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4道小题。

其中,第1-7小题为“积累及运用”,第8-23小题为“阅读”,第24小题为“写作”。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其中,选择题要求用2B铅笔正确涂写在“客观题答题区”。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2分】
(一)基础知识【本题满分1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仰面瞥.(piē)见他黑瘦的面貌,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è)痛疾的文字。

B.皮肤藏污纳垢.(ɡòu),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zào)。

C.每逢骤雨猝.(zú)至,物理学家就把设备搬进屋,开着窗,以便工作不因烟窒.(zhì)息。

D.不应当讨厌它喧嚣.(xiāo)的歌声。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歌颂它的刹.(chà)那欢愉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馈退
..,不起丝毫作用。

..。

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
B.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
..。

....,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C.马可•波罗的游记十分推崇
..卢沟桥。

中国军队在此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暮
..。

D.岔道上是仆从簇拥
....的行旅。

..的轿乘队伍。

小路上骑驴而行的是长途拔涉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先生讲课时,他就在一旁正襟危坐
....地坐着,静静地听着。

B.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
....,自然天成。

C.站在崂顶向远处望去,只见重.峦叠嶂
...,生意盎然。

D.国学公园内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游客络绎不绝
....。

4.下列对语段中的语句成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三营官兵在黔军冲击最猛烈的时候,迎面而上发动了反冲击。

两股力量瞬间便撞击在一起。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号角声在瞬间嘹亮地响起,令整个娄山关群峰间缭绕着不绝于耳的号音,红军士兵跟在向前冲去的干部们的身后,端着刺刀或举着马刀呐喊着冲出掩体,英勇无畏的身躯向着黔军潮水般地推过去。

——王树增《长征》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A.“在黔军冲击最猛烈的时候”在句中充当了状语。

B.“两股力量瞬间便撞击在一起”,这句话的主干是“力量撞击”。

C.“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是”在这句话中充当了谓语中心语。

D.“英勇无畏的身躯向着黔军潮水般地推过去”一句中的主语中心语是“潮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让孩子通过阅读精彩的故事,组织出阅读兴趣。

B.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必须大力研发和利用绿色能源。

C.在一切生产均已高度社会化的当下,只有通过阅读和写作还顽强地保持着语言的美感。

D.这次重读《笑傲江湖》,我反而读得慢,不像少年时,仅有不到超过两天就看完了。

(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8分】
6.根据提示默写。

(8分)
①,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茅盾《白杨礼赞》)
④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⑤,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如梦令》)
(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4分】
7.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相关问题。

本报讯(记者付垚)9月21日,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开始正式实施“学生禁用手机”,此前,学校已经向家长和学生告知将开展“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校园”活动。

该校老师表示,一个星期以来,没有了手机的学生并没有太多不适应,家长和学生也对学校的做法表示了理解,现在该活动推行顺利。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除了鹰潭市第一中学,全国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或者学校也都有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规定。

⑴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2分)
⑵拟写一条生动引人的宣传语,呼吁同学们正确使用手机。

(2分)
二、阅读【本题满分48分】
(一)诗歌理解(5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相关问题。

野望饮酒(其五)
王绩陶渊明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下列对《野望》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徙倚”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欲何依”表达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C.“猎马带禽归”写诗人和朋友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写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

9.下列对《饮酒(其五)》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而无车马喧”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

B.“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意指远离官场,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

C.“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表达了诗人无所事事的孤独之感。

D.“欲辨已忘言”意思是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二)名著阅读(5分)
下面两段文字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一)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
他是用英语讲的!
(二)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0.这两段文字中的“他”是()(2分)
A.周恩来
B.贺龙
C.徐特立
D.张学良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周亚夫传(节选)
司马迁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孝景三年,吴、楚反。

