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层.底基层)⼯程监理实施细则
(⼀)总则
1、编制⽬的
为保证路⾯(基层.底基层)⼯程施⼯的顺利进⾏,⼯程质量整体达到优良,各⼯序施⼯做到全⾯预控,严格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施⼯控制参数、现场施⼯过程质量控制和分部分项⼯程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把关⼯作,从⽽有效保证路⾯(基层.底基层)⼯程质量优良的总体⽬标。
2、编制依据
1)《同三、京珠国道主⼲线绕⼴州公路东环段两阶段施⼯设计》⽂件;
2)《公路⼯程施⼯监理规范》(JTJ077-95);
3)《公路路⾯基层底基层施⼯技术规范》(JTJ034--2000);
4)《公路⼯程质量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其他有关规程、标准。
3、⼯程概况
本项⽬位于⼴州市的东南部、起⾃⼴州北⼆环⾼速公路⽕村互通⽴交,与⼴珠东线⾼速公路相连。
项⽬区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候,公路区划属华南沿海台风区(IV7)。
⽓候特点温暖潮湿,⾬量充沛。
年平均⽓温22℃,年平均降⾬量约为1735.5mm。
4、技术指标
1)整体式路基:全宽34.5m,&考试⼤&双向6车道(远景⼋车道)其中⾏车道2×3×3.75m,硬路肩2×3.75m(含右侧路缘带宽2×0.5m),左侧路缘带宽2× 0.75m,中央分隔带2.0m,⼟路肩2×0.5m。
2)分离式路基:路基宽17.00m,⾏车道2×3.75m,左右硬路肩宽分别为1.00m和3.75m(含左右侧路缘带宽0.5m),路肩宽2×0.5m。
3)路拱横坡:⼀般路段⾏车道、硬路肩及路缘带采⽤2%的横坡,⼟路肩采⽤4%的横坡。
4)路线平曲线⼀般最⼩半径770m,不设超⾼最⼩平曲线半径为4000m,凸形竖曲线⼀般最⼩半径16000没,凹形竖曲线⼀般最⼩半径为10000m。
(⼆)范围
⼯作内容包括在已完⼯并验收合格的路床上铺筑各种底基层或基层
(三)材料
1、各类结构层的材料规格,应符合交通部颁发的有关路⾯施⼯规范的要求。
2、碎(砾)⽯
碎⽯应由质地坚硬、耐久的⼲净砾⽯或岩⽯轧制⽽成,应具有⾜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其颗粒形状应具有棱⾓且近似⽴⽅体,⽆杂质。
砾⽯轧制的碎⽯应有90%以上的破碎颗粒;砾⽯包括天然砾⽯、破⽯砾⽯或天然砾⽯的抗压碎能⼒应符合规范⽯料压碎值的要求。
3、砂
砂应为洁净、坚硬、⼲燥、⽆风化、⽆杂质,符合规定的级配,其泥⼟杂物含量应⼩于3%。
4、⽯屑
⽯屑系机械轧制⽽成,颗粒宜⼩于5mm,应坚硬、清洁、⼲燥、⽆风化、⽆杂质,具有适当的级配。
5、⽔
⽔应清洁不含有害物质。
来⾃可疑⽔源的⽔,应经过化验,并报监理⼯程师核查。
6、⽔泥
⽔泥可采⽤普通硅酸盐⽔泥、硅酸盐⽔泥,采⽤其他种类⽔泥应报监理⼯程师批准。
(四)基层(底基层)施⼯前,监理应检查审核以下⼏个⽅⾯
1)施⼯机械设备。
主要指摊铺设备、压实机械及其它机械设备数量、型号、⽣产能⼒等。
2)混合料拌合场的位置、拌和设备以及运输车辆能否满⾜质量要求及边续施⼯的要求
3)路⽤原材料。
检查⽔泥、粗集料、细集料等各种原材料,要求满⾜《公路路⾯基层施⼯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要求。
4)混合料配合⽐设计试验报告。
检查原材料的试验结果及混合料的击实试验、承载⽐、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
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1)制备同⼀种⼟样,不同⽔泥剂量的⽔泥稳定(或综合稳定)⼟混合料的配制;
(2)确定各种混合料的含⽔量和⼲压密实度,应⾄少做三个不同⽔泥剂量(最⼩剂量、中间剂量和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3)按⼯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密度。
(4)按含⽔量和计算得的⼲密度制备试件。
(5)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6天,浸⽔1天后,进⾏⽆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规定的温度为:冰冻地区20±2℃,⾮冰冻地区25±2℃。
