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铁及其化合物
1.钛(Ti )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钛白(2TiO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白色颜料。

制备2TiO 和Ti 的原料是钛铁矿,用含23Fe O 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3FeTiO )制备2TiO 的流程如下:
(1)步骤①加Fe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考虑成本和废物的综合利用等因素,水浸后的废液中应加入_______处理。

(3)由金红石(2TiO )制取单质钛(Ti )的过程为,其中反应42800C TiCl 2Mg
2MgCl Ti ︒++在氩气
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3+Fe 还原为2+Fe 析出绿矾(42FeSO 7H O ⋅) 生石灰(或碳酸钙、碱) 高温下镁或钛与2O 、2N 等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钛铁矿中23Fe O 、3FeTiO 与浓硫酸反应的溶液中加入铁粉、过滤后,滤液冷却得到硫酸亚铁晶体推知,铁粉与铁离子发生反应得到亚铁离子。

水浸后的溶液成酸性。

【详解】
(1)分析题图可知,钛铁矿中的铁最终转化成副产品绿矾,所以要将+3价Fe 转化为+2价Fe ;降低温度,减小了42FeSO 7H O ⋅的溶解度,有利于绿矶结晶析出。

(2)水浸过程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223TiO 2H O H TiO 2H +++=↓+,废液呈酸性,所以处理水浸后的废液应加入CaO 、3CaCO 或碱。

(3)由于Ti 和Mg 易与空气中的2O 、2N 等反应,故该反应应在氩气气氛中进行。

2.某强酸性溶液 X 中可能含有 Fe 2+、Fe 3+、Al 3+、Ba 2+、NH 4+、CO 32-、NO 3-、SO 42-、SiO 32-中的若干种,现取 X 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有一种气体为红棕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强酸性条件即可判断 X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

(2)溶液 X 中关于硝酸根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下同)。

a.一定含有 b.一定不含有 c.可能含有
(3)气体 F 的电子式为_____,化合物 I 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

(4)转化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转化⑦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5)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 X 溶液,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根据现象即可判断,该试剂最好是_____。

①NaOH 溶液②KSCN 溶液③氯水和 KSCN 的混合溶液④pH 试纸⑤KMnO4溶液
【答案】CO32-、SiO32- b 共价键和离子键 3Fe2+ +4H+ +NO3-= 3Fe3++NO↑ +
2H2O AlO2-+2H2O+CO2===HCO3-+Al(OH) 3↓②
【解析】
【分析】
某强酸性溶液X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一定不含CO32-、SiO32-,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一定含有SO42-,一定不含Ba2+,产生气体A一定是亚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的NO,所以一定含有Fe2+,一定不含NO3-,NO 遇到氧气转化为气体D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氧气反应生成溶液E为硝酸溶液,溶液B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生成气体F,F为氨气,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氨气和硝酸溶液反应生成I为硝酸铵,溶液H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产生沉淀K和溶液L,沉淀K一定为氢氧化铝,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L是NaHCO3,溶液B中生成的有铁离子,所以沉淀G是Fe(OH)3,溶于盐酸得到J为氯化铁溶液,但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3+。

【详解】
(1). 由强酸性条件即可判断X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O32-、SiO32-,故答案为CO32-、SiO32-;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会有H+、Fe2+,则一定不含NO3-,故答案为b;
(3).气体F为NH3,电子式为,氨气和硝酸溶液反应生成化合物I为硝酸铵,硝酸
铵中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故答案为;共价键和离子键;
(4).由上述分析可知,转化①为H+、NO3-和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Fe2+ +4H+ +NO3-= 3Fe3++NO↑ + 2H2O,转化⑦为过量CO2与AlO2-、H2O反
应生成Al(OH) 3沉淀和HCO3-,离子方程式为AlO2-+2H2O+CO2=HCO3-+Al(OH) 3↓,故答案为3Fe2+ +4H+ +NO3-= 3Fe3++NO↑ + 2H2O;AlO2-+2H2O+CO2=HCO3-+Al(OH) 3↓;
(5).由上述分析可知,不能确定X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检验Fe3+最好的是试剂是KSCN溶液,故答案为②。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能够生成气体,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和NO3-,反应生成的溶液B中一定有Fe3+,所以无法判断X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为易错点。