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

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①,难与争锋。

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上许之。

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

归,复置太尉官。

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

景帝废栗太子②,丞相固争之,不得。

景帝由此疏之。

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注释】①剽(piāo)轻:强悍轻捷。

②栗太子:名荣,母亲姓栗,人称栗太子。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介胄
..之士不拜介胄:披甲戴盔
B.吾欲入劳.军劳:慰劳
C.吴、楚反.反:同“返”,往返
D.上许.之许:答应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因自.请上曰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
B.愿以.梁委之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C.绝其.粮道其.如土石何(《富贵不能淫》)
D.景帝由此疏之.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难与争锋
A.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B.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D.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帝到了周亚夫所在的营帐,周亚夫仅以军礼参见。

B.文帝表情严肃,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对周亚夫表示敬意。

C.文帝告诫太子说:“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担当领兵重任的。


D.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争辩,最终劝阻了景帝。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⑵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0分】
最喜荔枝红
蒋子龙
⑴2020年是荔枝的“大年”。

⑵何见其“大”?登上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的牛首山顶,俯瞰满山遍野的荔枝林,一片片翠绿、浓绿,挤成一团团瓷实的绿疙瘩。

(A)无涯无际的绿海中,浮荡着密密麻麻的珍珠般的红色颗粒,恰似“朱弹星丸粲日光”——这就是已经成熟的名为“桂味”的荔枝。

⑶荔枝树大异于其他果树,为了便于人们采摘果实,树枝向四面八方七扭八拐,不往高处生长。

而荔枝树为了获得阳光,自然而随意地向高空伸展。

一般的成年荔树都在十米高左右,百年荔树可长到十四米,树龄五百年以上的古荔高达十六米,相当于五层楼房的高度,其树冠也在五十平方米左右。

而且,一棵树一个形状,每棵荔树都形成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⑷采摘荔枝的人,将保险绳系在较结实的树枝上,然后爬上荔树顶端,在晃晃悠悠的树梢上,将一挂挂结满荔枝的小枝剪下来,装进挂在树上的竹筐,然后一筐筐地用绳子吊下去。

从采剪到装筐、装箱、装车,无不小心翼翼。

成熟季节,外地的大客户,每天单是从萝岗,就要买走七八万斤荔枝。

⑸所以,水果的“大年”“小年”,最终还是要到市场上去看。

今年的市场上,连菜摊旁边都摆着一筐荔枝,(B)价格也比往年便宜不少。

⑹天下人都道荔枝好,却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荔枝?
⑺荔枝首先是历史之果,广州市建城两千年,荔枝的栽培历史也是两千多年,萝峰寺至今还生长着一株一千三百年的古荔树,大多数年份还能硕果累累。

《后汉书》中说,旧南海献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路途险阻,前赴后继。

汉武帝不想这么麻烦,干脆在长安修建了“扶荔宫”,将一百株荔枝树移栽至皇宫庭院,可惜最终一株也没有成活。

⑻后来的唐玄宗、杨贵妃使荔枝的声名大振,“年年驿使走红尘,贡入骊宫色尚新”。

据传是身为广东高州人的高力士,向唐玄宗和杨贵妃推荐了这种他家乡的特产。

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在其《岭南荔枝词》中肯定了这一说法:“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

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


⑼“历史就是文化史”,荔枝更是一种文化之果。

现代作家很少写荔枝,可能因为担心写不过司马相如、杜牧、白居易、苏东坡等古人。

无论是卖荔枝的,还是吃荔枝的,张口就是“一骑
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荔枝本身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

⑽甚至,“荔枝”的名字就是诗。

其品种很多,如“水晶丸”,俗称“糯米糍”,名字来自宋朝杨万里的“甘露落来鸡子大,晓风冻作水晶团”;再如“十八娘”“宋家香”,名字来自清朝顾贞观的“碧桃争比得,鹤顶真珠液。

好在宋家香,刚逢十八娘”;还有桂花香味馥郁的“桂味”,肉质滑软、清甜多汁的“秀玉”,成熟后红紫相间、缝合处一条绿线直贯到底的名贵品种“挂绿”,果皮鲜红、果肩隆起、果肉厚实的“双肩朱砂红”,极其稀少的“水西碧玉”“雪怀子”等等,不一而足。

⑾荔枝的神奇还不止这些,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将荔枝写成“离支”。

而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这样解释“离支”的涵义:荔果离枝之后,其变甚速,“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所以采摘荔枝时不是直接摘果,而是连带着树枝一同剪下,让果不离枝,以保其鲜。

