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提升卷】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三)单元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提升卷】第一单元(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
(45分)
1、读拼音写字词。
(6分)
(1)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fēn fù( )就在后园的máo tíng( )里过这个节。
(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qiàn ( )在bō li kuàng( )里的画。
(3)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pào chá( ),过年时还可以做gāo bǐng(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分)
镜匣.(jiáxiá) 长喙.(huìyuán) 石榴.(liúliu)
趴.下(pābā) 眼睑.(liǎn jiǎn) 垂蔓.(màn wàn)
3、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
“满”字的意思有:A.全部充实,没有余地 B.骄傲,不虚心 C.十分全D 到了一定的限度
(1)桂花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
( )
(2)全家人坐在一起吃花生,那场景多么幸福美满.啊。
( )
(3)他还未满.十八周岁。
( )
(4)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 )
4、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8分)
(1)小时候,我( )对什么花,( )不懂得欣赏。
(2)( )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 )觉得大了一些。
(3)( )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 )差多了。
(4)( )小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它敢一点点挨近我。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手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是( )。
(2分)
A.用功学习的人把阅读当成乐趣,懒于进取的人却把阅读当成烦事。
B.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
乎其微的。
C.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
6、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8分)
( )( )自得 ( )( )远眺成( )上( )
( )( )端庄 ( )( )无言成( )结( )
(1)上面的词语中,指姿态端正庄重的是。
(2)“( )( )远眺”指,我还知道其他表示“看”的四字词语:、。
(3)选词填空:天还未亮,人们就地来到天安门广场,为的是一睹仪仗队升国旗的风采。
7、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2分)
A.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B.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C.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却惊散了。
D.珍珠鸟调皮地蹦到我的杯子上。
8、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B.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
C.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D.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
(1)照样子,根据“成熟”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4分)
例:姿态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成熟
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
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2)发挥想象,将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4分)
①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
②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就像。
③白鹭是。
④从鸟笼里传来珍珠鸟又细又亮的叫声。
10、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8分)
(1)《落花生》的作者是,这是一篇的文章,通过那晚父亲有关花生的谈话,作者明白了“
”的道理。
(2)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中暗示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的诗句是:“,。
”
(3)《桂花雨》主要通过____________(叙事写景),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1分)
(4)《珍珠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________,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分)
二、口语交际。
(5分)
从教学楼的四楼飞出一块香蕉皮,正好砸到在操场上活动的小朋友身上,随后传来小朋友的哭声和四楼学生的大笑声。
看到这个情景,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三、阅读理解。
(19分)
(一)课内阅读。
(9分)
桂花摇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 )桂花。
回家时,总要( )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1、请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动词。
(2分)
2、读选文中画“”的句子完成练习。
(3分)
(1)这个句子中最能表现桂花香气四溢的字是“”。
(2)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
B.母亲把晒干的桂花送给乡亲们做糕饼、泡茶,桂花香气弥漫,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3、下面哪句诗与选文中母亲的话表达的意思相似?( )(2分)
A.月是故乡明
B.每逢佳节倍思亲
C.乡音无改鬓毛衰
4、用“”画出母亲说的话。
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2分)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桂花的香气。
B.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闻着花香,收获着桂花,体验着赠送的欢乐。
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0分)
榆树
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竞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英。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
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
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百花争艳:
一望无际:
2、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2分)
3、把文章第2自然段中的“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这句话改成“它也一样能活。
”好吗?为什么?(3分)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3分)
四、习作天地。
(25分)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图画。
其实世界处处都需要和谐。
和谐是关爱体贴,和谐是宽容礼让,和谐是科学利用,和谐是协调发展……事物之间配合得适当称为“和谐”。
请以“和谐”为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吩咐茅亭嵌玻璃框泡茶糕饼
2、xiáhuìliu pājiǎn màn
3、CCADB
4、无论都即使也如果就因为所以
5、D
6、悠然极目千万仪态默默群队
(1)仪态端庄
(2)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3)成群结队
7、B
8、B
9、(1)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样子真惹人喜爱。
教育局创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各项条件都成熟了。
(2)一个蓬松的球儿一阵阵雨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笛儿般
10、(1)许地山借物喻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写景、思念家乡
(4)信赖
二、示例:这种行为很不文明,从楼上乱扔垃圾不对,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不对。
三、(一)1、挑收赏捧
2、浸 B
3、A
4、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
(二)1、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2、因为榆树美丽、坚强、勇敢,从不夸耀自己。
3、不好。
因为原句运用了设问,强调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改变后的句子其强调意味不大。
4、只要有根就能生长;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榆树可以生长在沙丘上,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
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做到“三抓”:
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准确、工整、清洁,不能“虎头蛇尾”或“龙飞凤舞”。
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