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参考答案(2016年春期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6年春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以下答案及评分标准均以A卷为准)
1.B(原文是“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或然变已然)
2.D(原文“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

”是充分条件,而选项变成了必要条件,“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说法也太绝对,应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
3.C(不一致。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是随心所欲的情怀,文中的情形是失落沮丧的情感)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才中御史者”指具备御史才能的人,不可分开;叶静能是人名,不可分开)
5.B(“谥号”不仅仅是朝廷给予的)
6.D(“一路升迁”有误)
7.(1)景云元年,李乂晋升为吏部侍郎,他与宋璟等共同掌管选官之事,堵塞告求之道,当时人说:“李子树下没有小路。

”(“典”“请谒”“蹊径”各1分;句意2分)
(2)权贵近臣有求官的,睿宗说:“不是朕吝惜,只是李乂不能通过啊!”(“有求官者”定语后置,1分;“靳”“顾”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

幼年丧父。

十二岁时,擅长写文章,年轻时与兄长李尚一、李尚贞都以文章而为人称道。

中书令薛元超说:“这孩子将驰名海内。

”考中进士科和茂才异等科,几次调任万年尉。

长安三年,诏令雍州长史薛季昶选择部下官吏中具备御史才能者,薛季昶把李乂推荐给皇上,升任监察御史。

弹劾上奏无所回避。

景龙初年,叶静能倚仗权势,李乂列举他的邪恶,中宗不听取。

李乂升任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

皇帝派遣使者前往江南,发放所在地府库钱财以赎生,李乂上书认为:“江南有鱼鳖之利,是衣食的依赖。

江湖的生育无限,而府库的钱财有限,与其拯救生物,不如忧念民众。

况且出卖生物之徒唯利是图,钱币天天收入,纲罗年年增加,一朝施行,百倍营求。

如果收回救生的钱物,减免正当贫困的徭赋,带给百姓的恩泽是很多的。


韦氏政变,诏令紧急,大多数诏令为李乂起草撰定。

进任吏部侍郎,并知制诰。

景云元年,晋升为吏部侍郎,他与宋璟等共同掌管选官之事,堵塞告求之道,当时人说:“李子树下没有小路。

”改任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

遇到制书敕令有不合适的地方,往往加以驳正。

有求官的权贵近臣,睿宗说:“不是朕吝惜,只是李乂不能通过啊!”李乂上谏停止修建金仙、玉真二观,皇帝虽然不允许,却和气地宽容了他。

太平公主干涉政事,想拉拢李乂依附,李乂坚决拒绝。

开元初年,姚崇任紫微令,推荐李乂任侍郎,对外说是重用,实际是免去他举发辩驳的权力,害怕李乂的明言切谏。

不久,授任刑部尚书。

李乂大度文雅有学识,朝廷称他有宰相的名望,恰在这时因病去世。

终年六十八岁,追赠黄门监,谥号叫贞。

遗言让薄葬,灵柩不归还家乡。

李乂严肃正直大方文雅,懂得治理的大体。

安葬李乂这天,苏颋、毕构、马怀素前去路祭,哭着说:“不为公悲恸而为谁悲恸呢!”李乂侍奉兄长李尚一、李尚贞十分孝敬,他们又都以文章知名,弟兄合编为一集,号称《李氏花萼集》,总共二十卷,李乂所写很多。

李尚一死时任清源尉,李尚贞任博州刺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答:刻画了梅花坚贞、高洁、超凡脱俗的形象。

(2分)这首词的上片写梅花受尽寒冬折磨,不畏霜雪,不怕角声之哀怨,凛然开放,表现出梅花的铁骨铮铮,坚贞不屈。

下片写梅花清洁得一尘不染,只与一轮朦胧素月为伴,不愿与凡卉争胜,极力地勾勒出了梅花清白、清高、超凡脱俗的个性。

(3分)
9.答:本词托物言志,借写梅花的傲骨傲气表达了自己的追求。

(3分)另外,本词还赋比兼用,先是极写降雪次数之多,范围之广,份量之重,来势之猛;“赖是”之后极写梅花不为恶势力所屈的高尚品格;以梅喻人,梅的瘦硬清高,实象征人的骨气贞刚,品质高洁,梅格与人格融成一片。

(3分)(另答“象征”“烘托”也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见错无分)
10.(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 A给1分;答C、E不给分(A“以妻子的女性视角构思小说会更生动”显得有些偏颇。

C项“妻子在家中很强势“无根据,“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的细节说明老头的自省与愧疚。

E项“直至不屑一想、勉强维持”不正确)
(2)①小说前几段写丈夫“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进而摔大瓷壶,摔门离家出走的情节,正与小说第⑩段通过妻子心理描写评价的丈夫性格“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相呼应。

②第⑤段写到“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和小说结尾,老头在妻子回家前已先到家把炉火捅旺,碎瓷片扫干净,给妻子斟茶等细节,与⑩段“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相呼应。

③小说第④段写到“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

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与有女儿的邻居李老头遭遇相呼应,说明有儿有女依靠还是比不上老伴好。

