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縻州制度的创立及其设置的地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羁縻州制度的创立及其设置的地区
羁縻制度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解释说:“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

《汉宫仪》云:“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

所谓“羁縻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

当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势力先后发展至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时,首先接触到的一个历史事实,便是各少数民族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汉族地区不一样,一般是落后于汉族地区而又自有其民族的特点,因而不可能应用对汉族地区的那一套统治方式去进行统治。

于是,采取什么政策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统治的问题便产生了,随着各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势力的逐步深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政策措施也愈来愈趋于完备,这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制度”建立的由来。

在这个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最基本的实质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在不同时期,某些现象或具体措施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例如汉代对所利用的土著贵族封以“王”、“侯”、“邑长”,这办法称为“羁縻”。

唐初,邕管的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由于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唐王朝采取与桂东地区不同的方法进行统治,设有羁縻州四十四个、羁縻县五个、羁縻峒十一个。

这些州、县、峒在政治上利用少数民族中旧有的贵族进行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于征收贡纳,这是“羁縻制度”的实质。

唐对西南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乃宋、元、明、清几个王朝土官制度之窠臼,实际上“土官制度”也可称为“羁縻制度”。

(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
羁縻州制度的创立及其设置的地区
隋唐两代,周边各族种类既多,分布地区亦广。

各族情况不尽相同,其所设施,亦因时因地而有所差异。

大抵以游牧为生涯的民族,
皆随畜迁徙,居处靡常。

有的虽有城郭庐舍,也往往未能经常居处①,与以农耕为生涯的民族迥异。

这些以游牧为生涯的民族也曾分部落治理其疆土。

如突厥就有别部①,契丹分其国人为八部②,靺鞨亦有数十部③。

由于没有固定的住处,因而难于备悉其中的具体区分。

唐时,这些从事游牧生涯的民族在内降之后,唐朝就按照内陆久已通行的制度,在它们的疆土上设置州县,并设置都督府以统辖所设的州县。

当时在回(回)纥的土地上曾设置过六府七州④,在党项的土地上曾设置过四州⑤,都是具体的例证。

这样设置的都督府和州县,一般都用本部落的人为都督、刺史、县令,这是和内陆的州县不相同的,为了互相区别,这样的设置一般称为羁縻州。

这是唐代特有的制度。

《新唐书·地理志》论羁縻州的设置,谓始于太宗平突厥之时。

贞观四年(630),颉利可汗破灭,唐因分其故地,左置定襄都督,右置云中都督,二府统之⑥。

可是在《地理志》中就有不同的记载。

《地理志》中所载的以奚族土地所建的羁縻州中有鲜州和崇州,以契丹土地所建的羁縻州中有威州和慎州,皆谓在武德时就已经建立。

并谓鲜州和崇州乃是由饶乐都督府析置的。

而饶乐部督府始置于唐初,中间曾经废止过,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复置。

如所言无讹,则羁縻州制度自唐初即已有之。

核实而论,若追溯其渊源,还应上及隋时。

唐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宜宾)所属的“诸蛮州”中,就有昆州、协州和曲州。

这三州都是隋时所置,隋末乱离时废除,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开南中复置。

可能当时尚无此羁縻州的名称,故不为人所重视。

按照唐时的规定,羁縻州制度有都督府和州县的不同等级。

都督府有领州的,也有不领州的。

州也有领县和不领县的分别。

这都是斟酌当地具体情形而有增损的。

都督、刺史、县令不仅以其本部落人为之,而且皆可以世袭。

举凡关内、河北、陇右、剑南、江南、岭南诸道皆有羁縻州。

关内道的羁縻州是以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诸部设立的,分隶于单于、安北二都护府和夏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北)、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四都督府。

① 《旧唐书》卷十四《宪宗纪》上。

① 《新唐书》卷二一六上
《吐蕃传》上。

② 《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③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契丹传》。

④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

⑤ 《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⑥ 《旧唐书》卷一九八《党项羌传》。

河北道的羁縻州是以突厥的别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丽诸部设立的,分隶于安东都护府和营(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幽(治所在今北京)二州都督府。

陇右道的羁縻州是以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的别部及龟兹、于阗、焉耆、疏勒、河西内属诸胡、西域吐火罗等十六国设立的,分隶于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和凉(治所在今甘肃武威)、秦(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临(治所在今甘肃临洮)、洮(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四州都督府。

剑南道的羁縻州是以羌、蛮诸部设立的,分隶于松(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茂(治所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嶲(治所在今四川西昌)、雅(治所在今四川雅安)、黎(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戎(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姚(治所在今云南姚安)、泸(治所在今四川泸州)诸州都督府。

江南道的羁縻州是以蛮部设立的,皆隶于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都督府。

岭南道的羁縻州也是以蛮部设立的,分隶于安南都护府和桂(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邕(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峰(治所在今越南越池东南红河之南)三州都督府⑦。

应该指出,这些羁縻州最初都是设立在周边各民族的疆土上。

如为回纥所置的瀚海、燕
然、金徽、幽陵、龟林、卢山六府,即分别设于回纥、多览、仆骨、拔野古、同罗、思结诸部①。

可是到后来有很多的羁縻州竟然侨置在唐朝的版图中,贞观初年为突厥诸部所置的定襄和云中两都督府,后来就分别侨置于宁朔县和朔方郡②。

宁朔县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当时属于夏州,而朔方郡就是夏州。

这仅是当时侨置羁縻州的一例,当时像这样的侨置实甚繁多,殆不胜枚举。

这显示着唐代的力量己难以控制有关民族的疆土。

至于西域吐火罗等十六国所置的羁縻州,则已随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的失陷和陇右交通的阻塞,而无由闻问。

当时未在吐蕃境内设置羁縻州。

对于吐蕃的疆域及其间的区划,唐人亦鲜有记载,详情无由知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