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复习提纲(2)(1)加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社会复习提纲
1、光化学烟雾、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危害和治理方
法。
你对于哪一种污染产生的伤害最刻骨铭心?说说你的痛苦的经历。
答: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强烈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及醛类等二次污染物。
由这些一次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形成机制:引发反应、自由基形成、自由基传递反应、终止反应
危害: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对植物的危害
控制策略:控制污染源;改善能源结构;使用化学抑制剂
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形成机制:形成酸雨的酸性物质主要有SOx和NOx。
酸雨是大气污染物徘放、迁移、转化、成云和在一定气象条件下产生降雨的综合过程的产物。
煤和石油燃烧以及金属冶炼等释放到大气中的S02,通过气相或液相氧化反应而生成硫酸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
危害: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危害、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对建筑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控制策略:改善能源结构;治理化工、冶金、有色金属冶炼和建材工业的二氧化硫污染;
汽车尾气控制
温室效应: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
温室气体: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其他滞留在大气中的痕量气体,如氟氯烃、氟化物、溴化物、氯化物、醛类,以及各种氮氧化物、硫化物等
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碳);完全来自人为排放(卤烃化合物);农业土壤、家畜的饲养和化学工业(氧化亚氮);人为排放的一些化合物破坏了光化学反应的平衡(臭氧);除了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还来源于家畜的饲养、水稻种植和垃圾填埋(甲烷)
形成机制:阳光穿过大气层使地表升温,同时一部分热量辐射回太空,辐射回太空的大部分热量被温室气体所吸收,这些热量被吸收后重新向各个方向散发,并加热地表和低层大气
危害: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
控制策略:植树造林;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火力发电站CO2
的排放
臭氧层空洞:人们把破坏大气臭氧层、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
国际组织《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该《议定书修正》规定了15种氯氟烷烃(CFCs)、3种溴氟烷烃(BFCs)、40种含氢氯氟烷烃(HCFCs)、34种含氢溴氟烷烃(HBFCs)、四氯化碳(CCl4)、甲基氯仿(CH3CCl3)和甲基溴(CH3Br)为控制使用的ODS,也称受控物质。
来源:CFCl3:火箭的燃料、气溶胶及制冷剂;CCl4:生产CFC及粮食熏烟处理;NOX:燃料、燃烧副产品;CH4:农业工业及采矿活动的副产品;CF2ClCFCl2、CH3Cl3:溶剂
形成机制:NO/NO2型破坏;Cl/ClO型破坏
危害:对近地面大气环境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动植物的影响;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控制策略:最主要的是控制氟利昂等物质的使用。
要全面淘汰,必须首先找到氟利昂等的替代物质和替代技术。
采取措施:传统的环境管制措施、经济手段、“绿色冰箱”标志
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来源: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增多
藻类是水体营养化的污染主题。
氮和磷的各种化合物是促进藻类生长或修复其组织的能源性物质。
藻类:蓝绿藻类;绿藻类;硅藻类;有色鞭毛藻类
氮磷来源:雨水;农业排水;城镇生活污水及地下水;工业废水;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水体人工养殖等
形成机制:藻类大量生长,使水道堵塞,水体生色,鱼类生存空间缩小,其分泌物又引起水臭。
更重要的是,使水体中有机物积蓄,促进微生物繁殖,因而水体耗氧量大大增加;生长在光照不及的水层深处的藻类也因呼吸而大量耗氧;沉于水底的死亡藻类在厌氧分解过程中促使大量厌氧菌繁殖;富氨氮的水体开始使硝化细菌繁殖,在缺氧状态下又会转向反硝化过程;最后系统处于崩溃状态。
危害:导致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溶解氧变化,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分泌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成本
控制策略:⑴、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工程性措施、化学方法、生物性措施
2、味觉主要有哪几种?它们的形成机制是什么?你最讨厌那种口味和气味?讨厌的原因
是什么?最喜欢哪种?原因是什么?