(3)第⑥段写“雪”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

(2分)同时,“雪下得紧’也烘托了妻子内心的复杂、烦乱、忐忑的心绪。

(2分)段落最后写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的暗示了下文“恋爱”时两人情感的美好、圣洁、甜蜜。

(2分)
(4)答案示例:
我同意第一种看法“小说让人看到了幸福温馨“。

①小说中老夫老妻虽多次争吵,但最后都能相互反省,自动和解,说明两人还是深爱对方的,否则,不可能和解。

②小说中两人“恋爱“的情节,说明他们是有良好的感情基础的,吵架不过是他们老年平淡生活的一种调剂。

通过吵架,更检验了他们的感情的真挚。

③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特别事件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

故小说让人看到了老夫老妻感情的深厚,让人感到了爱情婚姻的幸福温馨。

(以上三点任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及两点以上给5分)
结合现实:①夫妻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吵架是很平常的事,吵架也是一种交流,不过是一种激烈的沟通方式。

(1分)②老夫老妻更懂得珍惜数十年的相守,哪怕爱情削减只剩亲情,这亲情也是升级版的爱情。

生活虽有磕碰但只要不离不弃,相互依靠,爱情、婚姻、家庭的温馨美好永在?(2分)我同意第二种看法。

①小说中尽管夫妻二人又和好,相互自省妥协退让,回归正常,但曾经的甜蜜爱情已远去,正如文中所写“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

②两人无儿无女可以依靠,也只能相依为命,然后陷入和好——吵架——和好——再吵的怪圈。

③老夫老妻屡屡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而吵架怄气,说明老人们精神的空虚无聊,故借吵架让死水的生活起点波澜。

小说看似温馨的结局下隐藏着老年精神世界的无尽悲凉落寞。

(以上三点任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及以上给5分)结合现实:①作为老年夫妻,应该有新的生活规划,让心灵有新的依托。

②多出去走走,与外界交流,不要宅在家里。

③社会、子女要关心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不要让他们有被忽视遗忘之感。

(三点中任答对两点即得3分)
12.(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B.任哲中“在晓钟社排练了范紫东写的《盗虎符》等十多出戏,为他获得‘活周仁’的美称奠定了基础”,这一判断依据不足。

A.应是“表现了民族沧桑”,而非“生命沧桑”。

E.“最突出的是……挖掘”分析不当,三个特点应该是并列关系,没有主次之分,一定要分析孰轻孰重的话,唱腔风格应该是最突出的。

另外,“细致哀婉、悲壮凄
楚、激越慷慨、幽雅缠绵的唱腔风格”是任哲中先生具有的,不能等同于“任派”艺术的特点。

)
(2)①14岁自己做主,自主推荐加入兴民剧社,被扮演王宝钏的晁天民收为徒弟;②接受名小生施学易的建议,改习生角,并在考入乾县晓钟学社后,师从封至模、刘毓中等人,排练了《盗虎符》《软玉屏》等十多出戏;③1941年到西安观摩学习回去后首次扮演周仁;④1954年调入省戏曲研究院以后把生旦的唱法,中、西路的唱腔以及山西梆子、歌剧等特点,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形成独树一帜的任派艺术。

(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每点2分。

)
(3)第一问:①任哲中的唱腔具有“细致哀婉,悲壮凄楚”的特点,唱出了中华民族沧桑不幸的民族经历;②任哲中表演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表现出“激越慷慨、幽雅缠绵”的民族情感。

第二问:“筋骨”比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风骨。

(4)只有自信才能自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获得成功。

①在困境中也能自强不息。

任哲中出生贫苦,从小懂得自主谋生,投身秦腔艺术;②自信还必须准确认知自我,明确奋斗的方向,任哲中嗓音有点沙哑,改习生角,有利于表现沧桑之美;③跟著名师傅学习,还必须有独立创新的能力,任哲中能利用自身的唱腔特点,把生旦、中西路及山西梆子,甚至歌剧的唱法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如此才形成了“任派风格”。

(观点2分,结合作品分析6分)
13.B (3分)(“流风余韵”指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雪泥鸿爪”指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蛛丝马迹”本意是指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14.A(3分)(B项“以……为原则”和“本着……的原则”句式杂糅;C项并列不当,“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包括了“职业教育”,同时,“公民”不能与“决策者、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并列。

D项“成绩得到回报”,搭配不当)
15.C(3分)(注意语段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16.①所需要的只是落实的深度和速度(2分),②不能等到事故发生才进行责任追究(2分),③不能仅停留于口号(1分)(共5分)
17.构图要素:图标主体形似一本翻开的书,也像两扇打开的门;书的中间是一只眼睛;眼睛下方是一把钥匙。

寓意:读书可以让人开阔眼界,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倡导大家积极参与读书活动。

(完整写出三个主要的构图要素给3分,说明图形的两个方面的寓意给2分,语言简明通顺1分,共6分)
18. 参考全国新课标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全国新课标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

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

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精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1、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
2、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
3、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二)残篇评定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完全空白的,评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