3.某兴趣活动小组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纯A(单质)B溶液D固体G溶液
颜色银白色黄色红棕色浅绿色
③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将一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E、G。

依据以上信息填空: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G与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2Fe+3Cl22FeCl3 2Fe3++SO2+2H2O=2Fe2++SO42-+4H+ H++2Fe2++HClO=2Fe3++Cl-+H2O
【解析】
【分析】
结合框图,D固体呈红棕色,则其为Fe2O3;A、B、C、D、G含有同种元素,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B为FeCl3,G中含有Fe2+,A为Fe。

由“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将一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E、G”,则F为H2SO4,G为FeSO4;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E为H2。

由B→C→D的转化可推知,C为Fe(OH)3。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氧化铁,其化学式:Fe2O3。

答案为:Fe2O3;
(2)FeSO4生成Fe(OH)3,可先加碱、后氧化,所出现的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答案为: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3)反应Fe→FeCl3需用Cl2将Fe氧化,反应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

答案为:2Fe+3Cl22FeCl3;
(4)FeCl3→H2SO4,应使用SO2,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FeSO4与次氯酸反应,生成Fe3+、Cl-和H+,离子方程式为H++2Fe2++HClO=2Fe3++Cl-+H2O。

答案为:2Fe3++SO2+2H2O=2Fe2++SO42-+4H+;H++2Fe2++HClO=2Fe3++Cl-+
H2O。

【点睛】
利用框图进行物质推断时,先确定信息充足的物质,然后利用已知的少量信息、反应条件及未知物质前后的已知物质,推断出未知物质的组成。

4.下列物质A-F是我们熟悉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A、B均是常见的金属,且B的合金用量最大;E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1)G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反应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检验F中金属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现象是
____________。

(4)E物质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写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_________。

(5)写出C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6)若向D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答案】NaAlO2 2FeCl2+ Cl2= 2FeCl3 KSCN 溶液呈血红色 Ca(ClO)2 Al3+ +4OH-=AlO2-+2H2O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FeCl2+2NaOH=Fe (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分析】
B的合金用量最大,所以B为Fe;E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所以E为Cl2;盐酸与铁反应生成FeCl2,FeCl2与Cl2反应生成的F为FeCl3;金属A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盐,与适量的
NaOH 溶液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还能溶于NaOH ,所以A 为Al 单质,C 为AlCl 3溶液,G 为NaAlO 2溶液。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G 即为偏铝酸钠溶液,溶质的化学式为NaAlO 2;
(2)根据分析可知,D 为FeCl 2,与E 即Cl 2反应后生成FeCl 3,方程式为:
2232FeCl Cl =2FeCl +;
(3)检验Fe 3+常用硫氰化钾溶液,Fe 3+遇SCN -生成血红色物质;
(4)漂白粉中的有效物质为次氯酸钙;
(5)通过分析可知,C 为AlCl 3溶液,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22Al 4OH =AlO 2H O +--
++;
(6)通过分析可知,D 的溶液为FeCl 2溶液,FeCl 2会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很不稳定的白色Fe(OH)2沉淀,沉淀会迅速的被氧化为Fe(OH)3,转化的现象为:白色沉淀先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相关的方程式还有:22234Fe(OH)O 2H O=4Fe(OH)++;
5.某盐A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有一种为常见金属元素,某研究小组按如下流程图探究其组成:
请回答:
(1)写出组成 A 的三种元素符号______。

(2)混合气体B 的组成成份______。

(3)写出图中由C 转化为E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检验E 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

