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红谷滩新区道路绿地植物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红谷滩新区道路绿地植物调查与分析作者:冯玮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3期
冯玮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摘要:根据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道路绿地植物进行调查分析,从改善新区道路绿化的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结构;频度;南昌红谷滩新区
1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概况
南昌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南昌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
湿润温和,日照充足,1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

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
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较寒冷。

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9.7℃[1]。

红谷滩新区地处南昌赣江之北,与南昌西南部的主城区隔江相望。

红谷滩新区是南昌政府
的总体部署和控制主要城区,储备朝阳片区,发展城市新区。

红谷滩新区的开发建立足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充分利用山水优势来展示“一江两岸”的都市风
采和滨江城市的特色魅力,营造“美的空间、人的乐园”。

2
调查范围及方法
2.1 调查范围
2014年10月10日~11月15日,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怡园路(YYR)、会展路(HZR)、
丽景路(LJR)、翠林路(CLR)、庐山南大道(LSNL)、红谷北大道(HGBL)、凤凰北大道(FHBL)、
前湖大道(QHL)等40条道路为调研对象,其中包含5个街头绿地,1条立交桥。

调查道路两
侧绿化带、中分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两侧绿带。

街头绿地和立交桥统计全部植物。


据其各个道路的特点,记录道路剖面形式和道路绿地的植物的颜色、形状、季相、种类、数量
等资料并拍照,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2.2 调查方法
在对上述道路、立交桥绿化带进行全程踏查的基础上,依据绿化带植物配置的重复性与典
型性来取样,选择累计65个有代表性的道路,各道路设置100m长为一个样方。

调查样方内乔
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势等指标;同时记录每条道路绿化带形式、绿化带结构
以及道路的剖面形式等进行拍照。

用数量生态学中的频度对植物的配置情况进行分析。

频度%=一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目/全部样方数目×100%[2]。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昌市调研道路概况
该调研中共65个样地,覆盖34条道路,5个街头绿地,1个立交桥。

从道路断面形式来看,一板两带式13条,两板三带式9条,三板四带式2条和四板五带式道路2条,因地铁施工形成四板式带。

而行道树树种主要为香樟、二球悬铃木、杜英、无患子、广玉兰等。

3.2 道路绿地植物结构调查与分析
经统计,65个样地中总共60科90属 144种植物,乔木有34科、79种、56属,灌木有
28科、37属、55种,草本有7科、9属、9种。

3.3 道路中主要树种频度
图1可以看出,乔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树种是香樟,其频度是84.62%。

其次出现频率较
高的树种是四季桂,其频度是60%。

频度依次降低的是广玉兰、银杏、杜英、二球悬铃木、鸡
爪槭、紫叶李、栾树。

香樟属于江西省乡土树种,能较好地适应南昌市的生活环境,生长状况
较好,成为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主要行道树种。

从图2可以看出,灌木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
是毛鹃,其频率是47.69%,其次是红花檵木和小叶女贞,其频率分别是46.15%和38.46%。

3.4 常绿与落叶树种配比分析
在调查的144种植物中,常绿植物大约占全部植物的57%,落叶植物约占43%。

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约为1.32:1。

灌木中,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约为3.8:1。

由此可见,落叶树种
相对匮乏。

研究表明,扬州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考虑到绿地功能性与协调性的协调,在道路
绿化乔木中,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株数控制在2:3较为适宜[1]。

而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常绿树
与落叶树的株数比是1.99:1。

南昌与扬州同属于一个气候类型,南昌夏季相对扬州来说更加
炎热。

由此来说,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落叶树相对来说少。

今后在南昌道路绿化设计或改造建设中,还应当考虑绿化带的采光因素,可适当减少常绿矮小灌木的应用面积,增加一定数量的落
叶大灌木,使之形成丰富的季相,色相的景观。

3.5 乔木、灌木和地被配比分析
在调查的144种植物中,乔木有80种,占55.9%。

灌木有55种,占37.9%。

地被有9种,占6.25%。

乔木与灌木的种类比例约为1.45:1。

从生态学多样性的角度来评价,把南昌市红
谷滩新区道路绿地灌木种类相对较少。

同时种类太过于集中在毛鹃、红花檵木、小叶女贞、红
叶石楠等。

多样性不够丰富,应该增加适应性强的野生蔷薇和观赏性好的绣线菊,这样可以丰
富道路植物景观。

道路绿化带中乔、灌木数量之比约为1:23.5,由此可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城市道路园
林绿化树种中灌木数量远多于乔木数量。

而杨淑秋等在《道路系统绿化美化》提出主干道乔木
与灌木数量的最佳配比为1:4~1:5[3]。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树种中灌木数量
比远远大于此比例。

因此,为了创造丰富、优美的城市道路景观,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道路绿化
特别需要增加高大灌木和乔木的应用。

