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谱华章 苏中走前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奋进谱华章苏中走前列
佚名
【摘要】近年来,地处苏中兴化市东南部的戴南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
打造“幸福戴南”为目标,积极走出了一条工业强镇、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新路。
作为全国知名的“不锈钢名镇”,戴南连续11年位居泰州市“十强乡镇”之首,走在苏中的发展最前列。
戴南镇之所以能取得这些发展成绩。
完全得益于其准确的发展定位。
【期刊名称】《群众》
【年(卷),期】2010(000)002
【总页数】2页(P69-70)
【关键词】苏中;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全面发展;戴南镇;兴化市;不锈钢;泰州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近年来,地处苏中兴化市东南部的戴南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幸福戴南”为目标,积极走出了一条工业强镇、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新路。
作为全国知名的“不锈钢名镇”,戴南连续11年位居泰州市“十强乡镇”之首,走在苏中的发展最前列。
戴南镇之所以能取得这些发展成绩,完全得益于其准确的发展定位。
在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和继续领跑苏中的双重压力下,该镇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树立“粗放发展是危、科学发展是机”的理念,着力在产业提升整合上下功夫,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平稳较快发展。
打市场牌,提高影响力。
市场是经营活动的载体和利润之源。
作为全国不锈钢制品的信息中心,戴南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产品覆盖全国170个大中小城市及海外
市场。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都有戴南不锈钢一条街。
近年来,戴南镇又实施“接二连三”工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立了省级不锈钢综合物流中心,形成了以不锈钢绿色再生资源市场、不锈钢交易城、物流仓储中心为核心的集聚区,为戴南地区不锈钢产业提供产前的原材料供应、产中的技术服务、产后的市场销售等综合配套。
为引导市场有序竞争,2009年又成立了江苏戴南不锈钢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专门招聘高层次人才担任高管,以此提高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打科技牌,提高竞争力。
戴南镇认真实施质量兴镇、科技强企战略。
全镇拥有各类专利产品140多个,获得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或名牌产品32个,先后有165家
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个、省级民营科
技企业6个。
江苏兴达钢帘线有限公司是国家钢帘线生产标准制定单位,2008年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江苏新宏大集团公司与河海大学联合开发的转盘真空过滤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全球第二家有能力生产该产品的企业。
2009年,戴南镇又成功申报了国家级不锈钢质量检测中心、省定点环保放射性监测站,现整个筹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打整合牌,提高集聚力。
按照中国·戴南千亿级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十一五”规
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战略部署,该镇进一步加快江苏戴南科技园区的资源整合和扩容升级,调整修编园区新一轮发展规划,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11”工程提供发展载体。
目前园区基础设施达到“八通一平”,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同步推进,成为百亿产业集群的载体。
优化城乡环境是增强镇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升宜居度的迫切要求。
该镇按照建设小城市的目标定位,实行统一规划、多元投入、有
序开发,努力建成苏中一流的水乡名镇。
高标准定位,实现规划全覆盖。
戴南镇着力提升城乡建设品位和人文内涵。
2001
年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制定了《戴南镇总体规划2000-2020》,2008年又进
行了修编,按照“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
同时,结合镇区规划范围之外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布点,认真组织完成重点中心村的村庄规划,加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有效指导小康村、示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点的建设和发展。
高质量建设,实现品位新提升。
该镇先后启动20多亿元投入城镇建设,集镇面积扩大了12倍,新老镇区建成面积达8平方公里。
投入3000多万元修建了60多
公里长的硬质化公路,镇区形成了“八纵六横”的交通格局,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
全镇10个景点及其“三化”工程全面竣工,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8%以上,新建了全省乡镇一流的文化艺术中心、兴达会议中心等标志性建筑。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董北、赵家、永丰、顾庄等村农民居住小区相继开工,赵家植物园、永丰生态果林和冯田、黄夏、季家、刁家等村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涌现出董北、张万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环境优美村、康居示范村、文明小康村。
高要求管理,实现面貌大改观。
以争创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江苏省人居环境示范镇为契机,建立了镇、村、小区三级联动的机制,完善城管、拆违、保洁、执法四位一体网络。
先后集中开展水环境、交通秩序、违章建筑等多项整治活动,全镇2008年投入资金上千万元,新增了300名保洁工、管护工和辅警,全面实现了戴南由“大工场”向“大花园”的根本性转变。
戴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人居环境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平安乡镇建设,让农民群众共建和谐,共享幸福。
推进民生重点工程。
相继投入3亿元新建环保治污设施,将全镇510多家企业排
放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了“零排放”。
积极建设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厂,向国
家级卫生镇冲刺。
实现村村通公交车,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
镇里每年安排800多万元,用于农村的桥梁、防洪闸站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繁荣各项社会事业。
新建的人民医院、新华书店综合大楼、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戴南镇志》正式出版。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镇第三届体育运动会,被表彰为江苏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和泰州市体育先进乡镇。
“农家书屋”实现了村村全覆盖。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完善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特困群体参保扶持机制,实行五保户集中供养。
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再补偿、大病再救助机制,推行药品零差率,并让大病群众在正常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再享受住院费80%、门诊费25%的补贴。
目前,戴南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有0.5%,低保覆盖率达100%,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95%以上,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打造平安戴南。
坚持人防、技防、物防“三管齐下”,综治、警务、巡防、调解、治保和外来人员管理“六位一体”,形成了集路面巡防、小区防范、卡口堵控、阵地控制、人口管控、单位防控于一体的“大防控”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 责任编辑: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