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田径教案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体育课田径教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田径运动技能,如短跑、跳远、投掷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短跑:50米、100米、200米跑的技巧与训练。
2. 跳远:单脚跳、双脚跳、三级跳远的技巧与训练。
3. 投掷:铅球、标枪、铁饼的技巧与训练。
4. 田径比赛规则的学习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短跑、跳远、投掷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短跑起跑、跳远踏板、投掷用力顺序。
四、教学资源:
1. 田径场地、跑道。
2. 铅球、标枪、铁饼、跳远沙坑。
3. 秒表、计时器。
4. 教学视频、图片。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慢跑、拉伸运动,充分准备身体。
2. 基本技能训练:分别进行短跑、跳远、投掷的技巧讲解与实践。
3. 团队比赛:分组进行田径项目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看田径教学视频,加深对技巧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田径技能的提升:通过定期比赛和技能测试,评估学生在短跑、跳远、投掷等方面的进步。
2. 团队合作与体育道德:观察学生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比赛规则的遵守情况。
3. 学生体质增强:通过体能测试,如肺活量、耐力等指标,评估学生的体质改善情况。
七、教学策略:
1. 示范与实践:教师先进行动作示范,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2.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3. 激励机制:设立奖项,鼓励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拓展:
1. 组织校内外田径比赛,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竞技。
2. 邀请专业田径教练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专业知识和训练方法。
3. 开展田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田径运动的实践机会。
九、安全措施: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定期检查运动器材,确保其安全可靠。
3. 教授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十、教学计划:
1. 第一周:短跑起跑技巧与训练。
2. 第二周:短跑加速与冲刺技巧与训练。
3. 第三周:跳远踏板使用与训练。
4. 第四周:跳远落地技巧与训练。
5. 第五周:投掷用力顺序与训练。
6. 第六周:田径比赛规则学习与实践。
8. 第八周:田径技能测试与评价。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重点环节:
1. 教学内容:短跑、跳远、投掷的基本技巧。
2. 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3. 学生体质增强的方法与指导。
4. 田径比赛规则的学习与实践。
二、重点环节详细补充:
1. 短跑、跳远、投掷的基本技巧: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动作规范,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率。
教师应通过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 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在团队比赛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互相支持、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通过奖励团队成绩,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田径比赛规则的学习与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详细讲解比赛规则,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并遵守规则。
通过模拟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学会尊重对手、公
平竞争。
本教案以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为目标,重点关注短跑、跳远、投掷的基本技巧教学,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与学生体质的培养。
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难度,注重学生的安全与运动损伤预防。
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和体育素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