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2课时 氨与铵态氮肥课件 鲁科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拓展 1.氨气形成喷泉实验的物理学原理是什么?
答案 当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后,NH3 溶于水, 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与外界大气形成压强差将水压
入烧瓶中,从而形成喷泉。
3.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氨与水反应,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 NH3·H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NH3·H2O==△===NH3↑+H2O 。 (2)氨与酸的反应 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 迅速生成大量的烟
9H2O,可以看出这种分解方式并没有产生氨气。
4.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是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
( B)
解析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 燥,由于氯化钙吸收氨气,也不能干燥氨气。
课时作业
1.有关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NH3 是 4 核 10 电子的分子,具有还原性 B.NH3 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
3.关于铵盐的叙述:①铵盐是易溶于水的晶体 ②所 有铵盐中的氮元素均为-3 价 ③铵盐受热易分解 ④铵盐只能跟碱反应 ⑤铵态氮肥不宜跟草木灰混
合施用 ⑥铵盐都能与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解析
硝酸铵中
NO

3



素的





5
价;
NH4HCO3 溶液与酸和碱都能反应。
D.在反应 NH3+H+===NH+ 4 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解析 NH3 极易溶于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NH3 与挥 发性酸反应可形成白烟,与非挥发性酸反应不形成白
烟;NH3+H+===NH+ 4 ,其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不是 氧化还原反应。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82022/1/182022/1/182022/1/18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 。 (化3)学氨方的程催式化为氧:化4NH3+5O2催==△ 化==剂= 4NO+6H2O 。
4.氨的用途 (1)氨是 氮肥 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 硝酸 、 铵盐 的原料。 (2)氨易 液化 ,常用作制冷剂。
二、化学氮肥
NH+ 4 NO- 3
者水溶液相混合得到了 D 的溶液,请填答 A、B、C、
D 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A→B 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NH3 NO NO2 NH4NO3 4NH3+5O2催=高=化=温=剂= 4NO +6H2O
8.A 是一种白色晶体,受热分解能生成 B、C 两种无色气体, C 的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 与浓 NaOH 溶液共热,也能生成气体 B。用圆底烧瓶分别收 集干燥的气体 B 和 C,然后将收集满气体的烧瓶按如图 所示装置组装,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分别得到蓝色
思维拓展
3.试管口的棉花有什么作用?
答案 减缓氨气与空气的对流。使试管中能收集满 氨气。
随堂训练
1.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氨水的主要成分是 NH3·H2O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两种离子
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解析 氨水的主要成分是 NH3·H2O,由于 NH3 与 H2O 反
喷泉和红色喷泉。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气体 B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与 C 两气体相遇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写出 A 与浓 NaOH 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3)①②③方法制取的 NH3 中都有 H2O,应选取的干燥
剂是
,盛放的仪器是

(4)检验 NH3 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无论用何种方法制取 NH3 都离不开两点:一是铵 盐与碱反应,二是氨水中氨气的逸出。在思考解决问题
时要依据基础知识回答。
(1)②方法根据 NH4HCO3 的不稳定性,用过量的 NaOH 吸 收 CO2 。 因 而 总 方 程 式 为 NH4HCO3 + 2NaOH===Na2CO3+NH3↑+2H2O。 (2)NaOH 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加快了氨气的 挥发。
液氨可用做制冷剂
C.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
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可产生白烟
解析 NH3 分子中氮元素-3 价是最低价态,因此 NH3 具有还原性,A 项正确;常压下 1 体积水能溶解约 700 体积氨气,因此 NH3 可做喷泉实验,氨的蒸发热很大, 可做制冷剂,B 项正确;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 而氨水是混合物,C 项不正确;浓盐酸与 NH3 作用产生 白色晶体 NH4Cl,D 项正确。
答案 不一样。NH4Cl 由固→气→固,实际上经历了 两次化学变化,而 I2 的升华和凝华只是物质状态变化, 是物理变化。 (2)铵盐与碱反应
NNaaOOHH+与NNHH4C4Cl=l=反△==应=N的H化3↑学+方N程aC式l+:H2O 。