答:味觉的种类:咸、甜、苦、酸、鲜
形成机制:
苦:分布于味蕾中味细胞顶部微绒毛上的苦味受体蛋白与溶解在液相中的苦味质结合后活化,经过细胞内信号传导,使味觉细胞膜去极化,继而引发神经细胞突触后兴奋,兴奋性信号沿面神经、舌咽神经或迷走神经进入延髓束核,更换神经元到丘脑,最后投射到大脑中央后回最下部的味觉中枢,经过神经中枢的整合最终产生苦味感知。
酸:酸味是由H+刺激舌粘膜而引起的味感,AH酸中质子H+是定味剂,酸根负离子A-是助味剂,酸味物质的阴离子结构对酸味强度有影响:有机酸根A-结构上增加羟基或羧基,则亲脂性减弱,酸味减弱;增加疏水性基因,有利于A-在脂膜上的吸附,酸味增强。
甜:甜通常与连接到羰基上的醛基和酮基有关。
甜味是通过多种G蛋白耦合受体来获得的,这些感受器耦合了味蕾上存在的G蛋白味导素。
鲜:有L-谷氨酸所诱发,鲜味受体膜外段-的结构类似于捕蝇草,由两个球形子域构成,两个域由3股弹性铰链连接,形成一个捕蝇草样的凹槽结构。
L-谷氨酸结合与凹槽底部近铰链部位。
IMP则结合与凹槽开口附近。
研究人员对鲜味受体的形状进行了少许的改动,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变构效应,即IMP结合于L-谷氨酸附近的部位可以稳定VFT 闭合构象,增强L-谷氨酸与味觉受体结合的程度及鲜味味觉。
3、有哪几种生理基本味?各有哪些主要呈味物质?
生理基本味:甜、咸、酸、苦
主要呈味物质:糖类—甜味(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木糖)、酸类—酸味(食醋、柠檬酸、醋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葡萄糖酸、抗坏血酸)、盐类—咸味(NaCl、KCl、NH4Cl、LiCl、NaBr、LiBr、NaI等);、生物碱—苦味(生物碱、糖苷、萜类、氨基酸、肽、胆汁酸)
4、香和臭的形成机制和味觉有何不同?为何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对于气味的感知差异很大?
答:味觉的形成机制:是食物中的化学成分作用于味的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因此又称化学味觉
香和臭的形成机制:属于物理味觉
5、为何饮用水的品质非常重要?请对市场上常见的饮用水商品和自来水进行比较,为不同
类型人群选择合适的饮用水。
你平时喝那种商业饮用水?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答:1高品质的饮用水有益于人体健康,它可使泌尿系统的发病率下降60%,心血管系统的发病率下降40%。
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可使癌症的发病率下降20%。
反之,不健康的饮用水不利于人体健康2纯净水是指其水质清纯,不含任何有害物质和细菌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没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矿化水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人工添加矿物质,也称矿物质饮品。
蒸馏水就是将水蒸馏、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
离子水是通过电解隔膜技术制取的“酸性电解水”和“碱性电解水”。
淡盐水是指相当于生理浓度的盐水,每百毫升中含1克左右的盐分。
白开水水直接加热100度,杀死水中的细菌,这种水叫白开水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2老年人;喝蔬果熬汤、喝茶(浓茶不宜)、饮凉开水等
小孩;煮沸后自然冷却的白开水
6、为何PM2.5是比PM10更重要的污染指标?我国PM2.5 的检测、治理存在什么问题?
