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知识PC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学知识PCK
小学语文教学PCK综述(学习笔记)
课程及专家简介:
课程简介:深入学科,探索什么是PCK(学科教学知识),为什么关注PCK(学科教学知识),并对小学语文的PCK(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提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PCK (学科教学知识)和小学语文PCK(学科教学知识)要点。
专家简介:王荣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部主任(2005年起)、香港教育学院中文学系顾问教授(2008-2009)、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2008年起)、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编委(2007年起)。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2003)、《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2004)、《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2007)、《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大2007)。
总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6卷,上海教育)、《21世纪专题教程?语文系列》(10种,华东师大)、《新课程教例与教案研究丛书》(12种,广西教育)。
主编:《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2004)、《语言知识新视点》(华东师大2005)、《新课标小学语文学本》(华东师大2004)、《新课程高中语文课例评析》(高等教育2006)、《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上海教育2007)。
绪论:小学语文教学PCK
一、什么是PCK(是英文翻译)两种译法的含义各有侧重,一方面是学科教学知识(强调学科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知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强调具体内容教学)。
PCK指的是老师的教学知识,即教师关于具体教学内容的知识,以及如何对特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策略、方法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效的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PCK)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与低成效教师之间的的差别。
学科PCK在教学中的核心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综合考虑的种种因素。
教学内容——教什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怎么教,是教什么的展开。
为什么教这个,为什么这么教。
《长相思》教学举例。
作者是清朝的词人纳凉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账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教学研习,分三个板块(台阶)
㈠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读对生字、多音词、停顿。
讨论:身在何方?心在何方?
(教了什么和怎么教的)
㈡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课件)看见了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想象的话。
为什么落实在“碎”字上,这就是王老师考虑的PCK
㈢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自提问题: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夫、父、儿、弟)。
反提问题:身在征途,心在故园。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追问,感受词人表达的情。
作者怎么想的,就是PCK。
道理就是专业知识,就是学科的PCK。
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分析。
PCK是综合的体现:(倒三角形呈现)
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是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关于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关于文学作品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关于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关于这首词的教学
王崧舟老师的三个板块,让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进作品。
身在何处?心在何处?几件事是围绕一个聚焦、主题的,不是零散的,是一汪水沟在流淌的。
他不是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去读、去看、去想、去问、去写,让作品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中一层一层逐渐打开,引导学生逐
渐走进作品,看到作品的丰厚和斑斓色彩,感受到作品的优美。
老师教什么和怎么教,为什么呢?有种种考虑,变成行为。
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1、与内容相关。
2、基于经验的反思,具有实践性。
L.舒尔曼: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钻石样的)。
①学科知识②一般教学知识③课程知识④学科教学知识(又译作为教学任务的内容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情境知识⑦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
通过实证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K)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名师)与低成效教师间的不同。
3、个体性。
我们要关注优秀教师的PCK,他们有个人的知识面和特殊的理解,是实践性知识,把他们提炼出来让大家学习。
同样的内容,不同教师考虑不一样。
越是优秀的教师理解越清晰。
情境性。
特定教师、学生、课文。
具体情境具体分析。
P.L.格罗斯曼对pck的解析(各种知识的综合,如同四个圆圈的交集、突出的那一块)。
①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②学
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③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④将特定学习内容呈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
教师知识基础框架,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成分PCK明晰化之后,利用PCK解决问题的教学技能也渐渐被开掘,这大大厘清了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的认证以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向度。
pck支配着我们对教学选择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PCK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综合考虑或者叫综合考虑的种种因素。
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什么理论依据
二、为什么要关注PCK
语文教师备课关注的两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
专业的道理就是专业的知识。
讨论这个道理对不对。
起关键作用的是老师的学科知识。
优秀教师成功的课例(他教了什么,他是怎么教的,他让学生学到了什么)。
语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过去存在许多不合适,效率低下。
学生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
讨论:关于描写具体、生动的问题。
有人搞过“积累”“好词好句”。
抄形容词、抄比喻句,结果学生大面积学不会,说明没教好,十几年没搞会,一定是我们搞错了。
研究结论:
客观地展现
写生动=写具体=
在想象中展开
好的比喻句(传递出个人的特殊感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点点滴滴怎是个愁字了得。
写作是一种实践的能力,只有在教师提供的支架下在实践中学会。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理论学习加实践模仿。
听课需要专业知识的,听什么。
有人像看教学剧,观赏表演,结果原来怎样还是怎样。
如果关注课堂的核心部分,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我们是可以通过分析,说明白的。
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一:广大教师是想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
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二:语文课堂教学尚存在许多问题,甚至严重问题。
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的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出现的集团性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知识的缺失。
PCK为我们改善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找到了出路。
PCK是通过课例的分析、研究得来的。
语文课例研究,是语文教学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语文课程与教学
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三、小学语文PCK的提炼
1、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的提炼、梳理乃至建构,同时也是对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明晰或缄默的)专业知识的改造与更新。
(是更有优势的研究角度)
2、从学科教学知识(PCK)来审视和研究语文课程,改善语文教学,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这具有范式突破的意义。
(比原来理论的学习、实践的观摩更有意义、更为有效)
四、本课程的构架
1、内容的组织。
专题模块以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领域来组织,体现培训课程覆盖的广度。
领域与《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一致,初步设定以下十二个专题模块。
(1)绪论
(2)汉语拼音与识字(把拼音当做目的教学时不对的。
认识生字、查字典、输入法。
一年级可以借助计算机写作。
)
(3)语境、语篇与词语语义
(4)朗读与文学作品的理解与体验
(5)文章体式与读写教学(一):儿童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等)
(6)文章体式与读写教学(二):诗歌
(7)文章体式与读写教学(三):文章(实用文、散文)
(8)文章体式与读写教学(四):语篇写作(总)
(9)文章体式与读写教学(五):语篇写作(分)
(10)口语交际教学
(11)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经历)
(12)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
2、形式的安排
小学语文PCK远程培训课程每个专题模块的结构,分四个板块:
(1)前导环节(1课时)课例及引入性讲述
教学目标(提出本模块讨论的核心问题)
课例与思考(根据问题设计相关的影像资料<如动漫、实录案例等>)
反思性阅读(提出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2)专题讲座(2课时)由专家结合课例分析,系统讲解小学语文PCK (3)专家对话或访谈介绍(1课时)选取其中一种。
专家对话就设定的话题(特定PCK),现场对话讨论。
访谈介绍就设定的话题(特定PCK),由模块主持人介绍(转述、穿插录音)访谈的内容,必要时也可由项目主持人讲述专家相关论著中的观点。
(4)后续环节
专题概要核心观点的提炼,关键术语。
相关资料问题和思考的路径,推荐文献或目录。
学员作业对原课例再分析(或另一角度的分析),研究札记;或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或教学设计得教案及交流。
PCK光听到了、看到了是学会的,要有自己的实践。
3、模块主持人及主讲专家。
开发小学语文课程PCK具有相当的挑战性。
一方面,小学语文课程尚处在重构的初级阶段,语文学科的定位,语文课程的取向,语文知识的审理均在布旧纳新的途中。
另一方面,语文课堂教学比较像样的研究也刚刚起步,揭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谋求改善的对策,成果较为有限。
(带有民族性、民族传统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梳理、提炼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简称“语文P CK”),形成语文培训PCK培训课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常识性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