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