根据“奥运蓝”现象,给出我国治理PM2.5措施的合理建议。
给出你自己或你周围的人受到PM2.5污染伤害的经历。
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10的粒径相对较大,因此PM10是沉降的,近地面的浓度最高,随着高度增加,浓度会减轻。
PM10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我国PM2.5 的检测、治理存在的问题:我国掌握的环保核心关键技术不多、技术应用推广的成本相对较高、整装成套的环保实用技术相当缺乏、全国层面上的PM2.5控制区域划分技术方法与区划方案、国家PM2.5污染分区控制策略与路线图、典型区域PM2.5污染综合防治研究、区域光化学污染前体物排放与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
建议:1、中国是一个燃煤大国,燃煤污染没有解决的前提下,我们机动车的污染现在已经凸显、关于机动车的污染方面,需要在交通规划、机动车的质量,还有油品的质量多方面去努力、北京包括中国不少的城市工地遍地开发,这种这个过程也是空气污染的一种污染源,所以中国的空气质量改善需要做得努力还很多。
2、实施区域污染分区分类管理、制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实施联防联控和行业准入、优化能源结构、强化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开展PM2.5精细来源解析与污染防治示范、增加科研投入与科技创新、探索建立以人体健康为导向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7、燃烧的原理是什么?解释常见灭火方法的理论依据。
火在人类进化和人类文明发展中有
哪些重要作用?熟食与生食相比,有哪些优势?为何熟食对于人类进化为万物之灵起着关键作用?你一般吃牛排几成熟?你选择不同食物烧熟程度的标准是什么?吃生冷食物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原理: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1.冷却法:如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通过水来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
迅速降低.最后使燃烧终止。
2.隔绝空气法: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来降低氧浓度,使燃烧不能持续。
3.隔离法:如用泡沫灭火剂灭火,通过产生的泡沫覆盖于燃烧体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
时,把可燃物同火焰和空气隔离开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火的作用;吃上熟食,增强体质,促进大脑发展;
夜晚的火堆,激发了人类的艺术感悟,原始艺术的萌芽刺激了大脑的发育
熟的食物更易消化,也更卫生,提高了原始人的体质和寿命严冬不再难过
在洞穴居所入口处燃烧的火堆可以恐吓野兽,保护氏族人员的人身安全火把提高了人类的夜间活动能力以及打击野兽的能力
熟食的优势:分解,解毒,杀菌,提味
熟食对于人类进化为万物之灵起着关键作用的原因:熟食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吸收摄取里面的养份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
吃生冷食物应注意;不要冷辣一起吃,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注意卫生,不要喝冷凉的饮料。
8、人体是一个精密的化学机器,所以人体的所有指标,包括体重、健康状况、饮食习性、生活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是由该机器的运行方式综合得到,并由大脑控制。
如果人希望能够改变体重、生活或学习的消极状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应该如何才能做到?据此你是如何理解“思想决得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化学基础的?请举例说明。
答:当我们想到要怎么做,或要做什么并付出行动时,这就是思想改变行动了,我们每一个行动都是由心中的念想支持的。
当我们因为某一想法而有了行动时,比如我们知道跑步有益身心,在内心产生要改善身体的想法和相信跑步能让自己身体更健康的思想,并付出了跑步的行动后,就已经在开始改变我们的原来不跑步的习惯了。
习惯改变性格,仍拿跑步来说,当我们习惯了跑步后,身体得到了锻炼的同时,内心也因为着一份坚持而改变了惰性,少了惰性,学会了坚持,以及努力的性格,也必将在日后我们的生活里改变的生活,使我们在无论做什么事时,都能因着一份追求,一份坚
守,一份勤勉而得到好的收获和结果
9、化学在人类解决能源危机中能够有哪些作用?何谓新能源?现在最热门的新能源有哪
几种形式?化学在其中会起到那些作用?
答:1、可以开发新能源2、可以对废物进行回收处理3、用来制造新型的物质来代替现有物质4、可以通过研发某种催化剂来加大某种资源的利用率5、用化学能代替其他形式的能
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作用:1能源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过程,能源消费的90%以上依靠化学技术.怎样控制低品位燃料的化学反应,使我们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使能源的成本合理是化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化石能源的转化及综合利用至关重要.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离不开以化学为核心的技术的发展2最重要的是可以开发新能源。
比如:用乙醇代替汽油~
可以对废物进行回收处理,当然是利用化学反应方式~比如:金属、有机物什么的~
用来制造新型的物质来代替现有物质。
比如:用可降解的塑料代替木质、金属制的东西可以通过研发某种催化剂来加大某种资源的利用率。
现在好像还有个学科专门研究这个.用化学能代替其他形式的能
10、人类主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油脂、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各
有哪些种类?有何生理作用?各自的饮食来源是什么?如何选择性地摄入人体才能保证健康?对于特定的人群如节食者、体重偏重者、糖尿病患者、素食者如何选择这些营养物质才能保证健康?