(6)⽔泥稳定砂砾的7天浸⽔抗压强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7)根据规范规定的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泥剂量。
此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R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R≥Rd/(1-ZaCv)
式中:
Rd—设计抗压强度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机保证率(或置信度a)⽽变的系数。
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Za=1.645。
其他道路应取保证率90%
8)在施⼯过程中⼯地实际⽔泥⽤量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试验结果以书⾯形式报监理⼯程师
(五)试验路段
(1)试验路段施⼯与总结报告路⾯监理⼯程师在开⼯之前应督促承包⼈作好组织、物质、技术上的准备,承包⼈在开⼯前应提交施⼯技术⽅案,并在驻地监理⼯程师审查提出意见后报总监办批准,作为实施施⼯的依据。
专业监理⼯程师在阅读并熟悉已批准施⼯技术⽅案的前提下,督促承包⼈按监理程序实施施⼯,承包⼈应提供⽤于试验路段的原材料、混合料组成设计,以及备料、拌合、摊铺、碾压、养⽣设备⼀览表和施⼯程序、施⼯⼯艺及操作计划详细书⾯说明。
(2)在正式开⼯前⾄少⼀个⽉,承包⼈应在监理⼯程师批准的地点⾃费铺筑⼀段⾯积为400~800m2的基层(底基层)试验路段。
如经验收合格,可作为主体⼯程的⼀部份。
(3)铺筑试验路段的⽬的是:检验承包⼈提出的施⼯⽅案和施⼯⽅法的适⽤性,检验拌合、摊铺与压实机械所具有的实际效果,检验和确认基层(底基层)施⼯中务道⼯序的质量控制指标,并提出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及检验的试验⽅法。
最张获得⼤⾯积基层(底基层)施⼯时的各项技术参数。
(4)通过试验路段的修筑,需提交正式施⼯的技术参数有:
1) ⽤于正式施⼯的基层(底基层)材料的配合⽐。
2) 材料的松铺系数。
3) ⽔泥稳定尖材料施⼯的允许延迟时间。
4) 标准的的施⼯⽅法:
①混合料的数量控制⽅法;
②混合料摊铺⽅法和适⽤机具;
③拌合机械是否适⽤,正确的拌合⽅法、拌合深度及拌合遍数;
④混合料含⽔量的控制⽅法;
⑤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⑥现场密实度的检查⽅法,初定每⼀作业段的最⼩检查数量;
⑦整平和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法
(5)确定每⼀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6)确定⼀次铺筑的合适厚度。
(7)签发《⾯底基层和基层开⼯通知单》。
(六)基层(底基层)施⼯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1)⽔泥稳定砂砾(碎⽯)施⼯
1)拌合与运输
①⽔泥稳定混合料拌和应采⽤⼚拌法。
②⼚拌的设备及布置就在拌和以前提交监理⼯程师并取提批准。
⽔泥与集料应准确过秤,按质量⽐例掺配,并以质量⽐加⽔。
拌和时加⽔时间及加⽔量应有记录,以提交监理⼯程师检验。
③当进⾏拌和操作时,稳定料加⼊⽅式能保证⾃始⾄终均匀分布于稳定材料中。
应在通向称量漏⽃或拌和机的供应线上为抽取试样提供安全⽅便的设备。
拌和机内的死⾓中得不到充分搅动的材料,应及时排除。
④混合料装车时,分⼏次挪动汽车的位置,以减少集料离析现象。
同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并严格控制卸料距离,避免料不⾜或过多。
⑤运输混合料的运输设备,应分散设备压⼒,均匀地在已完成的铺筑层整个表⾯通过,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
⑥当拌合⼚离摊铺现场距离较远,混合料在运输中应加覆盖以防⽔分蒸发,并保证装载⾼度均匀以防离析。
应控制发卸料速度、数量与摊铺原度及宽度。
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摊铺。
(2)摊铺和整型
①摊铺必须采⽤监理⼯程师批准下进⾏,使混合料按要求的松铺原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
