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华师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附2019—2009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三)
生物
本试卷共10页,39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友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择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构造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A.叶绿体B.细菌质粒C.核糖体 D.tRNA
2.巨噬细胞可吞噬细菌形成食物泡。

下列哪一种细胞膜特性最适于解释此现象。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细胞膜主要由磷脂质构成
C.细跑膜上具有选择性的通道蛋白D.细胞膜上具有主动运输的钠钾泵
3.扩散作用实验装置如右图,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扩散平衡时,图中甲、乙两管中溶液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管中水的浓度低于乙管
B.甲管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乙管
C.甲管中的淀粉浓度高于乙管
D.两管的葡萄糖皆为8%,淀粉皆为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B.所有生物都其有DNA,说明生物具有统—性
C.细胞分化使不同细胞内的mRNA的种类、数量有所不同
D.噬菌体能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哪项不是“遗传效应”的含义ks5u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B.能控制一种蛋白的合成
C.能决定一种氮基酸的位置D.能转录成一种mRNA
6.阴雨连锦的天气使雨水浸泡了白菜菜地,下列生理作用一般不会因此降低的是A.白菜:根部吸收的Ca→叶中Ca
B.白菜:土壤中的K白菜中K
C.微生物NH3NHO3
D.白菜:根部细胞酒精
7.下列有关实验试剂或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素和人的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若只画一次滤液细线。

结果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重叠
C.使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后,不滴加清水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8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9.用一定剂量的Y射线处理棉花幼苗,一段时间后,发现棉花不能再吸收K了,其他离子却能正常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A.Y射线杀死了K载体
B.Y射线改变了控制K载体合成的基因
C.Y射线破坏了K载体合成的酶
D.棉花细胞已被杀死,不能再进行主动运输
10.木瓜素有“岭南果王”的称号,假设其绿色果(W)对黄色果(w)为显性,扁形果(D)对圆形果(d)为显性.纯合白色圆形果和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X植株”杂交,其后代中自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X植株”的基因型是
A.WwddB.wwDD C.WwDd D..wwDd
11.人体内的细胞外藏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在这个环境巾可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有
A.载体蛋白质和激素的合成B.抗体与抗原结合以至杀灭抗原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12.人体的某种免疫反应过程可表示为:抗原产生抗体,结合抗原X.,其中a~e代表不同免疫细胞①—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a细胞装示管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都起防御作用
B.抗原经过程①②③传递后,能刺激细胞c增殖分化
C.抗原抗体结合后,多数情况下可被细胞a所消化
D.当细胞d、e再次接触抗原X后,均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抗体
13.在分析种群年龄特点时,也可将种群分为生殖前期(甲)、生殖期(乙)及生殖后期(丙)等三个年龄层,比较这三个年龄层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测该种群未来的成长情形。

下列可能是濒危物种的种群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
14.下列疾病不属于基因遗传病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B.青少年型糖尿病C.甲型肝炎D.软骨发育不全
15.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的发现是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