荔枝的成熟也不是渐渐变红,而是一夜骤红。

⑿这可能也是荔枝之所以格外珍贵的一个原因。

⒀(C)植物学家蒲垫龙曾说:“古荔枝是岭南至宝,倾家荡产也要保护好。

”现在,古荔树不仅保护得很好,而且成为当地人的摇钱树。

当代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文化之果荔枝已变成“金果”,含金量极高。

萝岗又获得了“国际无公害产地认证”。

每到荔枝成熟期,采购者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D)每年外销荔枝可达数千万斤,进账也以数千万元计。

⒁如今的荔枝既是珍品佳果,又是大众鲜果;既高级,又普通,饶是“人见人爱”。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2020年是荔枝的“大年”的原因是荔枝丰收了,市场上到处都是,价钱便宜。

B.为了便于人们采摘果实,荔枝的树枝向四面八方七扭八拐,树身普遍不高。

C.荔枝格外珍贵的原因是:离枝之后,其变甚速,成熟是一夜骤红。

D.文章从外形、采摘、历史、文化、经济效益等方面介绍了荔枝。

18.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所用说明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打比方,生动地说明了荔枝成熟季节萝岗区的牛首山顶的美丽景象。

B.作比较,将今年的价格与往年的价格进行比较,强调了今年荔枝价格便宜。

C.举例子,具体说明了古荔枝树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D.列数字,用数字说明了荔枝的经济效益大。

19.说明文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见长。

赏析下面这段文字,谈谈你对文章语言特点的理解。

(4分)
还有桂花香味馥郁的“桂味”,肉质滑软、清甜多汁的“秀玉”,成熟后红紫相间、缝合处一条绿线直贯到底的名贵品种“挂绿”,果皮鲜红、果肩隆起、果肉厚实的“双肩朱砂红”,极其稀少的“水西碧玉”“雪怀子”等等,不一而足。

(摘自第⑽段)
(五)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6分】
祖母的记忆底片
李晓
⑴祖母是84岁那年进城随我爸妈居住的,她几乎是被我们硬生生“绑架
..”进城的,她曾经发誓要在山里生活到死。

⑵祖母进城以后,还是按照山里的节奏生活。

她在阳台上望太阳的方向算计着时间,天黑就睡,天不亮就起床,吃饭时就夹一种菜,打雷时就习惯性地冲出门说要去抢晾晒的粮食,等明白过来以后自己傻傻地笑。

⑶马路上,苍翠绿树中的麻雀叽叽喳喳叫成一片,祖母停下脚步,拍打着双手使劲跺着脚叫出声:“嚯,嚯,嚯!”那是祖母在吆喝驱赶着麻雀,在乡下成了习惯,祖母担心麻雀去偷吃粮食。

⑷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多,祖母的身子骨垮了下来,她懒得出门了,眼皮耷拉,眼神无力,差不多每天都是同我爸妈在家里坐着,常常是默默无言。

