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卫生产业
CHINA HEALTH
INDUSTRY
[作者简介]栾金凤(1982-),女,吉林辽源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康复护理;康复物理疗法疗效观察及护理。
跌倒是人体双足以外的其他部分失去平衡而接触地面或者接触与自身平面更低的平面上。
在康复科护理过程中,跌倒是最常发生的意外事件。
有数据显示,医院发生的意外事故中,跌倒发生率可高达80%,长期占据首位[1]。
在康复科中,大部分患者年龄较大,身体问题较
多,因而更容易跌倒。
部分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导致活动时可能不慎跌倒。
跌倒对患者的康复不利,甚至会加
重病情,因此在康复科中,如何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有研究显示,风险分级管理能有效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保证康复患者的身体健康[2]。
基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例,主要研究风险分级管理应用于
康复科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康复科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DOI:10.16659/ki.1672-5654.2020.13.053
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栾金凤
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康复科,吉林辽源
136201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分级管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方法该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9年7月期间至该院康复科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跌倒护理,并以不同的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 =40,护理期间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和研究组(n =40,护理期间采用风险分级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患者的跌倒人次以及危险性,以及两组管理患者掌握预防跌倒知识情况。
结果研究组跌倒人次、高度跌倒危险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管理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风险分级管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患者跌倒次数,同时提高患者的掌握预防跌倒知识的程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关键词]风险分级管理;康复科;跌倒;护理;护理管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20)05(a)-0053-03
Application of Risk Grading Management in Fall Care Management of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LUAN Jin-fe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Staff General Hospital of Liaoyuan Mining (Group)Co.,Ltd.,Liaoyuan,Jilin Province,1362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isk grading management in fall care management of rehabilitation patients.Methods In this study,80patients who visited th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7to July 2019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All patients received fall care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0,the routine management mode is used during nursing)and the research group (n =40,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is used during nursing)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nagement methods.The number of falls and the risk of managing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t the same time,the knowledge of the two groups of management patients on the prevention of fall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number of falls and the risk of high fall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 statistical comparison ,the differ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knowledge of fall prevention knowledge in the management group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in the fall car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has obvious effects,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umber of falls of patients,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degree of patients'knowledge of fall prevention and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Key words]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Fall;Nursing;Nursing management;Effect
53
中国卫生产业
HEALTH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卫生经营管理
(下转第57页)
以不同的管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纳入标准:患者意识清晰且可正常交流;病历资料完整;对该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精神病史;晚期肿瘤;严重肢体活动障碍或者禁止下床活动患者。
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为(41.55±8.62)岁;病程2~8个月;平均(3.68±1.02)月。
研
究组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为(41.69±8.75)岁;病程1~7个月;平均(3.52±1.11)月。
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研究成立。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
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分配,合理安排工作职责和排班;管理人对入院接诊、入院介绍以及病情管理等对各个方面进行观察,监督康复计划的实施,出院指导以及随访情况等。
研究组采取风险分级管理。
①建立康复科的风险管理小组,管理者以Morse 跌倒风险评估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跌倒危险性进行评估,将其进行跌倒分级,主要包括高度危险、中度危险以及低度危险。
跌倒事件分析表、制定预防措施表以及预防跌倒宣传教育单,对不同的级别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
②针对低度风险患者,管理护理人员需安排警示牌的放置,并通过健康教育的途径提高患者的健康认识度和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中度风险患者,管理护理人员不仅需要重视安全教育和警示牌的放置,还需要加强病房环境的管理,确保患者所处环境安全。
针对高度风险患者,需要在满足低度风险患者和中度风险患者的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提高陪护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保护。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研究对象中的跌倒人次。
②跌倒危险性评估[3]。
以美国Morse 跌倒风险评估表为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
跌倒风险评估。
1分≤评分≤6分则表示低度跌倒危险,
7分≤评分≤12分则表示中度跌倒危险,评分≥13分则表示高度跌倒危险。
③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管理者自拟跌倒知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防止跌倒的运用、环境和药物,还有自身预防跌倒的知识。
以上每项满分60分,分数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高。
1.4统计方法
将搜集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跌倒次数以及跌倒危险性评估情况等计数资料[n (%)]比较用χ2检验;预防跌倒知识掌握程度等计量资料(x±s )比较用t 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跌倒人次以及危险性评估情况对比
对照组跌倒人次9例,占比22.50%,研究组跌倒
人次1例,占比2.50%,研究组数据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 =0.007)。