(5)当A 中金属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时,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答案】Fe 、O 、S SO 2 和SO 3 Fe 2O 3+6H +=2Fe 3++3H 2O 取少量E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 中阳离子为Fe 3+ Fe-2eˉ=Fe 2+
【解析】
【分析】
由红棕色固体溶于盐酸得到棕黄色溶液,可知C 为氧化铁、E 为氯化铁溶液,说明A 中含有铁元素和氧元素,1.6g 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 1.6g 160g/mol =0.01mol ;由气体B 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白色沉淀D 为硫酸钡、气体B 中含有三氧化硫,由硫原子个数守恒可知,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2.33g 233g/mol =0.01mol ,气体B 的物质的量为
0.44822.4/L
L mol =0.02mol ,由A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知,A 中含有硫元素、气体B 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混合气体,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02—0.01)mol=0.01mol ,m (SO 3)+m (SO 2)+m (Fe 2O 3)=0.01mol ×80g/mol+0.01mol ×64g/mol+1.6g=3.04g ,说明A
中nFe):n(S):n(O)=1:1:4,则A为FeSO4。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FeSO4,含有的三种元素为Fe、O、S,故答案为:Fe、O、S;(2)由分析可知,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2.33g
233g/mol
=0.01mol,气体B的物质的量为
0.448 22.4/L
L mol
=0.02mol,由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知,A中含有硫元素、气体B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混合气体,故答案为:SO2和SO3;
(3)C为氧化铁、E为氯化铁溶液,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
(3)E为氯化铁溶液,检验铁离子的实验方案为可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中阳离子为Fe3+,故答案为: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中阳离子为Fe3+;
(5)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铁做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ˉ=Fe2+,故答案为:Fe-2eˉ=Fe2+。

【点睛】
注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A的化学式,把握二氧化硫的性质、铁离子检验为解答的关键。

6.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加热蒸干B的溶液不能得到B。

则B的化学式为__。

(2)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B有两性,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若A、C、D都是常见气体,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4)若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D为二氧化碳,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答案】FeCl3 Al(OH)3+OH-=AlO2-+2H2O 2H2S+SO2═3S+2H2O CO32-+CO2+H2O═2HCO3-【解析】
【分析】
(1)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是铁,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A为Cl2;
(2)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B有两性,D为NaOH、B为Al(OH)3;
(3)C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A为H2S、D为O2、B为S、C为SO2;
(4)若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A中含有Na元素,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据此分析。

【详解】
(1)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是铁,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Cl2、B为FeCl3、C为FeCl2;
(2)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B有两性,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铝盐、D为NaOH、B为Al(OH)3、C为NaAlO2,反应②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
(3)若A、C、D都是常见气体,C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A为H2S、D为O2、B为S、C 为SO2,反应③为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SO2═3S+2H2O;
(4)若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D为二氧化碳,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NaOH、B为Na2CO3、C 为NaHCO3,反应②为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是:CO32−+CO2+H2O═2HCO3−。

7.溴主要以Br- 形式存在于海水(呈弱碱性)中,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资料:常温下溴呈液态,深红棕色,易挥发。

(1)酸化:将海水酸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___(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2)脱氯:除去含溴蒸气中残留的Cl2
①具有脱氯作用的离子是____。

②溶液失去脱氯作用后,补加FeBr2或加入____,脱氯作用恢复。

(3)富集、制取Br2:
用Na2CO3溶液吸收溴,Br2歧化为BrO3-和Br-。

再用H2SO4酸化歧化后的溶液得到Br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

(4)探究(3)中所用H2SO4浓度对Br2生成的影响,实验如下:
序号A B C
试剂组成1 mol/L NaBr
20% H2SO4
1 mol/L NaBr
98% H2SO4
将B中反应后溶液用
水稀释
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溶液呈棕红色,放热溶液颜色变得很浅
①B中溶液呈棕红色说明产生了____。

②分析C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所致;乙同学认为是用水稀释所致。

若认为甲同学的分析合理,请用具体的反应说明理由;若认为乙同学的分析合理,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说明。

理由或方案:____。

③酸化歧化后的溶液宜选用的酸是____(填“稀硫酸”或“浓硫酸”)。

【答案】Cl2+2OH-=Cl-+ClO-+H2O Fe2+、Br-铁粉 BrO3-+5Br-+6H+=3Br2+3H2O Br2理由:SO2+Br2+2H2O=2HBr+H2SO4方案:用CCl4萃取颜色很浅的溶液,观察溶液下层是否呈棕红色
稀硫酸
【解析】
【分析】
【详解】
(1)海水中溴元素以Br-存在,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要用Cl2氧化溴离子得到,但海水呈碱性,若不酸化,就会发生反应:Cl2+2OH-=Cl-+ClO-+H2O,影响溴的提取;
(2) ①将溴蒸气的残留的Cl2脱去,可利用氯气有强的氧化性,要加入能与Cl2反应,但不能与Br2反应的物质,如Fe2+、Br-;
②溶液失去脱氯作用后,补加FeBr2或加入还原铁粉,物质具有还原性,脱氯作用就恢复;
(3)用Na2CO3溶液吸收溴,Br2歧化为BrO3-和Br-。

