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中的“听”、“说”、“读”、“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中的“听”、“说”、“读”、“写”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着眼于培养、造就21世纪的人才。
强调人才素质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普遍的心理能力,并非天才所独有。
小学阶段是培养、发展创造力的重要时期。
教师有无能力并是否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体,忽略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
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更不要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了。
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凡是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所以当今教学应教学相长。
既要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是把学生还原为学习的主体。
着重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浅谈在听、说、读、写中的几点做法。
一、对学生重激励,要求认真听、大胆说
听说能力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听说能力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在学习中,听和说对于阅读、操作、练习都是必要的。
学生听课时,若会听、会记、会思考、理解知识往往快而准确。
记忆知识则准确而牢固。
听、说的训练在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的同时,亦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听和说这两种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语言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安
排和组织,使学生得到训练和提高。
但听和说的内容要引起学生的自觉需要,要激发他们听好和说好的愿望,就要和生活实践密切结合;选取学生最感兴趣而又熟悉的话题。
例如在每天的早读课利用几分钟时间,让两三个学生到讲台前进行说话练习。
内容可以是身边的趣事、新闻、喜欢的电视节目或者是路上的见闻。
这样讲的同学有话可说,兴趣盎然。
而听得津津有味,容易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把听、说训练贯彻到每一个环节中。
首先要求学生在听话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态度要认真,说话时要完整准确。
如在谈天说地课或读书汇报课,把学生分成每四个人一小组,每人轮流说出自己准备好的内容,其他三个必须听好,然后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上台发言。
在这样的持续的训练中学生养成了说完整的话的好习惯。
二、重视阅读能开拓视野、发展思维。
阅读指看书、看报等文字材料并领会其内容的一重活动,是从书面语言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使学习进展顺利和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写作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往往都能一同提高。
它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思维。
对于课内的课文教师采用精讲原则只分析重点和难点,其它的内容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去弄明白,改变老师以往满堂灌层层发问的方式。
在每篇课文学习前让学生自行阅读,找出不明的地方,整理出一条条问题在教师讲完课后,学生提出来共同解决。
例如:董存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我们为他找一下吧。
打仗是这么残酷的我们为什么要打仗?这样做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听得更认真,而为了帮同学解决疑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反过来对弄懂课文的劲头就更高了。
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
课外阅读与课堂语文教学要实现“双轨并行”必须与课堂教学密切配合,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中学过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巩固并深化教学所得加快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课外阅读还要任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读物、自觉阅读。
为了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我采用了以下的几种形式:做读书笔记、做手抄报、故事会、读书汇报会、新闻发布会、进行墙报比赛等。
并培养硬件建设,如设立图书角、指导买书、订报等.
对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值得一提的做法是:向学生推荐知识丰富的作品时,自己先阅读,对学生介绍其中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如果是一本故事性强的就向学生讲一个精彩的情节或片段来引起学生的阅读愿望。
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多联系课外知识。
如在教学《小狮子爱沵莎》时我对学生补充了一则人和狼互相帮助的真人真事。
结果学生的阅读兴趣来了,都问我是从哪里看到的。
三、准备充分,写不难。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现实、培
养作文能力的综合训练。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
作文过程包括作前准备、构思组织、起草初稿、修改誊清。
传统教学中重视指导学构思组织而忽视了学生的作前准备,作前准备包括观察、取材,写作前要搜集材料、摄取信息,解决写作内容、题材、主题。
这些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平时要指导学生观察,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还有指导多进行课外阅读这样能积累材料。
例如在第九册的第六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是写一篇关于表扬人和动物互相帮助或批评人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的童话故事。
在作文训练前的一周,即指导学生阅读了大量的童话故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童话故事,它可以怎样写。
指导学生在课余观察身边的环境中有没有见到我们以前常见的青蛙、麻雀、蛇之类的野生动物,想想他们为什么越来越少。
经过一周的准备后,才进行这单元的作文训练,学生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结果都有话可写,有的还对拯救环境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低年级的写该怎样在课堂中得以体现呢?难道为难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写一篇小作文吗?不!低年级的写主要是以书写为主,或听写、或练字。
要求就是让孩子们在田字格中把汉字写规范、美观,在书写的过程中体会汉字的美,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一贯的课堂中见得最多就是集中识字,这样在安排课堂内容上可以得心应手。
但对学生的注意力和身心健康是不利的,或许我
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孩子写一会儿就掰一下手指头,或甩甩胳膊,这时学生是累了,但字还没写完只好撑着。
个人而言,比较喜欢随文识字。
我们常说字这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有了一个大语言环境的包围,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就稍显水到渠成了。
这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良好的铺垫。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研究教材和使用教法,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教与学才能碰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