对照组高度危险人数占比30.00%(12/40),中度危险人数占比45.00%(18/40),低度危险人数占比25.00%(10/40),研究组高度危险人数
占比7.50%(3/40),中度危险人数占比57.50%(23/40),低度危险人数占比35.00%(14/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1.251、0.952,P =0.009、0.263、0.329)。
研究组高度危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2两组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预防跌倒用药、环境、应用以及自身预防知识评分分别为(41.85±3.20)分、(45.63±2.78)分、(43.66±2.96)分、(42.22±3.69)分,研究组各项数据分别为(49.85±
2.54)分、(51.52±
3.06)分、(50.06±3.74)分、(51.67±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2.384、9.010、8.486、13.083,P <0.05)。
3讨论
康复科是医疗改革和进步下诞生的新兴科室,其中主要包括教学、医疗、科研、康复等多种工作内容。
研究显示,康复科患者的平均年龄偏大,且多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会增加患者的跌倒危险性,另外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降糖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跌倒风险[4]。
跌倒危险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和病情发展用药情况均有一定联系。
老年患者年龄较大,体质偏弱,跌倒后极易出现骨折情况,而骨折后长期卧床休息又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了更大的经济负担[5]。
因此康
复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十分重要。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同时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管理模式诞生,用来提高医疗单位的医疗水平,风险分级管理就是其中一种[6]。
该管理模式最早使用在香港地区,管理者会对刚入院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以此为结果制定系统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不仅能满足入院者的需求,还有利于其康复[7]。
康复科中容易出现跌倒的患者较多,目前跌倒已经成为医院不良事件的主要部分。
风险分级管理应用于康复科中,需将易出现跌倒风险的患者分为三级,并为不同级别的患者选择具体的管理内容,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康复科资源,还能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效果[8]。
该研究对80例康复科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
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采用风险分级管理。
常规管理主要管理安排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值班情况,并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监督和反馈。
而风险分级管理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在此基础
54
中国卫生产业
CHINA HEALTH
INDUSTRY
(上接第54页)
上合理、有针对性地安排各项任务,以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跌倒人次、高度跌倒危险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说明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跌倒次数,管理效果明显。
研究组管理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风险分级管理期间,患者能更加清晰、完整地了解关于预防跌倒的知识,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风险分级管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患者跌倒次数,同时提高患者的掌握预防跌倒知识的程度,满足患者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管燕.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
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4):112-113.
[2]孟莎莎,蔡灵芝,沈芸.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预防患者
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6(6):112-113.[3]何桂平.风险管理在康复科住院患者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20):38-39.
[4]张勤,赵冬莉,李娟,等.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
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
3(30):187-194.
[5]陈莹,曾于林,蔡志伟.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病科防跌
倒管理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
126,128.
[6]马宁.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高龄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
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9):135-136.
[7]卢弘.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
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197.
[8]朱孔娉.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
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8):277-278.
(收稿日期:2020-02-03)
将传统护理管理的不足进行弥补,同时还可以将传统护理管理的优点进行保留。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该院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5],同时与患者的
年龄、性别、性格以及病情等相结合,对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风险管理掌握程度,最终达到提升护理满意度的目的。
呼吸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的科室之一,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很多患者都是年龄大的患者,病情往往较为复杂,且极易发生变化,很多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压力较大,情绪较差等情况,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因此细节化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细节化管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该院在4月份成立了黑龙江省医院心理健康成长小组,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提升,最终提升治疗效果[6]。
该文对细节护理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细节护理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于优于传统护理组(P <0.05)。
结果同荣晓磊[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许辉,李晓光,陈艳妮,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
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13):2055-2057.[2]沈美芳,吴银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呼吸内科使用吸入剂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6):1471-1473.[3]印娟,姜善雨.细节护理管理预防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气道
正压通气并发症的效果[J].安徽医药,2019,23(6):152-155.[4]王曾妍,高兴莲,胡娟娟,等.APP 智能质量管理系统在手术
室临床护理质量考评中的应用与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
2018,18(1):82-85.
[5]全月英.品质管理圈活动在提高呼吸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
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8):2261-2263.[6]Na L,Yang L,Ban Y,et al.Direct production of high hydrogen
syngas by steam gasification of Shengli lignite/chars:Re⁃markable promotion effect of inherent minerals and pyrolysis temp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7,42(9):5865-5872.
[7]荣晓磊.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
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290-291.
(收稿日期:2020-02-04)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