再用H2SO4酸化,BrO3-和Br-及H+发生归中反应得到Br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rO3- +5Br-+6H+=3Br2+3H2O;
(4)①B中溶液呈棕红色是由于Br2是红棕色物质,产生了Br2;
②若甲同学说法正确,则会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消耗了溴单质;若乙同学说法正确,则要把颜色很浅的溶液用CCl4萃取,利用CCl4密度比水大,溴单质容易溶于CCl4,观察下层液体颜色否呈棕红色即可;
③歧化后的溶液若用稀硫酸酸化无明显现象,若用浓硫酸酸化,溶液变为红棕色,反应放出热量,会导致溴单质挥发,所以酸化要用稀硫酸。

8.以粉煤灰(主要含3Al2O3·2SiO2、SiO2,还含有少量CaO、Fe2O3等物质)为原料制取
Al2O3的流程如图:
(1)当(NH4)2SO4和3Al2O3·2SiO2的配比a(
a=424
232
n[(NH)SO]
n(3Al O2SiO)
)不同时,“焙烧”后所得
产物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

由图可知,当a=___时,3Al2O3·2SiO2的利用率最高。

(2)“沉淀、过滤”所得滤渣为Fe(OH)3和Al(OH)3,生成Fe(OH)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3)“碱浸”加入NaO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水解、过滤”可得到Al(OH)3沉淀,升高温度有利于水解的原因是___。

该步骤可将加水改成通入过量的___气体。

(5)流程中,可以回收并循坏利用的物质除NH3外,还有___和___。

【答案】8 Fe3++3NH3+3H2O=Fe(OH)3↓+3NH4+ OH-+Al(OH)3=AlO2-+2H2O 水解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进行 CO2 NaOH (NH4)2SO4
【解析】
【分析】
粉煤灰、(NH4)2SO4进行灼烧处理,把3Al2O3·2SiO2转化为NH4Al (SO4)2,且当(NH4)2SO4和
3Al2O3·2SiO2的配比a(
a=424
232
n[(NH)SO]
n(3Al O2SiO)
)不同时各产物含量不同,如图a=8时,体
系中NH4Al (SO4)2含量最高,此时3Al2O3·2SiO2的利用也率最高。

加硫酸进行酸浸,过滤,滤液中含有Al3+、Fe3+以及其他可溶性离子,通入氨气生成沉淀Al(OH)3和Fe(OH)3,滤液Ⅰ为(NH4)2SO4,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浸取过滤,滤渣为Fe(OH)3滤液Ⅱ为NaOH 和NaAlO2,加水水解得到Al(OH)3沉淀,煅烧得氧化铝。

【详解】
(1)根据分析,当(NH4)2SO4和3Al2O3·2SiO2的配比a=8时,体系中NH4Al (SO4)2含量最高,此时3Al2O3·2SiO2的利用也率最高。

(2)通入氨气“沉淀、过滤”所得滤渣为Fe(OH)3和Al(OH)3,生成Fe(OH)3离子反应方程式:Fe3++3NH3+3H2O=Fe(OH)3↓+3NH4+;
(3)根据分析,“碱浸”加入NaO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2H2O;(4)“水解、过滤”可得到Al(OH)3沉淀,水解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AlO2-水解;该步骤可将加水改成通入过量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碳(CO2+AlO2-+2H2O= HCO3-+
Al(OH)3↓);
(5)流程中,滤液Ⅰ为(NH4)2SO4,滤液Ⅱ含有NaOH ,故可以回收并循坏利用的物质除NH3外,还有(NH4)2SO4和NaOH。

【点睛】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遇强酸强碱发生反应而溶解,不与弱酸弱碱反应。

氢氧化铝的制备:1.向氯化铝溶液中通过量氨气;2.向偏铝酸钠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3.氯化铝和偏铝酸钠发生双水解。

9.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流程如下:
(1)浸取时,溶液中的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能提高烧渣浸取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填字母)。

