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海南省国兴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海南省国兴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正确的是()
A.脂质、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B.若该图为一段RNA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则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2.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A. 变大、变多、变亮
B. 变大、变少、变暗
C. 变小、变多、变亮
D. 变小、变多、变暗
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能在体内转移
B.细胞的分化和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生长提高了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
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向内折叠
4.地上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细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叶片和草本植物组成,粗糙木质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茎。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两类枯落物产量随纬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产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B.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间枯落物产量不会存在显著差异
C.细枯落物产量远高于粗糙木质枯落物产量的原因是产生细枯落物的植物生长周期较短
D.覆盖在地表上的枯落物可以影响土壤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但磷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
C.氨基酸是唾液淀粉酶等各种酶分子的基本单位
D.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能将侵入细胞的病菌或病毒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
7.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池塘草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不当导致部分标记物脱落,则调查结果将()
A 偏大 B. 偏小
C. 没有影响
D. 不确定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
B. 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 可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会升高,此温度也是酶制剂宣于保存的温度
9.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
B.天敌的迁入可能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10.如图ac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只能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 若b表示细胞结构中含有的核酸,则a.c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 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不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
D. 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11.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塑形蛋白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
B.“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
C.“分子垃圾袋”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D.人体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可以形成囊泡
12.下面四幅图表示生物体内四种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丙的元素组成一定与图甲相同,图甲中碱基排列顺序表示遗传信息
B.人体中由乙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的功能多样性决定其结构有多样性
C.组成丙化合物的单糖一定是脱氧核糖,也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D.图丁表示二糖,推测在动物体细胞中所有的单糖、二糖和多糖均可相互转化
13.下列有关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B.核孔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具有选择性
C.乳酸菌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D.溶酶体可以合成与分泌多种水解酶
14.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l、5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淋巴细胞仅存在于丙中
D.甲与乙的主要区别是甲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15.下列关于细胞内“骨架”或“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
B. 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 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D.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侧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O2的消耗量
B. 乙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 甲组右侧液面升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说明微生物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
D. 甲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17.长链非编码RNA(1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的一类RNA,1ncRNA起初被认为是RNA聚合酶转录的副产物,不具有生物学功能。

近来的研究表明,1ncRNA虽然不直接参加编码蛋白质,但是参与了细胞内多种重要生理过程的调控(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细胞内各种RNA都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的
B.有些1ncRNA合成后停留在细胞核内与染色质中的DNA结合进而发挥作用
C.有的1ncRNA穿过核孔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进而发挥作用
D.mRNA中长度大于200个碱基的属于lncRNA,小于200个碱基不属于1ncRNA
18.葡萄糖代谢中大部分能量的释放依赖电子传递系统或电子传递链来完成,细胞色素C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

它易溶于酸性溶液,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可与其它酶协作将电子沿着特定途径传递到分子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增大了膜面积,为细胞色素C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点
B.细胞色素C可使NADH通过电子传递链再氧化进而将能量储存于ATP中
C.动物脂肪组织中细胞色素C含量比肌肉组织中更高,可采用酸化水进行提取
D.细胞色素C可用于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提高氧气利用率
19.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曲线是常见的表述形式之一。

关于某同学建立如图所示曲线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横坐标代表酶促反应的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物的量,则P点表示酶已经失活
B.若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纵坐标代表光合速率,则限制P点升高的因素可能是光合色素的含量
C.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则P点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D.若横坐标代表物质浓度,纵坐标代表物质运输速率,则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可用该曲线表示
20.人类红绿色盲和蚕豆病是X染色体连锁的两种隐性遗传病,分别由色盲基因(b)和蚕豆基因(g)控制。

根据双杂合母亲所生儿子中有关性状的重组情况,可以计算重组率,从而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而母亲X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可以由外祖父的表型得知,该方法称为“外祖父法”,是遗传学上进行X染色体基因定位的一种重要方法。