3.6 植物观赏配比分析
从图3以看出,在调研的65个样地中,观形植物种类最多,占总数的39%。

其次是观花
植物,占总数的29%。

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分别占24%和8%。

观花植物中数量较多的有云南
黄素馨、山茶、红花檵木等,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道路绿地应用次数多的是毛鹃、红花檵木、
紫薇。

观果植物如海桐、栾树、构树、火棘在南昌红谷滩新区道路绿地中应用的相对较多,频
度都大于10%。

柚子树、杨梅、柿子树、枇杷、苦楝在南昌红谷滩新区道路绿地中应用的相对
较少,频度都小于10%。

而构骨冬青、南天竹、十大功劳、红豆杉仅在9个地方应用。

在所有树种中,彩叶树种有11种,占全部树种的7.6%。

其中应用频度较高的是红花檵木(46.15%)>银杏(29.23%)>二球悬铃木(21.54%)>鸡爪槭(20%)>紫叶李(18.46%)。

其中数
量较多的是红花檵木、红叶石楠、南天竹。

应用频度和数量都少的是水杉、红枫、小丑火棘。

因此,今后在南昌新城区道路绿地规划设计中可适当增加观果和彩叶植物种类及其应用数量。

4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1)红谷滩新区绿化树种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道路景观。

虽然能起到遮荫、减噪的功能,但是南昌红谷滩新区的道路绿化带结构太过于雷同,没有形成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

(2)在调查的144种植物中,乔木有80种,占55.9%。

灌木有55种,占37.9%。

地被
有9种,占6.25%。

乔木与灌木的种类比例约为1.45:1。

道路绿化带中乔、灌木数量之比约
为1:23.5。

灌木的数量较多,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绿化中,要适当增加大灌木和小乔木的
数量。

(3)植物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丰和北大道和丰和南大道等路段,转弯处绿化树种过于高大,影响视线。

中间隔离带树木种植过密,通透性过低,影响司机观察行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4)竹类植物应用较少。

在144种植物中,禾本科植物只有2种,分别是孝顺竹和青皮竹,应用频率均为1.54%。

观赏竹其秆、叶、色、形、态均较其它植物有明显特点。

它与高大乔木
相比更为纤柔,与低矮灌木相比则显修长,与开花植物相比又见叶翠。

(5)水景较差。

南昌红谷滩新区位于赣江边,拥有较大的水域。

可以依靠地理优势打造水文化。

相反赣江中大道,赣
江北大道、碟子湖大道和学府大道都没有很好地利用水域打造水景,其中学府大道植物景观整
体效果虽较好,但是由于道路中间有条大约宽60m的河沟,沟内垃圾很多、水质恶化,散发难
闻气味,严重影响整体绿化效果。

4.2
建议
(1)建议增加红谷滩新区绿化树种。

建议以高达乔木做背景,地被做前景,栽植一些小乔木和灌木丛,这样既能保证绿化的整体效果,又能起到隔音、净化空气、遮阴等效果。

同时,
也不会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建议增加小乔木和观果植物、彩叶植物。

增加柚子树、杨梅、柿子树、枇杷、苦楝等观果树种。

在灌木中增加构骨冬青、南天竹、十大功劳等植物。

(3)建议增加观赏竹的种类。

将竹种密植成行,形成不同形式的竹篱即为绿篱。

对竹种选择要求生长迅速,秆密集,形成境界,分隔景区。

同时也可以增加撑篙竹、大眼竹、
青皮竹、慈竹、毛竹等。

这些竹种,秆高枝叶茂密,遮盖度大;丛生,能够形成完整的林荫效果;分枝习性高,或侧枝短,不影响行人或车辆行走,适合种植在人行道两侧,主干道两侧。

在遮荫的同时,可以增加意境美[5]。

(4)建议学府大道等水体的路侧绿地景观建设应结合水
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选择一些净
化污水能力较强的植物如水葱、浮萍、金鱼藻、雨久花、空心苋、香蒲等在河道种植,河道两
旁空旷地可以种植一些耐水的乔木,例如垂柳等。

这样可以彰显南昌作为山水城市的魅力,提
高红谷滩新区的整体景观效果。

(5)建议加强绿化宣传力度,以提高居民的素质,保护绿地植物,增加园林绿化养护经费的投入。

目前,南昌市的绿化养护费标准只有4元/ m2 含1元 /m2 的保洁费,远低于发达的城市上海、杭州绿化养护费[6]。

园林绿化养护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绿化养护技术装备落后,修剪、除杂绿化养护措施不到位,绿地景观效果差[7]。

参考文献
1
罗旭华,廖佳梅,马雨泠,等.南昌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改进对策.
绿色科技,2012(6)
2
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曹兆阳,陈传海,赵景奎.扬州市城区道路绿地植物结构调查与分
析.江苏林业科技,2013(5)
4
杨淑秋,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
邹宽生.论竹子的观赏价值与园林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5(5)
6
袁菊红.南昌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J].北方园艺,2014(10) 7
熊建立,何志华.南昌市园林绿化养护问题及措施[J].现代园艺,
2010(7)
(责任编辑张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