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管理制度(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对安全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与落实,并实施考核,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保证车间安全标准化的有效实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车间范围内的所有安全管理运行与活动的检查。
三、职责:
1、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日常安全检查与管理,制定具体办法和规定,经车间领导批准后实施。
2、各班组负责各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检查与管理。
3.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由专人负责检查且做好记录。
四、工作程序:
1主要内容:
1)安全目标、安全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3)运行控制情况。
4)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5)工艺设施的安全性。
6)对设备设施管理的安全监督执行情况。
7)车间安全环保、设备设施、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特种设备、普通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的定期监督。
8)现场作业的监督执行情况。
9)现场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用电作业、等危险作业活动的实施情况的监督。
10)作业环境的监测
11)岗位、个人防护管理和使用情况。
12)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13)对以往事故、事件、不符合及违章情况的统计记录。
2安全检查类型:
1)日常的例行安全检查。
a、综合检查;
①车间综合性安全检查;
②班组综合性安全检查;
b、季节性检查;
c、日常检查;
d、专业检查;
①工艺管理;
②设备管理;
③变配电系统;
④仪表管理;
⑤消防管理;
⑥岗位卫生管理;
⑦现场检维修作业;
⑧安全设施、设备(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检查与监控);
⑨特种设备等;
e、节假日检查
f、本车间各级人员的检查;
g、不定期随机检查;
3、安全检查的实施要求
(1)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车间指令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总整理
(2)日常的例行安全检查
(3)车间可能造成事故或事件的新工艺安全参数和安全方面的关键特性,按照工艺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例行日常检查,并予以记录。
4、综合检查
(1)车间每星期五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
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参加人员为各班组长及安全员,检查结果由车间安全领导小组总结进行整改,做好记录。
(2)专项检查由由车间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a、关键装置:电器设备、设施、风机房(高压配电室)、加压(助燃)风机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副主任赵明光。
b、重点部位:高炉本体、炉皮、风口及炉顶设备运行状况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副主任王自强。
c、重点部位:热风炉系统、送风、燃烧、箱体除尘、炉皮冷却、煤气设备、设施管道及阀门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热风炉班班长王荣保。
d、关键装置:喷煤系统;磨机、燃烧炉(煤气检测)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喷煤班班长张世平。
e、关键装置:行车(抓渣行车、吸铁行车);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维修班副班长马春林。
f、关键装置:煤气检测;煤气检测议、声光报警仪运行状况;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j、重点部位:煤气检测;煤气设备、设施、管道、阀门;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注:每星期五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检查一次)
h、关键装置:应急器材;过滤式防毒面具、检测仪;急救箱或急救包、空气呼吸器、担架等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i重点部位:灭火器材;应急消防设施;安全通道;车间安全领导小组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j重点部位:炉前平台、铸铁;渣、铁口及铸铁机运行状况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炉前(铸铁机)班班长吴建忠。
5、季节性检查分别由车间、班组负责人,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组织本车间人员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并做好记录。
6、日常检查:日常检查分班组岗位操作人员巡回检查和管理人员日常检查。
班组各岗位员工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组巡回检查职责,设备、设施点检;特别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班组、车间进行整改落实并做好记录。
7、节假日检查:主要是对节假日前安全、消防、备用设备设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的检查。
8、各种安全检查均应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科学、规范的开展检查活动。
安全检查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9、检查结果的处理
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车间,对检查中发现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和不符合项填写“隐患治理通知单”,并按《隐患治理管理制度》执行,车间安全领导小组对所采取隐患治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10、以上安全检查管理规定由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监督执行。
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管理制度(2)
1. 管理责任
1.1 确定安全检查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1.2 制定安全检查工作计划,确保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 安全检查的内容
2.1 设备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完好性、运行状态、使用规范等方面的检查;
2.2 生产环境安全检查:包括车间的清洁程度、通风状况、有害物质处理等方面的检查;
2.3 作业流程安全检查:包括作业人员的使用工具、个人防护用品是否符合标准、作业操作规范是否得到遵守等方面的检查;
2.4 消防安全检查:包括消防设施的完好性、防火用具的配备是否齐全、灭火器的有效性等方面的检查;
2.5 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知识的普及、应急演练的进行等方面的检查;
2.6 安全记录和报告:包括安全事故的记录、隐患的整改情况、安全工作的报告等方面的检查。
3. 安全检查的程序
3.1 制定安全检查计划;
3.2 分配安全检查责任人,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
3.3 落实安全检查的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
3.4 开展安全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3.5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整改和改进方案;
3.6 跟踪检查方案的执行情况,确保整改和改进措施的落实;
3.7 定期汇报安全检查的情况。
4. 整改和改进措施
4.1 针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4.2 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4.3 分析安全检查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4.4 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持续改进。
5. 安全检查的记录和报告
5.1 对安全检查的过程、结果进行记录;
5.2 对安全检查中的隐患和问题进行分类统计、汇总报告;
5.3 建立隐患和问题的整改台账,跟踪整改情况;
5.4 定期向上级报告安全检查的结果和整改情况。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的制度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同时,在制定和执行安
全检查制度的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以提高炼铁车间的安全管理水平。
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管理制度(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炼铁车间的安全管理,保障生产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确保生产经营的连续稳定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炼铁车间。
第三条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隐患,预防事故和灾害,保证生产设备和人员安全。
第四条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的原则是全员参与、科学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二章安全检查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炼铁车间设立安全检查机构,由专职人员组成。
第六条安全检查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1. 负责制定炼铁车间的安全检查计划和制度;
2. 组织实施炼铁车间的安全检查工作;
3. 发现隐患并及时整改,确保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4. 提供安全检查报告,汇总安全隐患和整改情况,向上级报告。
第三章安全检查内容
第七条炼铁车间的安全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特别检查。
第八条常规检查主要包括:
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情况;
2. 设备的安全状况,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年检情况;
3. 作业场所和环境的安全状况;
4.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第九条特别检查主要包括:
1. 重大设备安全状况的检查;
2. 重大工艺和操作的安全状况的检查;
3. 特定区域和作业的安全状况的检查。
第十条安全检查应根据不同的检查内容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包括现场检查、文献查阅、设备检测等。
第四章安全检查程序和频次
第十一条安全检查应按照计划进行。
第十二条安全检查应分为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第十三条定期检查应每月进行一次,不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应根据需要进行。
第十四条安全检查应由安全检查机构组织实施,检查人员应熟悉安全检查相关规定和要求。
第五章安全检查整改和追责
第十五条安全检查发现的隐患应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隐患整改应有专人负责,制定整改方案,并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整改。
第十七条隐患整改应由安全检查机构进行审核,并汇总整改情况。
第十八条隐患整改完成后,应进行复查,确保隐患得到彻底解决。
第十九条未按要求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责任人,应根据相应责任追究条款进行处理。
第六章安全检查记录和报告
第二十条安全检查应做好记录,记录包括检查内容、时间、地点、检查人员和隐患情况等。
第二十一条安全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并保留一定时限。
第二十二条安全检查报告应及时上报安全检查机构,由安全检查机构汇总成报告,并向上级报告。
第七章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
第二十三条炼铁车间安全检查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施行,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以上为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共计____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