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不分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不分版本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分值120分时间120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分,每题 3分)
枝蔓状城市——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代城市,将既不会是奴隶社会的“城堡式〞城市,也不会是封建社会的“城池式〞城市,当然也会与现代工业社会高楼耸立的中心化城市相区别。
在枝蔓状城市布局中,即便是眼下北京绞尽脑汁建造起来的多层环状结构也将大不适应。
中心化城市的各种弊端,诸如交通堵塞、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空气浑浊、疾病易于传播、犯罪案件增多、居住环境恶化、管理难度增加和公众空间锐减等,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开展。
而现代高科技可以自由地用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取代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因此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再拥挤在一个地域。
于是自然而然就开始了从市区向市郊的转移,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
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而变成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的场所。
又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的开展,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被彻底打散。
现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许多边缘城市,就属于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
中心化城市逐渐演变为主城市和边缘城市。
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它们更多的是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紧密联系。
城市的边缘化,就是城市由中心向四周的蔓延和扩展,扩展到与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既是城市又是乡村的地区。
这里,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也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规模、生产程序、劳动力市场和销售状况呈分散状。
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铁路、地铁、高速公路、航空路线等组成的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
这种城市的边缘化在许多兴旺国家已经形成规模,比方今天的美国就已经形成大洛杉矶都市区以及波士顿——劳伦斯——洛厄尔、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等都市区。
它们还会进一步向周边地区扩展,通过原料网、生产网、销售网、消费网、信息网和电脑网的连接而延伸到整个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城市。
1.以下对于“枝蔓状城市〞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代城市
B. 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成为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场所的城市
C. 彻底打散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利用各种网络相互连接的城市
D.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在经济、文化和教育上联系紧密的城市
2. 以下对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不再拥挤在市区
B.城市蔓延扩展到与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地区,这里既是城市又是乡村
C.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销售、劳动力市场呈分散状
D. 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成为全球化城市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枝蔓状城市布局中,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的差异将趋于消失
B.铲除中心化城市的诸多弊端有待于城市的后现代演变
C.在枝蔓状城市中,人们受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的限制将越来越少
D.随着中心化城市的边缘化,产生地域化和劳动力低廉化将成为现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15分,每题 3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寂静。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①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②被无常清扫得干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那么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③。
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④,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4、画线①“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A.鲁镇所有的人
B.“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
C.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
D.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们
5、画线②“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
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
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至死,这是不可防止,无可奈何的事情。
D.祥林嫂终于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
6、画线③全句的含义是〔〕
A.但凡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他,这对别人或对他自己,也都还不错。
B.祥林嫂这个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死了,讨厌见她的人不会再见到她了,这对别人和对自己,也还都不错。
C.这是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D.这是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鲁四老爷的憎恨。
7、画线④中“惊醒〞的含义是〔〕
A.从沉思中惊醒
B.从睡梦中惊醒
C.从麻木中惊醒
D.从迷惘中惊醒
8、《祝福》的主题是〔〕
A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表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猛烈地鞭挞了封建主义和地主阶级,批判了封建社会买卖婚姻的制度。
B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摧残,指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C通过祥林嫂的悲剧表现了鲁四老爷仇视新党、仇视劳动人民,杀人不用刀的反动阶级本质,深刻揭露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阶级根源。
D通过这一悲剧,猛烈地抨击了黑暗的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挖苦了辛亥革命的软弱妥协性,指出只有推翻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才能翻身解放。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每题3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假设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9.对以下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B.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本来
C.且庸人尚羞.之羞:感到羞愧
D.以先.国家之急先:前面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
B.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
C.相如闻,不肯与.会不欲与.廉颇争列
D.且.相如素贱人且.庸人尚羞之
11、对“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一句以下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你们认为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个厉害呢?
B.你们认为廉将军与蔺相如比哪个厉害呢?
C.你们认为廉将军同秦王熟悉吗?
D. .你们认为廉将军与同蔺相如熟悉吗?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
B.蔺相如在知道廉颇要羞辱自己的时候,采取的是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引车避匿,表现了大明大义、识大体和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
C.选文主要记述了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作者对廉颇的忠于国家和勇敢改正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对蔺相如的懦弱有些许的不满。
D.廉颇在听到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话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立即负荆请罪。
表现出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
〔二〕古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答复13—14问题。
〔6分,每题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3、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14、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照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穿,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剧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5、①、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
②、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三、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每题3分〕
16、以下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凝噎.〔yè〕畏葸.〔xǐ〕面面相觑.〔qù〕遥岑.〔cén〕远目
B.冠冕.〔miǎn〕樯.橹〔qiáng〕前仆.〔pū〕后继浑身解.〔jiě〕数
C.孱.〔càn〕弱半晌.〔xiǎng〕咄咄.〔duō〕逼人杳.〔yǎo〕无音信
D.谛.〔dì〕听给.予〔jǐ〕叱咤.〔zhà〕风云涸.〔hé〕辙之鲋
17. 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羽扇纶巾追亡遂北扑溯迷离
B.化险为夷瞠目结舌矢志不渝
C.聚精汇神融会贯穿同病相怜
D.残羹冷灸度长絜大默守成规
18、以下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念/去去/千里/烟波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19、“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副对联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20、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的搭配,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苏轼——《念奴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C、李清照——《声声慢》——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1. 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向鲁大海〕你这么只凭_____________,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②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________________罢工,反对我。
③因为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戴着它的荣冠,________________彼此的情感。
④天下真有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A.义气鼓吹沟通标志B.意气煽动沟通标致
C.义气煽动勾通标志D.意气鼓吹勾通标致
22. 指出以下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B.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识之土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起死回生。
C.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D. 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敬如宾的祖父孙女两人。
23. 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我们班级不但信任他,而且连以前反对过他的其它班级也信任他了。
B.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上下决定的。
C.国务院决定免征关税,目的在于进一步鼓励引进国外的资金、设备和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D.我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法国,位居全球第四,销量突破500万辆,目前我国是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汽车产销国,成绩来之不易。
24.以下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①发思古之幽情
②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
③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
④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
⑤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
⑥分别咏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著名诗句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④⑥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③⑤
D.④⑥②①③⑤
25. 以下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
B、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牌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五、写作:〔40分〕
人人都有特别之处,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人人都希望成为不平凡的人。
你的不平常、不一般在哪里呢?你对不平凡有怎样的认识的体验呢?
请以“我也不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7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