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必修四-8拿来主义 (共27张PPT)精编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 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 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 “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 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 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 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 暗现实。
杂文是一种直接、 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 向的文艺性政论文,主 要指“五四”以来,以 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 鲁迅最杰出的是 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 杂文。其创作的杂 色彩的议论文章。
废物 全盘肯定
先 破 对 比 论 证 比 喻 论 证
占有
正确态度: 拿来主义者
挑选
后 立
总结: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破 立
对 比 论 证
拿来主义
先破 错误的观 点,再提 出相对的 正确的观 点,先破 后立。
对“送去主义”的批判,作者进行了辛 辣的讽刺,请找出相关语句,结合语境,揣 摩起其感情色彩。 (1)、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 后事如何。
鲁迅语录:某些国人自夸中国地大物博, 鲁迅曾批评道:倘是狮子,自夸肥大是没 什么的;倘是一头猪,自夸肥大,绝不是 什么好事。列强觊觎你,最终要瓜分你, 吞掉你。子孙后代在佳节大典之际磕头贺 喜讨赏的画面触目惊心哪。(《准风月 谈·黄祸》)
学习第二部分(8-10)
1、前半部分已从反面论述了应该实行“拿来主义”, 下文应该怎样写? ——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实行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 2、有没有高度概括“拿来主义”做法的句子或词语?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使用,或存放,或 毁灭。 ——占有、挑选 3、这一段有很形象的阐释,请找出来。这里用了 什么方法来论证的? -比喻论证
鲁迅
鲁迅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 迅是他的笔名。1898年离 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 学日本,1909年回国, 1918年5月发表中国近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奠定了新 文学运动的基础。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 《坟》、《二心集》、《而已集》、
——用“催进”、“传道”讽刺“送去主义”的断 送遗产和恬不知耻。
(4)、活人代替了古董,这也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进步”是反语,实为后退。讽刺反动当局送 尽卖尽的悲哀。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它,文章一共列举了 几种错误的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不敢进门-孱头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放火烧光-昏蛋
大 宅 子 文 化 遗 产
接受一切-废物
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 产的?是怎样说理的?
幽默含蓄, 而锋芒毕露! 比喻说理: 形象生动,
三、主旨探寻:
(一)整体把握
1、反对 提倡 •反对送去主义 提倡拿来主义 2、鲁迅所谈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而谈的?
从外国“拿”什么呢?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卒章显志,鲁迅先生是从建设新文艺的角度,谈 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文艺思想、文化成果。也就是只 有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新 文艺。
——在调侃中暗示反动当局借展览之名,行盗卖之实。
(2)、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 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捧:表示郑重,勾画出了反动政府媚外的丑态; 挂:几张画却郑重的挂过去,显得寒碜又可怜。
(3)、据说不久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 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二)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7)
请大家找出在“拿来主义”之外,还有哪些做法?各 有怎样的危害?
做法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被送来) 危害 闭关锁国 抱残守缺 落后挨打 卑躬屈膝 卖国求荣 亡国灭种 商品倾销 经济侵略 文化侵略
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送古董,送徐悲鸿,送梅兰芳 (博士) 类比论证:尼采自诩为太阳而发疯与中国某 些人自大的危害是一样可怕的。送去主义者的言 论与尼采自诩太阳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因果论证:因为这些方法都不足取,所以要 实行拿来主义。
文“象投枪,象匕首, 直刺向黑暗势力”。
关于杂文特点: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 介石反动政府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 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 路线。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 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 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 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 《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 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 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 时许多知识分子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 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批驳了错误的思 想,提倡“拿来主义”
喻封建文化
阅读末段,完成下面题目: (1).“拿来”者应具有怎样的素质? 答: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2).填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 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的目 的是为了 创新 ?(限填两字)
小 结:
对待文化遗产
孱头 害怕逃避
论证方法
错误态度 昏蛋 全盘否定 “拿来主义”
鱼 鸦 翅 片 吃掉 送药房 送,毁掉 走散
喻文化精华
喻益害并存
喻文化糟粕 喻封建文化
烟枪烟灯
大宅子里的遗产
姨 太 太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
(1).揣摩“使用”“存放”“毁灭” 与上文的对应关系?
使用
存放
毁灭
{姨
烟枪烟灯 太 太

{ 烟枪烟灯



{鸦

翅 片
喻文化精华 喻益害并存 喻文化糟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