调查发现,双杂合母亲所生儿子有正常、只患一种病和两病皆患等表型。

双杂合母亲的基因型可能为下图中的甲或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外祖父正常,则母亲的基因型为甲
B.若外祖父正常,则其外孙表现为两病皆患的原因是:外祖父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含X bg的精子
C.若外祖父为蚕豆病患者,则母亲的基因型为乙,其正常儿子为重组类型
D.若外祖父为色盲患者,则母亲的基因型为乙,其正常儿子为重组类型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1)如图1所示将1粒种子绑在一个旋转的平台上(假设向心而速度=重力加速度),并创造其适合萌发的条件让其萌发,一段时间后将其停在如图所示位置,请问此时,该种子的根和茎的生长方向分别是________;若将该装置置于太空船的失重条件下,该种子的根和茎的生长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3所示的两曲线分别代表图2中根或茎的生长速度跟生长素浓度的关系,请问图3中的M、N、P、Q四点分别代表图2中的哪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很广泛,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幼嫩叶片可以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阻止叶柄脱落”结论的实验。

①实验材料:图中所示健康植物若干,不含(或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步骤:
第一步:
取几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去除顶芽,均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用剪刀剪去甲组植物叶片某部位,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组不作处理。

第三步:甲、乙两组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某部位的情况。

应选用叶片__(填“A”或“C”)作为观察对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结束后该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甲组叶柄先脱落,丙组叶柄A不脱落,请根据该实验现象完善实验设计。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

22.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如以高等动物为例,可划分为以下八个层次:细胞→①→器官→②→个体→种群和群落→③→生物圈。

(1)完成以下空缺部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以下叙述的内容,属于①层次的是________,属于②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③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___。

A.上皮组织
B.肺
C.一条河
D.一个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E.完成呼吸的全部器官
F.一只乌龟
23.某科研人员为研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情况,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其中A、B为相邻的两个神经元,c点位于电流计①两电极的中点,X=Y,电流计①②的电极均位于神经元细胞膜的外侧。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刺激a点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如果A神经元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急剧降低,A神经元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会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刺激c点时,电流计①指针_____,原因是_____。

(3)刺激_____点和刺激_____点时,电流计①指针的偏转状况相同;刺激_____点时,电流计①指针的偏转状况与前面的相反。

(4)刺激d点时,电流计①、②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先后顺序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

(5)请用上图中的神经元A、B和电流计②,设计一个测量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的实验方案(写出大致思路即可):_____。

24.图为兴奋在A和B两个神经元间传递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_____________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中a为_____________,a中存在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_____。

(2)A.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______________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则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兴奋在传递过程中主要需要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提供能量。

25.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X、Y、Z表示器官,a、b表示激素),请据图回答:
(1)图中X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Y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

激素b的名称是______,它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

(2)天气寒冷时,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会有所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X、Y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D
6.D
7.A
8.B
9.D
10.D
11.D
12.A
13.B
14.A
15.D
16.ABC
17.AD
18.ABD
19.AC
20.ACD
21. (1). ②;⑥ (2).水平(3). N点对应A点、M点对应B点、P点对应C点、Q点对应D点(4). A (5).甲组和乙组叶柄都脱落(6).取三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去除顶芽,分别标号甲,乙、丙(7).用剪刀剪去甲、乙两盆植物叶片A,在甲盆植物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在乙盆植物叶柄断口敷上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丙不作处理(8).将甲、乙、丙三盆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A的情况
22. (1).组织(2).系统(3).生态系统(4).A (5).E (6).C
23. (1).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增大(3).不偏转(4).电流计①两极的电位变化相同,无电位差(或电流计①两极无电位差)(5).a (6).b (7).d (8).不同(9).电流计①指针偏转是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所导致,电流计②指针第二次偏转神经冲动经过了突触间化学信号的传递,冲动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或答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10).刺激神经元A上不同两点,分别记录电流计②指针发生第一次偏转的时间,用距离差除以时间差,即可测出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24. (1).突触(2).突触小泡(3).神经递质(4).突触前膜(5).突触间隙(6).突触后膜(7).单(8).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9).细胞体或树突(10).线粒体
25. (1).下丘脑(2).垂体(3).促甲状腺激素(4).增加(5).负反馈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