A.将烧渣粉碎B.降低硫酸的浓度C.适当升高温度
(2)还原时,试剂X的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试剂X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Fe粉B.SO2C.NaI
还原结束时,溶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有___________。

(3)滤渣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由分离出滤渣Ⅱ后的溶液得到产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4Fe2++O2+4H+=4Fe3++2H2O AC B SO42- Al(OH)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分析】
烧渣中加入稀硫酸,得到硫酸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铝,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滤渣Ⅰ为二氧化硅,在滤液中加入试剂X,随着X的加入,溶液pH逐渐减小,X应为SO2,得到硫酸铝和硫酸亚铁溶液,调节溶液pH,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滤渣Ⅱ为氢氧化铝,溶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FeSO4•7H2O。

【详解】
(1)溶液中的Fe2+ 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
=4Fe3++2H2O,提高烧渣浸取速率,可增大固体的表面积,提高反应温度,或增大离子的浓度的方法,所以选项AC正确;
(2)由以上分析可知,随着X的加入,溶液酸性增强,应通入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反应后溶液中含有SO42-;
(3)由以上分析可知滤渣Ⅱ为氢氧化铝,即Al(OH)3,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FeSO4•7H2O。

10.以赤铁矿(主要成分为60.0%Fe2O3,杂质为3.6%FeO,Al2O3,MnO2,CuO等)为原料制备高活性铁单质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
沉淀物Fe(OH)3Al(OH)3Fe(OH)2Cu(OH)2
pH 3.4 5.29.7 6.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杂质的赤铁矿使用前要将其粉碎,目的是___。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

(2)将操作Ⅰ后所得的MnO2与KClO3、KOH溶液混合共热,可得到K2MnO4,此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

(3)将pH 控制在3.6的目的是___。

已知25℃时,K sp [Cu(OH)2]=2×10-20,该温度下反应Cu 2++2H 2O Cu(OH)2+2H +的平衡常数K =___。

(4)加入双氧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利用氨气在500℃以上分解得到的氮原子渗透到铁粉中可制备氮化铁(Fe x N y ),若消耗氨气17.0g ,消耗赤铁矿石1kg ,写出该反应完整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浸出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过滤 3MnO 2+6KOH +KClO 33K 2MnO 4+KCl +3H 2O 使Fe 3+全部沉淀下来而其他金属离子不形成沉淀 5.0×10-9
H 2O 2+2Fe 2++2H +=2Fe 3++2H 2O 16Fe +2NH 3
2Fe 8N +3H 2 【解析】
【分析】
赤铁矿(主要成分为60.0%Fe 2O 3,杂质有3.6%FeO ,Al 2O 3,MnO 2,CuO 等)加硫酸溶解,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阳离子,二氧化硅不溶,再加双氧水把亚铁离子还原为铁离子,调节PH=3.6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灼烧氢氧化铁生成氧化铁,再用氢气还原得铁单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含杂质的赤铁矿使用前要将其粉碎,可以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浸出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通过操作Ⅰ将不溶的二氧化锰过滤掉;
(2)MnO 2与KClO 3、KOH 溶液混合共热,可得到K 2MnO 4,锰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氯元素化合价降低,产物有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3MnO 2+KClO 3+6KOH 3K 2MnO 4+KCl+3H 2O ;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为保证铁离子全部沉淀的PH 大于3.4,但为了不使其他金属离子沉淀,PH 不能太大;K sp [Cu(OH)2]=c(Cu 2+)×c 2(OH -)=2×10-20,c(H +)=()w K c OH -,反应
Cu 2++2H 2O ⇌Cu(OH)2+2H +的平衡常数K= ()()()()[]222w w 222sp 2
H K K K Cu(OH)c Cu c Cu c OH c +
++-==⋅=5×10-9; (4)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2O 2+2Fe 2++2H +=2Fe 3++2H 2O ;
(5)赤铁矿石1kg 含铁的物质的量为:
100060%160⨯×2+1000 3.6%72⨯=8mol ,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7g 17g /mol
=1mol ,铁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生成的氮化铁为Fe 8N ,根据质量守恒,则该反应为:16Fe+2NH 3
2Fe 8N+3H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