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新世纪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宿州市新世纪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氡(Rn),氡是放射性元素。
222Rn、219Rn、220Rn分别来自镭、锕、钍,因而分别称为镭射气、锕射气和钍射气。
下列有关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氡是双原子分子
B. 氡气因其化学性质活泼而对人体有害
C. 氡气因其具有放射性而对人体有害
D. 222Rn、219Rn、220Rn是三种同素异形体
参考答案:
C
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可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所用NaOH已吸潮
B.向容量瓶滴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参考答案:
B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由公式c=可以看出,若溶质量偏大,将导致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偏大;若溶剂质量偏小也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针对每项操作分析,将导致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如何改变,最后作出正确判断.解答:解:A、所用NaOH已经潮解,说明该溶液的溶质NaOH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A 错误;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说明本溶液中的溶剂是体积偏小,则所配置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故B 正确;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说明该溶液的溶质NaOH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 错误;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溶液配制为载体,考查了错误或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问题,解答时要认真分析错误操作导致的溶质或溶剂质量的改变,再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最后作出正确判断.
3.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 H2O
B. CaCl2
C. NaOH
D. Cl2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可知,水中只有共价键,氢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氯化钙中只有离子键,氯气中只有共价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键判断的了解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依据是答题的关键。
4.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NH4+所含质子数为10N A
B.10克氖气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 A
D.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 A
参考答案:
D
略
5.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原子半径:W > Z > Y > X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 > W > X
C. Y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
D. W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参考答案:
CD
略
6. 有50mL某气体,可能含有CO2、O2、NH3等气体,将其通过浓H2SO4没有发现体积变化.通过足量Na2O2后,体积变为30mL,则该气体可能为()
A.CO2为20mL,NH3为30mL B.NH3为40mL,O2为10mL
C.CO2为30mL,O2为20mL D.CO2为40mL,O2为10mL
参考答案:
D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不变,则一定不含氨气;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后,气体体积缩小了20mL,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根据差量法计算出二氧化碳的体积,最后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解答】解:CO2、O2、NH3气体通过浓H2SO4没有发现体积变化,则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存在氨气,通过足量Na2O2后,体积变为30mL,气体体积减小:50mL﹣30mL=20mL,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设二氧化碳的体积为x,则:
2CO2+2Na2O2=2Na2CO3+O2 △V
2 1
x 20mL
x==40mL,
则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氧气,体积为:50mL﹣40mL=10mL,
即:该气体中含有40mL二氧化碳、10mL氧气,
故选D.
7. 秋冬季节往往会出现大雾天气。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溶液
B. 悬浊液
C. 乳浊液
D. 胶体参考答案:
D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故D正确。
8. 以下关于金属的金属性的判断正确的
是()A.镁和铝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铝没镁反应剧烈,所以铝比镁的金属性强
B.Mg(OH)2溶液的碱性比NaOH溶液的碱性弱,所以镁比钠的金属性强
C.铁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所以铁比铜的金属性强
D.电解含Ag+和C U2+的溶液时,Ag+优先放电,所以银比铜的金属性强
参考答案:
C
略
9. 一定量的氧气中含有1 mol电子,这些O2的物质的量为()
A.1 mol B.0.5 mol C.0.125 mol D.0.0625 mol
参考答案:
D
略
10.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A. 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制农药的元素
C. 制催化剂的元素 D、制耐高温合金的元素
参考答案:
A
略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分子式相同,元素各百分含量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系物
C.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来源: ]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
C
略
12. 实验室里需用49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84g硫酸铜配成500mL溶液
B.称取12.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D.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 氯化氢溶于水
B. 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 碘升华
D. 氯化钠熔化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氯化氢溶于水,电离出离子,共价键被破坏;加热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离子键、共价键均被破坏;碘升华,是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钠熔化,电离出离子,破坏的是离子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变化、化学键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变化的实质,以及变化时是如何改变化学键的。
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H2O比H2S分子稳定,是因为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两种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参考答案:
D
【详解】A. 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但不一定相同,因为核电荷可能不同,得失电子的能力可能不同,比如钠离子和氖原子,故A错误;
B共价化合物的稳定性是由键能大小决定的,而氢键不是化学键,是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可以影响物质熔、沸点、溶解性等物理性质,故B错误;
C.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所以C错误;
D.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核电荷数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15. 某元素的+2价阳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 B.氯化物难溶于水
C.离子半径比氯离子半径大 D.碳酸盐难溶于水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9分)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1)请从下表中实验现象(Ⅱ)(填A、B、C……)中选出与方案(I)(填1、2、3……)对应的实验现象,填入答案(Ⅲ)中。
实验方案(I)实验现象(Ⅱ)答案(III)
实验方案I 实验现象II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
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
加酚酞A浮与水面,剧烈反应,放出气体,熔成—个
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
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1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
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 .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
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2
3.钠与滴有酚酞的
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
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3
4.镁带与2mol/L 的盐酸
反应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
空气中燃烧
4
5铝条与2mol/L的E.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继而沉淀5
盐酸
反应
消失
6.向溶液中滴
加
溶液至过
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6
(2)通过以上实验分析了同周期元素的符
号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参考答案:
答案(III)
I II
1B
2F
3A
4D
5C
6E
(2)Na、Mg、Al、S、Cl(2分);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1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亚硫酸钠中有+4价的硫,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现有试剂:溴水、Na2S溶液、Na2SO3
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氨水。
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
式:
括号中为杂质,填上除杂试剂:Cl2中HCI
(3)由SiO2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
式
(4)将ag由CO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后,
将生成的所有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Na2O2固体增加的
质量为a g (>;<;=)
参考答案:
(1)Na2SO3溴水溴水褪色
Na2SO3 + Br2 + H2O = Na2SO4 + 2HBr
Na2SO3 + Br2 + H2O =H2SO4 + 2NaBr
(2) MnO2 + 4HCI(浓) = MnCI2 + CI2↑+ 2H2O 饱和食盐水
(3) SiO2 + 2C = Si + 2CO (4) =
18. 已知A、B、C、D、E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F,此外B 还生成一种密度很小的可燃性气体,C、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和A可反应生成C,E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的助燃性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为:;C为:;E
为:。
(写化学式)
(2)写出E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D:。
② B+
水:。
参考答案:
(1)NaOH(1分)Na2CO3(1分)Na2O2(1分)
(2)2 Na2O2+2CO2=2Na2CO3+O2(2分)
(3)①HCO3-+OH-=CO32-+H2O (2分)
②2Na+2H2O=2Na++2OH +H2↑(2分)
19. (12分)一些常见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A + B → C+D+H2O 其中A为单质(必要时可加热),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A、C、D均含有氯元素,则A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2)若C、D均为气体且有一种为红棕色,则B
是。
(3)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如何稀释B的浓溶
液
(4) 若A为紫红色的固体,D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则A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若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的D气体,则被还原的B的物质的量是mol。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