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的协同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芍药甘草汤的协同性研究
作者:王振宇崔淑兰李龙菲李洪张静
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05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芍药甘草汤处方的研究,考察其两味组方药的协同性。

方法:通过小鼠的热板法测定单味芍药组、单味甘草组、芍药甘草汤组以及单味炙甘草组、芍药炙甘草汤组的镇痛作用来研究方剂中两味药的协同性。

结果:单味芍药组、单味甘草组、单味炙甘草组、芍药甘草汤组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不显著,但是与阿司匹林组的差异显著(P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协同性;镇痛作用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中的著名方剂,现代研究多围绕在芍药甘草汤整体的镇痛作用,本文通过对组方中芍药、甘草以及芍药、炙甘草的研究找出方剂中芍药和甘草的协同性关系。

本文主要通过小鼠的热板法测定单味芍药组、单味甘草组、芍药甘草汤组以及单味炙甘草组、芍药炙甘草汤组的镇痛作用来研究方剂中两味药的协同性。

通过试验,可以证明芍药甘草汤如果是主要用于镇痛作用,那么是使用炙甘草还是甘草的效果好。

从而方便临床用药。

而且通过比较单味药与芍药甘草方剂的不同镇痛效果,可以发现芍药甘草汤的两味组方药的协同性如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小白鼠,25 g±5 g,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803063。

实验共用42只小鼠(全部是雌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

白芍、甘草和炙甘草购买于安国药材市场安国同有利药行。

1.1.2 仪器设备试剂
(1)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产品。

(2)超级恒温水浴(GS-501型),重庆实验设备厂生产。

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医疗器械二厂产品。

(3)1ml注射器。

(4)灌胃器。

(5)5号针头。

(6)阿司匹林:购于禹诺大药房,临汾奇林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708012。

(7)生理盐水:石家庄四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40721212。

1.2 方法
1.2.1 汤药的熬制及其浓度的确定
有实验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的灌胃量应达到0.2g/10g·d。

所以为方便小鼠的灌胃,将熬制好的汤药浓缩为1g/ml。

1)单味芍药组
取白芍30g,加水60ml,武火煮沸后换文火煎熬1小时,然后滤出煎液在滤渣中再加水60ml,再煎煮1小时滤出煎液后,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30ml,使汤剂的浓度为1g/ml。

2)单味甘草组
取甘草30g,加水60ml,武火煮沸后换文火煎熬1小时,然后滤出煎液在滤渣中再加水60ml,再煎煮1小时滤出煎液后,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30ml,使其浓度为1g/ml。

3)芍药甘草汤组
由文献[1]报导芍药与甘草比例1:1和3:1时都无明显的镇痛作用,2:1才有明显镇痛作用,因此2:1为最佳镇痛配比。

以2:1为配比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炎症的肿胀抑制率为45.68%与阳性对照强泼尼组的50.79%差异不显著。

因此本实验所用芍药甘草汤中芍药和甘草的比例是2:1。

取白芍20g和甘草10g,加水60ml ,武火煮沸后换文火煎熬1小时,然后滤出煎液在滤渣中再加水60ml,再煎煮1小时滤出煎液后,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30ml,使其浓度为1g/ml。

4)单味炙甘草组
取炙甘草30g,加水60ml,武火煮沸后换文火煎熬1小时,然后滤出煎液在滤渣中再加水60ml,再煎煮1小时滤出煎液后,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30ml,使其浓度为1g/ml。

5)芍药炙甘草汤组
取白芍20g和炙甘草10g,加水60ml ,武火煮沸后换文火煎熬1小时,然后滤出煎液在滤渣中再加水60ml,再煎煮1小时滤出煎液后,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30ml,使其浓度为
1g/ml。

1.2.2 小鼠灌胃浓度的确定
古方记载芍药甘草汤中取白芍和甘草各4两,换算今天的单位大概就是50多克,由此可见,芍药甘草汤服用量是很大的。

最后确定小鼠的灌胃量为0.2g/10g·d[2]。

1.2.3 实验分组
实验共分7组:一组:单味芍药组、二组:单味甘草组、三组:单味炙甘草组、四组:芍药甘草汤组、五组:芍药炙甘草汤组、六组:生理盐水组、七组:阿司匹林组
1.2.4 小鼠疼痛反应时间的测定及实验的进行
第一天:取白芍、甘草、炙甘草,熬制好实验所需汤药。

保存在4℃的冰箱内,供实验用。

测定小鼠给药前的疼痛反应时间,并记录。

以后的两天每天9:00对42只小鼠进行灌胃。

第三天时9:00对小鼠灌胃1小时后,开始测定小鼠的疼痛反应时间,并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2.2 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2.2.1 灌胃前后疼痛反应时间的差值
2.2.2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单味芍药组、单味甘草组、单味炙甘草组、芍药甘草汤组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不显著,但是与阿司匹林组的差异显著(P
3 讨论
芍药甘草汤作为《伤寒论》著名方剂,现代临床对其亦有深入的研究。

研究表明可用于治疗胃脘痛、腓肠肌痉挛、面肌痉挛、帕金森氏病等[3]。

特别在治疗痛证方面,多数学者认为本方具有缓急止痛作用,是治虚证疼痛的主方,广泛用于消化、运动、神经系统及骨伤科、肿瘤科以疼痛或抽搐挛急为特征的病症[4]。

本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主要由两味组方药白芍、炙甘草的协同性决定。

中药方剂历来非常重视配伍,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等配伍关系的应用,使中药方剂产生了千变万化。

4 结论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到,芍药甘草汤中的甘草用炙甘草。

与白芍组成芍药甘草汤其镇痛效果较好。

芍药甘草汤组方中的两味药:芍药和炙甘草具有协同性,能更好的发挥药物中化学成分的镇痛作用。

【参考文献】
[1]覃俊桂.芍药甘草汤及其组成的镇痛泻下作用[J].中国试验方剂学杂志,1997, 3(3):32-34.
[2]张兆旺.炮制对芍药甘草汤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7):407.
[3]吴林鹏.芍药甘草汤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概况[J].天津中医,1996,13(3):46.
[4]王均宁,刘更生.芍药甘草汤及其制剂止痛作用的药理与临床研究[J].中草药,1999,21(9):483.
[责任编辑:杨玉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