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六大要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核心素养六大要素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2016年9月13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

框架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包括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其中将人文底蕴排在了首位,可见其重要性。

1、人文底蕴。

作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之一的人文底蕴到底是什么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文明以止,人文也。

”《辞海》中对“人文”的定义:“人文指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易·贲》中对于人文的重要性早有阐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刘庆昌在《人文底蕴:文明人的基本标识》中,对于人文的定义是“人文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既可以以知识和思想的形式呈现,也可以凝结在一切人造的物件和人为的事件之中。

”好的人文情怀可以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好的校园气氛,这也是教学的前提。

因此,这一点被摆在首位。

2、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素养是指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
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

小学科学课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备了科学精神这一能力,学生就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的终身发展。

3、学会学习。

相对而言,学会学习看似简单,实则也难。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然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

学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最重要也是最紧要的一点。

4、健康生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好的身体,做一切事情都是空谈。

5、责任担当。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责任心不仅是一种心理品格,也是一种道德素质和能力要素。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殊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责任感的关键阶段。

因此,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是教育的关键。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责任心,有了一定的担当,将来走上社会,才会是一个正直的人,不会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6、实践创新。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
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

“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教育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丧失。

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呵护好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使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地在“怀疑―成功―创新”中发展核心素养。

综合以上六点,六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