答:蛋白质
种类:动物蛋白、植物蛋白、血红蛋白
作用: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提供能量
血红蛋白作用:运输氧气
来源:肉类、蛋类、鱼类、奶类
碳水化合物
种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等)以及糖化合物(糖蛋白等)。
作用:提供能量,维持酸碱平衡
来源:面粉、米饭
脂类
种类:脂肪、甘油三酯:甘油、脂肪酸;类脂:磷脂,胆固醇
作用:保温、提供能量、减少摩擦,缓冲作用
来源:动物、植物
维生素
种类: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C)
作用:维生素A—可使皮肤润泽
维生素B1—可展平皱纹,消除斑点
维生素B2—能增强粘膜抗菌能力
维生素C—参与体内重要物质的代谢
维生素E—可减少疮疱和色素沉着,有抗老作用
维生素K—是促进制造凝血因子的重要物质
维生素P—是细胞内重要辅酶
来源:维生素A:全乳制品、动物肝脏、肾脏、蛋、鱼肝油,色泽鲜艳的蔬菜和深绿色疏菜
维生素B1:糙米、豆类、牛奶、家禽
维生素B2 : 动物肝脏、瘦肉、酵母、大豆、米糠及绿叶蔬菜
维生素C : 水果(特别是橙类),绿色蔬菜,蕃茄,马铃薯等
维生素E : 植物油、深绿色蔬菜、牛奶、蛋、肝、麦、及果仁
维生素K : 椰菜花、椰菜、西兰花、蛋黄、肝、稞麦等
维生素P : 橙、柠檬、杏、樱桃、玫瑰果实以及荞麦粉
膳食纤维
种类:水溶性纤维(果胶,树胶)、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作用:①防治便秘②利于减肥③预防结肠和直肠癌④防治痔疮⑤促进钙质吸收⑥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⑦改善糖尿病症状⑧改善口腔及牙齿功能⑨防治胆结石⑩预防妇女乳腺癌
来源:糙米和胚牙精米,以及玉米、小米、大麦、小麦皮、麦粉等杂粮、根菜类和海藻类中
矿物质
种类:常量元素:钙、磷、钠、钾、氯、镁、硫
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碘、硒、钼、氟、钴、铬
作用:1、帮助代谢。
2、协助造血。
3、维护神经功能。
4、调节身体机能。
5、制造护氧化酵素。
6、调节、分泌荷尔蒙。
7、帮助血液和骨骼的组成。
8、帮助能量
被吸收、利用。
9、维持体液与酸碱度值的平衡。
10、使身体可迅速确实夺执行
各项活动。
来源:钙:奶类制品和绿叶类蔬菜
镁:坚果,大豆、和可可
钠:食用盐(氯化钠,主要来源),牛奶和菠菜
钾:豆类、所有五谷和香蕉
氯:食用盐是氯的主要饮食来源
硫:肉类、蛋和豆类
铁:红肉,叶菜类蔬菜(特别是菠菜)
节食者1:要有合理的饮食习惯。
2:少吃油腻的食物。
可以多吃蔬菜。
3:少吃零食
体重偏胖者;补充维生素的摄入,注意脂肪摄入量,补充矿物质。
糖尿病患者;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碰补充一定的蛋白质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片、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11、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理过程的实施者,请介绍三种以上这种大分子的结构和产生这种生理功能的原理。
答:蛋白质、核酸、脂肪
脱水缩合反应:
氨基酸通式:氨基:-NH2 羧基:-COOH
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脂肪的构成:脂肪酸(R)和甘油三酯:
CH2-O-CO-R1
|
CH2-O-CO-R2
|
CH2-O-CO-R3
生理功能:氧化供能:C17H35COOH(s)+26O2(g)=18CO2+18H2O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必需脂肪酸可调节生理功能
12、请比较东西方烹饪方法的差别。
为何饮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喜欢哪个菜系?
