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2.2.2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练习3-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
A.Na2O2固体 B.Na2CO3溶液
C.NaHCO3溶液D.BaCl2溶液
【解析】 2Na2O2+2CO2===2Na2CO3+O2;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与CO2不反应;与BaCl2不反应,不要误认为BaCl2+CO2+H2O===BaCO3↓+2HCl,在有HCl存在的条件下BaCO3不可能存在。

【答案】 CD
2.有相同质量的两份NaHCO3粉末,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第二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冷却后再加足量的盐酸,则二者所消耗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比是( ) A.2∶1 B.1∶1
C.1∶2 D.4∶1
【解析】 根据守恒关系,因为最终生成NaCl,而Na+是守恒的,故耗酸相同。

【答案】 B
3.欲使0.1 mol/L 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解析】 A项中有CO2+H2O H2CO3 H++HCO3-而使c(HCO3-)增大;C项中
因HCl溶于水电离出H+而可能使c(H+)增大。

故D符合要求。

【答案】 D
4.应用Na2CO3和NaHCO3的下列性质设计实验,不能够鉴别Na2CO3和NaHCO3固
体的是( )
A.水溶性B.热稳定性
C.与酸反应D.焰色反应
【答案】 D
5.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因为它( )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钠离子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 NaHCO 3热稳定性差,加热可以分解产生CO 2,使面包松软可口。

【答案】 B
6.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 g 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
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原子量
H :1 C :12 
O :16 Na :23)( )
A .3.38 g
B .4.58 g
C .4.16 g
D .4.41 g
【解析】 本题属于一道小计算题,利用所给条件,进行差量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
△ 168 g 62 g
 x 0.31 g
= 解得x =0.84 g 。

x
168 g 0.31 g
62 g 所以原混合物中含Na 2CO 3的质量为:5.00 g -0.84 g =4.16 g 。

【答案】 C
7.1 mol 过氧化钠与2 mol 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
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 .Na 2CO 3
B .Na 2O 2、Na 2CO 3
C .NaOH 、Na 2CO 3
D .Na 2O 2、NaOH 、Na 2CO 3
【解析】 Na 2O 2与NaHCO 3的混合物受热分解时,首先是NaHCO 3分解,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

2 mol
1 mol 1 mol 1 mol
产生的CO 2与H 2O 均可与Na 2O 2反应,由于Na 2O 2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而NaOH
又可与CO 2反应生成H 2O ,故可以认为是CO 2先与Na 2O 2反应,CO 2耗尽后H 2O 才开始反
应。

而根据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可知,生成的1 mol CO 2恰好与1 mol Na 2O 2完
全反应生成Na 2CO 3,H 2O 不会再与Na 2O 2反应,故最终固体产物只有Na 2CO 3。

【答案】 A
处,当程中高中护装置
8.检验烧碱中是否有纯碱的最佳方法是( )
A .加热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B .滴入过量的硫酸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C .溶解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 .加入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产生【解析】 检验的依据是由OH -和CO 32-的性质而定的,故D 项最佳;至于B 项,
H 2SO 4首先中和OH -,然后再与CO 32-反应,故加入量少时,现象不明显。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9.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请填写所用方法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欲除去的少量杂质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 2CO 3固体中的NaHCO 3
(2)NaCl 溶液中的Na 2CO 3(3)NaOH 溶液中的Na 2CO 3
【解析】 (1)将固体混合物加热,即可将Na 2CO 3固体中的NaHCO 3除去。

(2)除杂原则是不增加新的杂质,所以要除去NaCl 溶液中的Na 2CO 3应用HCl 来除去。

(3)将混合液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蒸干即可除去杂质。

【答案】 (1)加热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
△ (2)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无气体放出Na 2CO 3+2HCl===2NaCl +CO 2↑+H 2O
(3)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Ca(OH)2+Na 2CO 3===2NaOH +CaCO 3↓
1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下图所示)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
下:
、管路敷设技术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电气课件中调试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

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

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

(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写出上述流程中X 物质的分子式 。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填上述流
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

(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

通氨气的作用有 。

a .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 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 纯度
【答案】 (1)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 化肥或电解液或炸药等
(2)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3)CO 2
(4)I 过滤 (5)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6)ac
11.(1)将100 mL 浓度为1 mol·L -1的Na 2CO 3溶液滴入到浓度为1.2 mol·L -1的100
mL 盐酸溶液中,计算生成CO 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

(2)将100 mL 浓度为1.2 mol·L -1的盐酸溶液逐滴滴入到浓度为1 mol·L -1的100 mL
Na 2CO 3溶液中,计算生成CO 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

对比二者结果有何不同。

【解析】 (1)当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溶液中时,由于每次滴入的碳酸钠溶液均不
足,盐酸溶液过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从反应体系逸出。

化学方程式为
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计算过程:
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
1
2
1
0.1 mol 0.12 mol
n(CO 2)
因为Na 2CO 3过量,可用HCl 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

n(CO 2)=0.06 mol
V(CO 2)=0.06 mol ×22.4 L·mol -1=1.344 L
(2)当盐酸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时,由于开始加入的盐酸不足,首先发生
Na 2CO 3+HCl===NaCl +NaHCO 3,当Na 2CO 3反应完时,再发生
NaHCO 3+HCl===NaCl +H 2O +CO 2↑。

如果盐酸非常少,甚至无气体产生。

计算过程:
Na 2CO 3+HCl===NaCl +NaHCO 3
1 1 1
0.1 mol 0.12 mol
n(NaHCO 3)
反应消耗HCl 0.1 mol ,剩余HCl 0.02 mol ,生成NaHCO 3 0.1 mol 。

NaHCO 3+HCl===NaCl +H 2O +CO 2↑
1
1
1
0.1 mol 0.02 mol
n(CO 2)
NaHCO 3过量,用HCl 求得n(CO 2)=0.02 mol ,V(CO 2)=0.02 mol ×22.4 L·mol -1=0.448
L 。

【答案】 (1)1.344 L (2)0.448 L
12.(能力提高)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
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 。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 ;
A .Ⅳ比Ⅲ复杂
B .Ⅳ比Ⅲ安全
C .Ⅳ比Ⅲ操作简便
D .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 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
学式)________。

【解析】 (1)Na 2CO 3、NaHCO 3均能与HCl 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 2,但
NaHCO 3比等质量Na 2CO 3反应快,且产生CO 2量多,因此实验Ⅱ能鉴别Na 2CO 3和
NaHCO 3。

(2)NaHCO 3受热发生分解反应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但
=====

Na 2CO 3受热不易分解。

(3)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试管A ,然后预热试管B ,因此试管B 中盛放NaHCO 3,更能说
明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答案】 (1)Ⅱ
(2)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D
=====
△ (3)NaHCO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