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后收缩压上升显著,舒张压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注:收缩压上升表明心脏收缩有力,舒张压上升表明外周阻力增强)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9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三、心血管机能指数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19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
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
1、静息肺活量测评2、五次肺活量试验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P134)
先测静息肺活量,再做定量运动,最终测运动后1-5分钟每分钟肺活量。评价:负荷后每分钟肺活量逐次增加,或保持平静时水平,为机能良好或正常。反之,负荷后肺活量逐次下降,经5分钟仍不能恢复至平静时水平为机能不良。
1、布兰奇心功指数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3、耐力系数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10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1、布兰奇心功指数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1、运动前心率测评2、运动中心率测评(P116-117)3、运动后心率测评
测量:心率遥测法。评价:(1) 定负荷评价。(2)递增负荷评价。注:定负荷运动中,若心率较静息心率增加不多,则表明心功很好;递增负荷运动中,若同一心率水平负荷强度较大,则表明功效很好。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5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二、血压测评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1、运动前血压测评2、运动后血压测评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7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1、运动前血压测评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测量:脉搏触摸法。评价:(1)基础心率均线及波动差评价。(2)立、卧位脉搏差评价。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4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2、运动中心率测评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3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1、运动前心率测评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1、运动前心率测评(P113-116)2、运动中心率测评3、运动后心率测评
第11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1、布兰奇心功指数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P122)3、耐力系数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
公式:平均血压= (收缩压-舒张压)/3+舒张压;体位平均血压指数= (立位平均血压-卧位平均血压)×100/立位平均血压。评价:>0为上等,0~-18之间为中等,<-18为下等。注:教材P122“血压差”应改为“平均血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因为舒张期时间大于收缩期时间,所以一个心动周期中平均血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而非收缩压和舒张压简单平均。
1、布兰奇心功指数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3、耐力系数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P123)
公式:脉搏差P=P-P卧。高压差B=B-B卧。评价:普通P越小、B越大表明心血管机能越好。评分标准参考P130表4-9。正常人得分范围为60-100分。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14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24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一、最大摄氧量直接测量二、最大摄氧量间接测量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25页
然后依据P137表4-21进行评价。注意事项:最大吸氧量直接测量前应对受试者进行严格体检,测试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受试者体力改变情况,若出现异常体征应马上停顿测试,以免发生意外。
2、定量负荷后闭气试验
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
1、平静状态下闭气试验2、定量负荷后闭气试验(P135)3、重复闭气试验
呼吸机能较差者闭气结束后呼吸频率会显著增加,且在5分钟内不能恢复到静息水平。一分钟原地尽力跑后男大学生闭气时间降低48%,女大学生降低45.3%,普通不超出50%。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26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二、最大摄氧量间接测量
一、最大摄氧量直接测量二、最大摄氧量间接测量
1、奎因台阶试验2、12分钟跑试验3、极限下强度负荷试验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18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2、五次肺活量试验
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
1、静息肺活量测评2、五次肺活量试验(P134)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
立位,每15秒测1次肺活量。评价:若5次测量结果基本靠近或逐次增加为机能良好;不然为机能不良。
第23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3、重复闭气试验
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
1、平静状态下闭气试验2、定量负荷后闭气试验3、重复闭气试验(P136)
连续闭气时闭气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应逐步延长,延长时间长短可反应呼吸循环系统机能水平。
第27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1、奎因台阶试验
一、最大摄氧量直接测量二、最大摄氧量间接测量
1、平静状态下闭气试验
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
1、平静状态下闭气试验(P135)2、定量负荷后闭气试验3、重复闭气试验
令受试者静坐休息片刻,测量深吸气或深呼气之后闭气时间。评价:详见P135表4-19。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22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第04章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1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
公式:耐力系数=心率×10/(收缩压-舒张压)。评价:耐力系数值越大,心血管机能越差。其正常值为16。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13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3、运动后心率测评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1、运动前心率测评2、运动中心率测评3、运动后心率测评(P117-119)
(1)运动后即刻心率测评(2)恢复期心率测评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6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1、运动前血压测评(P120-121)2、运动后血压测评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8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2、运动后血压测评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1、运动前血压测评2、运动后血压测评(P121-122)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12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3、耐力系数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1、布兰奇心功指数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3、耐力系数(P122)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
1、布兰奇心功指数(P122)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3、耐力系数4、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
公式:E=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评价:E>200为担心度高,应深入做心血管机能检验。E介于90-200之间为担心度普通。E<90为担心度低。E正常值介于110-160之间,均值为140。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
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16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一、肺活量测评
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
1、静息肺活量测评2、五次肺活量试验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一、最大摄氧量直接测量
一、最大摄氧量直接测量(P136)二、最大摄氧量间接测量
用标准气样校正自动气体分析仪,将测试环境气压、气温等参数换算成标准状态值。向受试者讲解测试方法和要求,并让受试者做适应性练习。贴上心率电极,带好呼吸口罩,然后按P136表4-20设计七个方案在跑台上逐一进行,直至力竭为止。自动气体分析仪将自动统计并打印受试者最大摄氧量测定值。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20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二、闭气试验
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
1、平静状态下闭气试验2、定量负荷后闭气试验3、重复闭气试验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21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17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1、静息肺活量测评
一、肺活量测评二、闭气试验
1、静息肺活量测评(P133)2、五次肺活量试验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
肺活量反应是一次呼吸时最大通气量。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呼吸肌力量、肺和胸廓弹性等原因。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2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一、心率测评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1、运动前心率测评2、运动中心率测评3、运动后心率测评
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一、心率测评二、血压测评三、心血管机能指数四、心血管机能试验
1、30秒20次蹲起试验2、30秒30次蹲起试验3、哈佛台阶试验4、改良型哈佛台阶试验5、二阶梯机能试验6、塔特尔机能试验7、施奈德机能试验8、列图诺夫联合机能试验9、PWC机能试验
心肺功能的测量和评价专家讲座
第15页
第04章 心肺功效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测量与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