该菜系最常使用的调料是哪几种?你最擅长烧的菜是哪一个?写出简单的烹饪过程,包括原料、加工方法、烹饪条件、使用的佐料种类和加入时间及制作时注意事项。
答:中国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种方法,讲究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西方人讲究“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因此中国人注重形式,西方人注重内容。
1、从古至今,我国有关饮食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
2、汉语中和饮食有关的词语数量众多
3、历史上在饮食方面作出贡献的人都被奉为圣人
4、饮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儒家文化核心思想“礼”的本源,总之,中
国饮食活动,饮食思想与中国文化同生共长,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点和地域特
征的中国饮食文化
13、水土不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如何避免这些危害?
答:原因:当人们外出时,由于生活环境使正常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机体各部的正常菌群在种类、数量、毒力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有些平时与机体共存的致病菌
由于得不到制约,就会使人得病,而那些平时正常提供营养物质、帮助消化吸收
的细菌也会受到抑制而减少,从而出现“不服水土”的症状
危害:腹泻,过敏,失眠,食欲不振,感冒、精神疲乏、心慌胸闷、长暗疮等症状。
如何避免:查天气:外出前要对当地气候了解清楚。
并根据天气带相应的衣物。
带药品:水土不服一般表现在肠胃不适,为此可以准备一些肠胃药品。
如:
整肠丸。
掌握一些应急技巧:在特殊情况下如何缓解肠胃不适可以使用穴位按摩法,
快速止泻。
注意饮食:为了缓解水土不服的现象,在饮食上一定要清淡,均衡。
14、人的饮食习惯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地域、个人喜好、传统的影响,
1历史因素影响:如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就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有很大关系
2地理环境影响:如欧洲西部由于温带海洋气候和平原地形的影响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所以欧洲人喜欢吃牛羊肉和乳制品
地形,气候差异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不同地区饮食也就会不同
15、不粘锅不粘的原理是什么?使用不粘锅要注意那些事项?
答:锅表面涂了一层聚四氟乙烯,由于它的致密性,导致了食物不会沾粘在锅底。
注意事项:其一,要用木质锅铲,因为涂层极薄,铁铲容易将其损伤;其二,不粘锅不能空烧,也就是说,烧的时候,锅内必须有东西——水、油或食物。
因为燃气灶具的火焰温度可达700℃,空烧易将涂层损坏。
16、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你最常食用的商业食品是哪种?
答:按来源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两大类
按使用目的和用途分为:
1、为提高和增补食品营养价值的:营养强化剂
2、为保持食品新鲜程度的:防腐剂抗氧剂、保鲜剂
3、为改进食品感官质量的:着色剂、漂白剂、发色剂、增味剂、增稠剂、乳化剂、膨松剂、抗结块剂、品质改良剂
4、为方便加工操作的:消泡剂、凝固剂、润湿剂、助滤剂、吸附剂、脱模剂
5、食用酶制剂
6、其他
17、如何得到?
答:天然提取;化学合成
18、既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为何还要使用?
答:“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具有更有效、更经济的加工条件和更长的货架期和保质期;促使方便食品、快餐食品高速度增长,以满足就业增加、单身家庭增多、生活节奏加快的需要。
只要使用规范就对人体无害
19、其中主要的食品添加剂是哪几种?
答: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增稠剂、稳定剂、营养强化剂、膨松剂、甜味剂、酸味剂、面粉增白剂、食用香料
20、过多食用会有什么危害?
答:高糖饮食会引起儿童肥胖。
吃糖量多的孩子不仅容易生龋齿,患多动症和忧郁症的比例也比较高
高盐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潜在的不良影响。
摄入人造色素会加剧孩子的多动症症状。
过量使用后可能含有一定毒性
21、环境污染和生产、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会对谷物、肉类和蔬菜产生什么样的安全隐
患?请举出一例你刻骨铭心的食品安全经历或事件。
答:会使谷物、肉类、蔬菜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会使其变质,霉变,腐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