⑸祖母87岁那年的一天,她推醒坐在沙发上睡着了的我爸,喊出声:“龙大才!”“妈,你喊我啥?”“龙大才。

”龙大才是我们老家村子里当年的一个生产队长。

⑹我爸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

医生告诉我爸,老人家脑萎缩严重,患的是阿尔茨海默症。

⑺我爸在屋子里黯然垂泪,自己的娘认不得儿子了,他内心受着煎熬。

祖母摩摩挲挲地从怀里掏出手帕,走到我爸面前给他擦泪。

我爸哭出声,一把抓住我祖母:“妈!”祖母混沌的记忆被擦亮,她叫出了我爸的乳名:“发娃,发娃。

”但像这样的清醒时刻,大多只是回光返照的一瞬。

⑻祖母在88岁那年,大小便常拉在床铺上,我爸我妈每天要换洗好几次。

祖母瞪着眼睛,目光里是恐惧,也有恨意。

更多的时候,祖母如一条躺在沙滩上的鱼,疲惫无力地一动不动。

⑼我爸陷入了苦闷。

有一天,一个老家的乡亲给我爸妈送来新鲜的土藕,祖母起床,一下子就叫出了那人的名字。

我爸欣喜不已。

⑽来我家的乡亲们,祖母差不多都认出来了,还同他们断断续续地聊上几句,这让我爸更犯迷糊了。

乡亲们说,老人家一直在乡里生活,她的记忆活在那里。

⑾我爸又喊我堂弟开车,一同把祖母带回老家去看看。

老家的好多房子都拆迁了,我爸搀扶着祖母,祖母迷蒙的眼神如突然被电光擦亮,她的目光从老家的山冈田野划过,她一一叫出了那些根植在心的地名:歪梯子、白杨湾、马鞍桥、千口山、大屋堡、罗家坳……我爸激动得满眼是泪。

⑿祖母坐在山梁的石头上说,我不回去了,不回去了。

⒀祖母回了城,晚上时,嘴里还在叽叽咕咕着老家那些地名。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三、写作【本题满分50分】
24.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题目:我的日记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半命题作文
题目:小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2分】
(一)基础知识【本题满分10分】
1.(2分)D
2.(2分)B
3.(2分)A
4.(2分)D
5.(2分)B
(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8分】
6.根据提示默写。

(8分)
①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②沉鳞竞跃③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④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⑥常记溪亭日暮
(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4分】
7.⑴(2分)江西鹰潭一中学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
⑵(2分)略
二、阅读【本题满分48分】
(一)诗歌理解(5分)
8.(2分)C
9.(3分)C
(二)名著阅读(5分)
10.(2分)A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
12.(2分)C
13.(2分)D
14.(2分)A
15.(2分)D
16.(4分)⑴将军订约,军营中不准策马疾驰。

⑵五年,周亚夫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0分】
17.(3分)B
18.(3分)C
19.(4分)略
(五)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6分】
20.(4分)①祖母进城,仍按照山里的节奏生活,两年多的时间身子骨垮下来。

②祖母患了阿尔茨海默症。

③祖母生活不能自理,却清晰地记得老家的人名、地名。

④祖母临终前,将1239元钱交给父亲。

21.(4分)第一次:祖母确诊患阿尔茨海默症后,父亲因心疼祖母而难过的流泪。

第二次:祖母叫出了老家的地名,父亲因激动而高兴地流泪。

22.(4分)①“绑架”的意思是用强力把人劫走,含有贬义,强调祖母是被强迫进城的,内心极不情愿。

②两个“老”都是年龄大的意思,反复用“老”字突出了“爸”对祖母的依恋,母子感情深厚。

23.(4分)略
三、写作【本题满分
(一)内容(20分)
这一项是根本,分为四个等级。

批阅时首先要看是否符合题意,思想是否健康,做最基本的分类。

思想不健康,有偏激,归为三类(20—29分);极端偏激错误,19分以下;再看中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情感是否真挚或真实。

依次归档得出第一个等级分数。

(二)表达(20分)
此项要符合与内容相等或相邻原则。

如:内容归为1等,表达只能是1等或2等,不能出现3等。

此项同样分为四个等级。

这些要求中,文体要求是核心,借助此项区分等次,结构和语言调档次,书写卷面作浮动。

(三)特征(10分)
它要求遵循底线原则,即此项要大于等于前两项的最低等次。

如:内容给了二等,表达给了一等,那特征只能是一等或二等,不能低于二等。

此项分也为四个等级。

其中见解可以从立意或观点和选材角度考虑。

丰富重点指内容,文采重点看语言。

批阅时每一等次中符合一项可得一分,从而区分档次。

(四)扣分项
依据表格扣分标准执行。

特殊情况(残篇),参考以下评分标准:
1.字数满500字以上的,按等级标准批阅,扣字数分。

2.字数不满400字的,在2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字数在300字以下的,在18分以下评分,字数在200字以下的,在12分以下评分,字数在100字以下的,在6分以下评分,都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评1分或2分,不评零分。

5.只写标题的,评1分或2分,不评零分。

6.空白的给零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