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集训第2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
物质循环
[课后作业提升]
一、选择题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3.结合右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面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解析第1题,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外侧的一层,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

第2题,图中的A圈层是大气圈,它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C 圈层是地壳,它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E圈层是地核,而岩浆来源于上地幔。

第3题,图中①②分别表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经过这两个界面时波速都会有明显的变化。

答案 1.D 2.C 3.A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5.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 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
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解析第4题,①圈层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②圈层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④圈层为外核,其物质状态为液态。

第5题,“磁暴”
是地球磁场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地球大气圈无关。

答案 4.C 5.D
(2014·上海地理,10~11)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6.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


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A.喜马拉雅山区B.日本太平洋岩区
C.新西兰南北岛屿D.冰岛火山带
解析题干“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只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而印度洋板块不是纯粹的大洋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是纯大洋板块,而日本,新西兰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排除B、C,选A。

而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带不符合。

答案 A
2014年11月22日,墨西哥科利马火山喷发形成数千米高烟柱。

读图,完成7~8题。

7.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D.地幔
8.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解析该题组以火山喷发的景观图片切入,重点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原理。

第7题,该山体为正在喷发的火山,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顶部。

第8题,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受到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

答案7.D8.C
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读图回答9~10题。

9.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间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10.火成岩就是岩浆岩,如果图中有花岗岩存在,则可能是() A.沉积岩1 B.沉积岩2
C.火成岩1 D.火成岩2
解析第9题,沉积岩地层由下至上分布,年龄由老到新,故沉积顺序为沉积岩3、沉积岩2、沉积岩1;火成岩1侵入到沉积岩3和沉积岩2中,说明其形成比沉积岩3、沉积岩2晚;火成岩2切穿了火成岩1并在沉积岩2之上形成了火山,属喷出岩,然后沉积岩1覆盖在火山周围,说明火成岩2出现在沉积岩1之前。

第10题,火成岩1为侵入岩,火成岩2为喷出岩(形成了火山),花岗岩属于侵入岩。

答案9.D10.C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①②B.④⑤⑧
C.②④D.③⑥⑦⑨
12.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A.②B.③
C.⑦D.⑨
13.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11.A12.B13.A
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

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14~16题。

14.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5.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A.②B.③
C.④D.⑤
16.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

新疆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A.a B.b
C.c D.d
解析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表示岩浆的喷出,可以形成火山。

第15题,图乙中地貌景观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前冲积扇,图甲中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第16题,由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可知,山玉属于变质岩,图甲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

答案14.B15.B16.D
(2010·北京文综,1~2)右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③和④D.④和⑤
18.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解析第17题,山脊是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山脊高于两侧;山谷是指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

从图中可以看出,④为山脊,⑤为山谷。

第18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形成的,后来地壳抬升,经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将其上部岩层除去才出露。

答案17.D18.C
(2015·浙江模拟)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⑤五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沉积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
A.①④B.②⑤
C.③④D.①②
20.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A.③—⑤—①—④—③B.①—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⑤
解析第19题,根据图中岩层的形态和分布可知,图中②是由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侵入岩;③是岩浆;①为沉积岩;④为靠近岩浆活动区域因为高温而形成的变质岩;⑤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

第20题,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上升喷出后冷凝形成喷出岩,在外力作用下,地表岩石转化成沉积岩,在地壳内部,经过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最后经过高温重熔,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19.D20.A
(2015·北京朝阳检测)下图为莉娟同学所摄我国东北某地的自然风光(甲)及在周边拾得的与该景观形成直接相关的代表性岩石(乙)的图片,据此回答21~22题。

21.甲图景观是() A.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B.溶洞塌陷形成的天坑
C.地壳下陷形成的湖泊D.岩石崩塌形成的堰塞湖
22.乙图岩石() A.可能为石灰岩B.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C.可能为变质岩D.具有层理结构
解析第21题,图中为一处火山的俯视图,中心为火山口附近形成的湖泊。

第22题,图中岩石具有气孔构造,为喷出岩,是岩浆沿着地壳的断裂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

答案21.A22.B
二、综合题
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

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
(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简述其理由。

解析由图可知,A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B类岩石的下半部分,玄武岩为喷出岩,应标在地表。

A与B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变质形成变质岩。

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C、D为岩浆岩,没有化石。

答案(1)沉积岩。

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2)标注略(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地顶端(地表)。

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

(3)变质岩。

(4)A 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