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让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让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家》 2015年第3期
文/ 王利军范素青张民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其应用的领域已由商业逐渐渗透到教育。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华西小学始建于1995 年,是一所普通的公办小学。

自2002 年起,本着“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英特尔? 未来教育受益者”“以信息化技术兴校”的最初愿望,学校
率先在区域内开展信息化教育研究。

历时十余年,实现了由信息化辅助教学,到校园数字化实
施改造,再到校园智慧化建设的三次重大转变,并初步形成了以云平台建设为依托,以信息化
应用为载体,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化校园办学新特色。

集聚云资源,构建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的构建,源于智慧教育。

什么是智慧教育?简单的说,就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
为代表,以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教育网络为依托,以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
教育为宗旨,深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
化的现代教育体系。

在过去的十年里,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实践做了很多尝试,期间不断地提炼、总结。

2013 年,学校决定全力建设教育云平台系统——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班班
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整合学校各项工作,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在云平台体现大数字
背景下的管理、教育教学创新,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云平台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以及三结合平台四个方面,
涵盖了学校整体的工作。

学校管理这一模块分为党支部和校长室两个部分,细分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民主管理、队伍建设、工会之家、办学方向、组织机构、特色建设、网上办公、后勤保障、学校安全和荣
誉展示等12 个子目录。

主要是对学校的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管理,以文档上传下载为主要功能。

教师管理教师管理的内容比较多一些,基本上涵盖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相关工作。

它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学资源、常规管理、质量检测、艺术工作、体育工作、卫生工作
以及教师教育等9 大类。

学生管理学生管理这一模块主要用于存储学校开展学生活动的相关材料,包括图片、文字、音视频等等。

同时将诸如班级簿、班主任工作手册等一些日常记录的文本材料变为网络格式,
相关学生信息直接从学籍网批量导入到平台内,无需手动录入。

三结合平台三结合平台是三方互动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主要包括两个终端:一个是电脑端的互动空间,另一个是手机端的云微校,这两个平台的数据是相通的。

无论是电脑端
还是手机端,都使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互动更加方便快捷。

借助云技术,打造智慧课堂
学校追求的智慧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各种学习终端和教育网络等为依托,以完善
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

思维发展型语文课堂、翻转课堂、同步课堂、思维训练课堂,是学校全力打造的四种课堂
教学模式。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创新
方法来实现智慧教育,让每一个课堂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思考,开启思维之门。

思维发展型语文课堂经过申报和调研,2012 年甘井子区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签订了信息
技术创新融合的实验项目协议,成为国家级课题《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的实验区,学校作为第一批实验点校参加了课题研究。

2013 年3 月经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案的
制定,“教客·人人通”学习平台的搭建与培训,课题资源的准备、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学习,先进地区的实地考察与现场观摩,研究团队确定了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思维发
展型课堂”研究作为创新切入点。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实践,效果凸显,实验班级的学生对比非
实验班级语文素养大幅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识字量明显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较强,实验研究成果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充分认可。

翻转课堂针对翻转课堂,学校提炼出“两段八步法”教学操作流程:第一自学质疑阶段,此阶段包括任务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在线测学;第二交流提升阶段,此阶段包括交流
讨论、阶梯练习、反思评价、随堂检测。

同步课堂同步课堂就是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实现多个课堂间的同步互动交流,由主讲教师和助教老师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进行的“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根据空间的
因素将其分为本地同步课堂和异地同步课堂两种形式。

本地同步课堂主要应用于校内。

异地同
步课堂主要是基于校际间的、跨越空间的同步课堂教学模式。

思维训练课思维训练课程就是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利用“概念扇”“双气泡图”等思维工具,帮助学生形成高效思维的训练模式。

它通过“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工具化——高效思维自动化”三阶段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在计划、决策和自我管理等思维直接作用的
领域获得较大提升。

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多种技术设备的引进与使用,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了完美的智慧课堂。

依托云管理,塑造智慧教师
智慧教师是智慧课堂的设计者、引领者、合作者。

塑造智慧教师则是实现智慧课堂的先决
条件和有效保障。

“技”为智慧之径借助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教育云平台中很重要的一项是为教师搭建了网络教研平台,教师通过平台开展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教研活动,在教研设
定的时间段内,老师利用语音录入系统进行交流,所有教研的过程完整地记录在平台上。

教师借助云平台实现了更加便捷的自我管理与主管的监督检查,工作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更体现了灵活性。

“ 德”为智慧之本智慧教师的塑造,归根结底来说是为了塑造专业的智慧品质。

学校为
深度促进信息技术与师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条件下数字媒体对教育的积极
作用,举办数字故事促进师德建设,开展了“讲数字故事,展师德师风”为主题的教师师德师
风建设系列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近年来,学校教师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蔚然成风,无师德
违规现象,师德合格率达到了100%。

“识” 为智慧之源“ 智慧来源于知识,知识是智慧的基础和物化,智慧是知识的升华与迁移。

”所以,学校对教师进行智慧教育应具备的相关信息技术的培训。

培训不只是进行知识
方面的简单建构,而是以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导向,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让
教师能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的处理,优质、高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现在,学校已有部分教师通过交互式白板的创新应用、数字案例、数字反思等方式,跨越
时空和其他地区的老师、专家进行交流,汲取教育教学经验,集百家智慧于一身,不断为自己
积淀知识、提升能力。

同时,学校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为外省市和兄弟学校提
供信息化应用培训。

仅2014 年至今,接待山东省教育电视台、山东省电教馆、山西电教馆、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等单位来校参观学习共19 次。

学校干部教师先后为大连市高新
园区中心小学、花园口中学、春田中小学等31 所学校进行信息化应用培训累计72 次,276课时,1617 人次。

应用云平台,培养智慧学生
智慧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学校将培养“智慧
学生”作为实施智慧教育的终极目标,花大气力在多元智慧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做了大胆探索。

在遵循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以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
载体,构建了“校本必修课程+ 校本选修课程”的智慧教育多元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必修课程校本必修课程是基于智慧校园建设,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语文素养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为主题,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开发设计的一系列研究课程。

校本选修课程校本选修课包括特色活动课、少年俱乐部、社会实践社团。

多层次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领域。

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尊重,创造潜
能得到激发。

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融合创新的网络科技,透明高效的校园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这就是充满智慧的华西校园。

今后华西小学仍将继续追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脚步, 踏实奋进,探索创新,努力促进教育
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智慧教育的建构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华西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