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课时作业(十六)第十五章第二节变阻器(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课时作业(十六)第十五章第二节变
阻器(含解析)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十六)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2012·昆明中考)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R=,关于这个公式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2.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 A;如果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到2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0.25 A
B.0.5 A
C.2 A
D.3 A
3.(2012·日照中考)李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1 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2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
0.6 A
C.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4.(2012·菏泽中考)小军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他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应该()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5.(2012·安顺中考)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I -R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6.(2012·大连中考)R1、R2的电阻分别为5Ω和10Ω,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则
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
7.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的电阻是Ω。
若将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是A。
8.(2012·鸡西中考)某物理科技小组设计了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图甲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有害尾气浓度β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当有害尾气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电压表的示数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11分)
9.(2012·临沂中考)如图甲是晓雯同学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根据甲图用铅笔连线将乙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时,晓雯先将5Ω和10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两组实验数据填入表中;然后她又将A、B两点间的电阻更换为15Ω,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请将第3次实验电流表的读数填入表格中的相应空格内。
(3)分析晓雯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四、计算题(8分)
10.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滑片P 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
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了对公式R=的理解。
电阻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属性,与通过它的电流、两端的电压无关,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
的电流越大,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故选D。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计算。
由于导体的电阻不变(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阻不变时,导体
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电压减小到2 V(即变为原来的)
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变为原来的,所以电流是0.5 A。
3.【解析】选D。
本题考查实验数据的分析。
由图像可知,当U=1 V 时,I=0.1 A,故A正确;当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2 V的电源上,由图知I甲=0.4 A,
I乙=0.2 A,干路电流I=I甲+I乙=0.4 A+0.2 A=0.6 A,故B正确;加同样电压时,I甲>I乙,所以R甲<R乙,故C正确;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选D。
4.【解析】选B。
本题考查实验过程的分析。
分析电路图,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因为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阻R的阻值增大(由
5Ω更换为10Ω)时,电路中总电流会变小,根据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会降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
要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则滑动变阻器阻值要变大,即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B正确。
5.【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R-I图像的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实验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即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
减小,故选C。
6.【解析】本题考查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因两电阻串联,故通过两电阻的
电流相等,即电流之比为1∶1,由欧姆定律U=IR得U1=IR1,U2=IR2,
即电压之比U1∶
U2=R1∶R2=5Ω∶10Ω=1∶2。
答案:1∶2 1∶1
7.【解析】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
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当电阻甲两端的电压等于3 V时,通过的电流是0.6 A,所以电阻甲的阻值是R 甲===5Ω。
若将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都等于2 V,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通过电阻甲和乙的电流分别是0.4 A和0.2 A,所以干路中的电流是I=0.4 A+0.2 A=0.6 A。
答案:5 0.6
8.【解析】本题考查了动态电路分析及图像分析。
由图乙可知,当有害尾气的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将变小,电源电压不变,则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根据U0=IR0,R0为定值电阻,I变大,则U0变大,故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
答案:变小变大
9.【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1)图乙中滑动变阻器已经接入了下方的一个接线柱,按照“一上一下”的原则,应当将其上方的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2)要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压不变,所以当将A、B间的电阻更换为15Ω时,应在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两端的电压为3 V;由丙图可知,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 A。
(3)由三次实验数据看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则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故可得出的结论是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答案:(1)如图所示
(2)3 0.2 (3)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0.【解析】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计算。
(1)当滑片P在a端时,R滑=0,
由I=知电源电压
U=I1R1=0.3A×10Ω=3 V
(2)当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R1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I=I1=I2===0.1A
R2的最大阻值:
R2===20Ω
答案:(1)3V (2)20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