②摊铺时混合料的含⽔量⾼于含⽔量0.5%-1.0%,以补偿及碾压过程中的⽔分损失。
③当压实层厚度超过20cm时,应分层的难铺,最⼩压实原度为10cm。
先摊铺的⼀层应经过整型和压实,经监理⼯程师批准后,将先摊铺的⼀层表⾯翻松后再继续摊铺上层。
并按规定的路拱进⾏整⾏。
④运料应不间断地卸进摊铺机,并⽴即进⾏摊铺,不得延误。
向摊铺机输送材料的速度与摊铺机不断⼯作的吞吐能⼒相⼀致,并尽可能摊铺机连续作业。
⑤摊铺机的⾏驶速度和操作⽅法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以保证混合料平整⽽均匀地铺在整个摊铺宽度上并不产⽣断层、离析等现象。
铺表⾯不平整则⽤⼈⼯找平,混合料有离析的现象时,查明是原材料不合格,还是装车粗料落⼊车底或摊铺等其它原因并更换不合格的混合料,⽤新的混合料填补。
⑥拌合机与摊铺机的⽣产能⼒相匹配,对于⾼速公路,摊铺机应⽤连续摊铺机,拌合机的产量铺⼤于400/h。
如拌合机的⽣产能⼒较⼩,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应⽤最低速度摊铺,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3)碾压
①混合料经摊铺的和整型后,应⽴即在全宽范围内进⾏碾压。
使每层整个原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
压实后表⾯应平整⽆轮迹或隆起,且断⾯正确,路拱符合要求。
②碾压应在混合料处于含⽔量±1%时进⾏,如表⾯⽔份不⾜,应适不洒⽔。
⽤12t以上三轮压路机、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的轮宽,并必须超过两段的拉缝处。
后轮压实路⾯全宽时,即为⼀遍,进⾏碾压直到要求的密度为⽌。
⼀般需碾压6~8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1档(1.5~1.7Km/h)为宜,以后⽤2档(2.0~2.5 Km/h)。
在路⾯的两侧,应多压2~3遍。
严禁压路机在作业段上掉头或急杀车。
③碾压过程中混合料的表⾯应始终保持潮湿。
如表⾯⽔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施⼯中,从加⽔拌和到碾压终了的
延迟时间不应超过规定。
(4)接缝和调头的处理
1)⽤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如中断时间超过2⼩时,应设横向接缝,摊机应向驶离混合料未端。
2)将混合料的未端弄齐,紧靠末端放两根与压实等厚的⽅⽊,⽅⽊⼀侧⽤砂砾或碎⽯回填约三⽶,⾼出⽅⽊⼏厘⽶。
3)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在下次摊铺前把砂砾或碎⽯和⽅⽊去掉,并打扫⼲净。
4)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法处理横向接缝,⾯中断时间已超⼆⼩时,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线垂直并垂直向下断⾯,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5)养⽣碾压完成后应⽴即进⾏养⽣。
养⽣时间不应少于7天。
养⽣⽅法可视具体情况采⽤洒⽔,或采⽤沥青乳液等。
养⽣期间应封闭交通,不能封闭时,应将车速限制在30 Km/h以下,且禁⽌重型车辆通⾏。
(5)⽓候条件
⼯地⽓温低于5℃时,不应进⾏施⼯。
⾬季施⼯时,应特别注意天⽓变化,勿使⽔泥和混合料受⾬淋,降⾬时应停⽌施⼯,但已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6)取样和试验
混合料应在施⼯现场每天或每拌和250t混合料取样⼀次,并按《公路⼯程⽆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2000)标准⽅法进⾏含⽔量、稳定剂⽤量和⽆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已完成的基层上每200m每车道2处,按《公路⼟⼯试验规程》JTJ051-93或《公路⼯程⽆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规定进⾏压实度试验,并检查其它项⽬。
所有试验结果,均报监理⼯程师审批,所发⽣的⼀切费⽤,由承包⼈⾃负。
(七)底基层、基层施⼯程序及监理⼯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