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9-2020学年语文七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松江区2019-2020学年语文七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3)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莲蓬.(péng)徘.徊(pái)覆.盖(fù)
B.慈.怜(cí)祷.告(dǎo)攲.斜(jī)
C.荫.蔽(yīn)并蒂.(dì)倾.侧(qīng)
D.匿.笑(nì)菡萏.(dān)繁.杂(fán)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A.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B.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4.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诗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愠.怒(yùn)收敛绽.开(dìng)疲倦不堪
B.盔.甲(huī)倏忽倘.若(tǎng)美不甚收
C.屋檐.(yán)急躁发髻.(jì)人声鼎沸
D.搓捻.(niǎn)澄清黄晕.(yūn)个得其所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史记》)
(2),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3),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5)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6),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7)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8)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四、综合性学习
8.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
..的小生物布满大地。
灵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
踪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
....的原野上。
莽莽榛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训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1)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看见贤明的地方便想着与之对齐,看见不贤明的地方就检查自己。
B.看见贤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便要检查自己。
C.看见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返回内地或自己所在的省。
D.发现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要检查自己。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指音乐,用音乐来欢迎志同道合的人。
B.“为人谋”是指为朋友做事。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是说学和思都是不对的。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是说人要讲道义。
3)说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是什么含义?
4)孔子阐述了怎样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5)说说这几则论语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6)说说第七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10.文言文阅读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于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
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行宽裕
..宽裕:宽大,宽容
B.守之以恭者,荣.荣:荣华显贵
C.聪明
..睿智聪明:聪慧,明智
D.守之以愚.者愚:愚拙,不巧伪
2)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无以.鲁国骄士以:因为
B.吾于.天下亦不轻矣于:于是
C.夫.君子之行夫: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义
D.险躁则.不能冶性则:就
3)下列句子,与“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B.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C.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D.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相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说明周公诫子的地点,凸显诫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子的第一句话,也是他诫子部分的总起,或曰是中心句。
C.文章末句“可不慎欤”呼应首甸,加强肯定的语气,起到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句。
D.这篇文章言简意贼,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课文“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成下面的题目。
1)试用简洁的语言给所选的文段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2)你认为“我”不能理解“水”的原因是什么?
3)选文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4)通过阅读选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12.阅读“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到“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中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2)“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我”责备她“烦不烦”时,她为什么笑了?这说明了什么?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中的“挡”是母亲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4)谈一谈你对“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这句话的理解。
七、作文
13.写作。
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突出中心;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1)侯将相宁有种乎?(2)黄发垂髫(3)蒌蒿满地芦芽短(4)春风不度玉门关(5)宵眠抱玉鞍(6)急湍甚箭(7)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8)施于人
三、诗歌鉴赏
7.1)深秋晚景图
2)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3)小令中写的是秋季景色,应为西风。
“西风”较寒,使人的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物象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
(意对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8.机灵,反应快行动所留下的痕迹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五、文言文阅读
9.1)B
2)D
3)七十岁的时候达能做到按自己心中所想的去做事。
但不超越礼法。
4)孔子倡导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其中一项。
5)体现了端正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良好品德的思想。
还体现了自主意识,强调人的独立性。
6)第七则写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强调了学习的自觉性,对于学识,应该是自己喜欢,有兴趣去学习,才能将其学好。
10.1)C
2)B
3)B
4)A
5)(1)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手握着自己未洗完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而失去天下的人才。
(2)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六、现代文阅读
11.1)教“water”一词
2)不能看见具体的水,平时所接触到的是一些容器,故而将两者混为一谈。
3)这句话在文章中紧承上文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一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子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我认识世界万物的一种愿望,所以作者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
望、快乐和自由”,由此“我”的生命旅程充满了崭新的希望。
4)让受教育者亲临现场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概念。
12.1)不好。
“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的情形。
2)因为母亲太高兴了,都有些六神无主了,突然“我”说“烦不烦”,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太高兴了,有些不好意思,所以笑了。
另外,这笑也包含着母亲对“我”的爱。
3)这是母亲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景象而触景伤情,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4)母亲心疼“我”,她怕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刺激到“我”,所以尽力压抑自己,变得小心翼翼。
七、作文
13.范文:
那一刻,我流泪了
在我的心里藏了很多小秘密,有的让我快乐,有的让我悲伤,有的却令我感动。
它们都有着属于各自的味道:有的甘甜美味,让我回忆起来可以甜蜜我整个内心;有的苦不堪言,使我烦恼;但是有的却说不出什么味道,但我每次想它的那一刻,我却感动得流泪了!
生活中的感动无处不在,偶尔听到一首熟悉的《世上只有妈妈好》,便会勾起我的万千思绪,想起妈妈为我做的点点滴滴,便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上学条件十分艰苦,每到下雨的时候,路面泥泞不堪,每次这个时候去上学,走在路上总是滑倒许多次,身上全是泥,妈妈看到总是心疼地一边责骂一边说:“你看你,下雨天路难行,你就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啊,身上都湿了,生病了怎么办啊!?”听着妈妈的责骂我总是呵呵地笑,因为我明白“打是亲,骂是爱”的道理!
从那以后,每次下雨妈妈都会穿上筒靴亲自送我去上学,妈妈很瘦小,可她总是背着我去学校。
记得有一次,雨下得特别大,雨滴打在屋檐上嗒嗒作响,从屋檐上流下来都拉成了一条直线,妈妈依旧像平常一样穿好筒靴送我去学校。
泥泞的道路非常难行,妈妈背着我,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生怕把我摔下来,但是妈妈这样小心仔细地行走还是一步三滑,前进十分困难,像身上压着千斤重担,走起路来也喘着粗气。
我撑着伞,很想从妈妈的背上下来自己走,可是无论我怎么哀求,妈妈也不答应,还生气地埋怨道:“要是你摔倒了受伤了怎么办?衣服弄湿了感冒了还要花医药费,自己也难受!”虽然妈妈总是指责我,但是我却生不起气来,我明白这是妈妈对我的爱!
就这样一直趴在妈妈的背上,她的脊梁特别明显,特别瘦弱,可是却是那么的安全。
我不小心看到妈妈头上隐约可见的几根白发,心想:妈妈还如此年轻就已经有了白发!看着那一根根刺眼的白发,感觉心里阵阵的刺痛,那一刻,眼泪打湿了我的眼眶,轻声说了句:“妈妈我好爱你!”妈妈却傻傻地笑了笑,说:“傻孩子!”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可是我却一直没有忘记过那个感动我的瞬间,偶尔想起来的时候依旧会热泪盈眶。
“时间,时间你慢点走吧,不要让妈妈再变老了,我要一直把妈妈留在我的身边!”这么爱我的妈妈,我是多么希望她一直不老去,我要用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