3.氨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收集: 向下排空气 法。 (3)检验:用 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检验, 若试纸 变蓝 ,则说明已经集满。
(3)产生大量白烟
9.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三种方法:①固体氢氧化钙 与氯化铵共热;②在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铵固体,再 加入 NaOH 固体(过量),常温下即能产生氨气。装 置如图甲;③在锥形瓶中加入 NaOH 固体,再在分 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装置如图乙,请回答:
(1)写出②方法制取 NH3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说明③方法制取氨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 此法不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1,而 NO2 与水
反应:3NO2+H2O===2HNO3+NO,溶质为硝酸,其物
质的量浓度为23×V1m÷23 mol·L-1,所以选 A
6.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 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
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
的是
(C )
应:NH3+H2
3·H2
+4 +OH-,所以氨水
中有 NH3、H2O、NH3·H2O、NH+4 、OH-,还有水电离出
的少量 H+。氨水密度小于 1,所以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越大,溶质密度越小。
2.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B.氨水呈弱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
CO(NH2)2
三、铵盐
1.物理性质 铵盐都 易 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Cl==△===NH3↑+HCl↑。 NH4HCO3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NH4HCO3==△===NH3↑+CO2↑+H2O
思维拓展 2.NH4Cl 的受热分解与碘的升华本质一样吗?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解析 从图中可知甲中的气体摩尔质量较小,乙中的气
体摩尔质量较大,又由于浓 H2SO4 不能挥发出气体来, 因此只有 C 正确。
7.现有 A、B、C 三种气体,A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O2 反应生成 B,B 不溶于水,但却能与 O2 反应生成 C, A 和 C 都能溶于水,前者呈碱性,后者呈酸性,两
4.将 NH4HCO3 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 过盛有足量 Na2O2 的干燥管、足量浓 H2SO4 的洗气 瓶(假设每步反应气体完全反应),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NH3 B.O2 C.H2O D.CO2
(B )
解析 NH4HCO3 分解产生的 CO2、H2O 通过 Na2O2 时, 与 Na2O2 反应生成 O2,NH3 通过浓硫酸时被吸收。因而 最后得到的是 O2。
2.试管中盛有白色晶体,检验它是否是铵盐的方法中
不可行的是
(A )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
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放在试管口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放在试管口 解析 铵盐的检验原理是: NH+ 4 +OH-==△===NH3↑+ H2O,再用试纸或浓盐酸检验氨气的存在。
5.体积不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满了 NH3、HCl 和
NO2,将它们倒扣在水槽中充分溶解后,塞住瓶口 取出,烧瓶内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
A.1∶1∶1
B.2∶2∶3
C.3∶3∶2
D.无法判断
解析 此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Vm。NH3、HCl 完全溶于
水,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 Vm
3.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D )
A.都是晶体
B.都易溶于水
C.与碱共热都产生氨气 D.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
解析 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与碱共热时都
能产生氨气。但并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时都能产生
氨气。如 NH4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产物不同,在某温度 时其分解的方程式为 5NH4NO3==△===4N2↑+2HNO3+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B 溶于水显碱性,则 B 为 NH3,A 与浓 NaOH 溶液共热生成 B,则 A 为铵盐,C 溶于水显
酸性,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 C 为 HCl,
故 A 为 NH4Cl。
答案 (1)NH4Cl (2)向下排空气法 (4)NH+ 4 +OH-==△===NH3↑+H2O
第 2 课时 氨与铵态氮肥
基础梳理
一、氨 1.NH3 的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气味: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 小,溶
解性: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 体积水溶解 700 体 积的 NH3。 2.喷泉实验
实验操作:如右图所示,打开橡胶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 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 喷泉 , 烧瓶内液体颜色呈 红色 。 实验结论:氨 极易 溶于水,水溶液呈 弱碱 性。
(3)NH3 是碱性气体,应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且应 放在干燥管中。
(4)检验 NH3 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二是浓盐酸,而此题最好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答 案 (1)NH4HCO3 + 2NaOH===Na2CO3 + NH3↑ + 2H2O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滴入氨水后 NaOH 固体吸水溶解 使氨水浓度增大,更易挥发 NaOH 溶解时放热,使溶 液温度升高,不需再加热 (3)碱石灰 干燥管 (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试纸变蓝说明 已收集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