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异性交往过密现象的原因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生异性交往过密现象的原因与对策
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常的异性交往是很自然美好的事,也是中职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中职生异性交往中往往存在着交往过密的现象,有时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旁若无人。

这种亲密行为,潜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轻则荒废学业,重则被拉下水,违法乱纪,误入歧途。

因为谈情说爱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无法从家里得到足够的钱,就有可能发展为偷抢。

而且,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差,为了不在女朋友面前丢脸,很容易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甚至聚众斗殴。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了解中职生异性交往过密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疏导,合理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职生异性交往过密的原因
1.1好奇心。

处在青春期的职专生对性爱生理、心理方面的现象与问题既敏感又似懂非懂,他们关注书刊、杂志、小说、影像以及与他人闲谈中获取的一些恋爱知识,希望从他人身上了解到更多的恋爱信息。

这种好奇心理既是生理成熟的需要,也是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正常的。

随着性意识的觉醒,加之社会上、影视中年轻人在谈情说爱时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种种大胆举动,以及社会上一些低级、庸俗、色情的书刊、录像、歌曲的污染使部分学生对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异性特别敏感,情感十分强烈,并希望通过亲身实践或模仿来满足心理的欲望,于是,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进异性的世界,寻找答案。

一旦意识到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他们往往迅速陷入激动不安而不顾后果的“热恋”之中。

1.2逆反心。

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和自主性、独立性的不断提高,中职生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也要求别人把自己当作成人看待,尊重他们的感受、意志和人格。

成人过多的关注、说教常会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和抵触,他们甚至把成人的劝说、告诫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

因此,成人越是干涉,他们越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成人的关系越不好,自己独立自主的需求与成人严加管理的矛盾越大,就越要与“心上人”交往。

“棒子难打鸳鸯散”。

1.3虚荣心。

同龄交往、同伴活动是青春期学生活动的重要特征。

特别是中职生,由于在外求学,住校读书,他们交流、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伴,因此,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着“平行影响”,一个宿舍,一个班级出现一个与异性交往过密者,其他的同学,尤其是女生也不甘示弱,为了找回“面子”,也马上找位“意中人”,玩起了“恋爱”游戏。

1.4空虚感。

许多学生进入职校不是因为喜欢某个专业,而是为了混学历,或者是迫于父母的威严,他们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更不可能深切体会学习的重要性,他们不会也不懂得怎样去全身心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整日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消极思想得过且过。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他们只好将感情寄托于异性身上,在与异性的亲密接触中寻找刺激,“充实”生活。

2.中职生异性交往过密的教育对策
2.1加强性教育,发展健康的性道德感。

性成熟带来的好奇探究是引发异性交往过密的心理准备条件。

“一切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但是,对性这样的事无知,则是严重的危害”。

现在的中职生崇尚个性,对纪律、规范之类的词比较反感,在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的时候尽可能少说教,多层面渗透或引导。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除了通过开设性教育课程及各种教育渗透的主渠道外,还可以适当举办青春期系列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拓展训练等活动,巧妙地运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他们明确性别角色意识,了解性生理、心理,打破蒙昧的神秘感。

同时,要引导他们自己的思考与体验,自觉地将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提高其性道德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使陷入恋情的学生在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主动进行自我矫正和转移。

2.2妥善处理异性交往过密的问题。

男孩女孩在一起难免会产生青春的躁动和心灵的波颤,乃至萌发出一种朦朦胧胧的爱意和憧憬。

这种爱意和憧憬只是一种被异性吸引所产生的“激情”,并不具有真正恋爱的本质内容。

有时这种“激情”也可能表现得很强烈,难以控制,但多数也是不稳定的。

时过境迁,这种“激情”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所以,对待男女生交往过密的问题,教师和父母要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不断施以关心和诱导,产生情感“合流”,切忌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更要避免大喊大叫,公开揭短,威胁恐吓,纪律处分等有损学生自尊和形象的极端做法。

只要施教得法,耐心疏导,使他们正确理解异性间交往的本质,明确青春期冲动不等于爱情的道理,感情就会得以净化。

2.3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审美观点。

中职生正值发育和成长时期,精力充沛,生命力盎然,需要满足和宣泄。

因此,应当注意开展各种活动和比赛,创造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把他们的兴致、注意、心思和精力都引向活动中,引向竞争中,引向渴求知识、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等方面,引向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方面上来。

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可以巧妙地利用舆论和同伴间相互牵制,避免少数人的过分亲密,减少微环境带来的性刺激强度,促进男女之间交往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应教育学生尚美,划清美与丑的界限。

例如,对待文艺作品、影视等当中的一些情节,要辩明美丑,不要盲目模仿,照搬硬套。

2.4帮中职生树立一个目标,使其不再迷茫。

正如巴斯德所说:“立志是一
件很重要的事情。

”没有目标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生活,也是了无生气的生活。

中职生在经历了中考失利的打击,抑或在基础教育阶段从未体味过成功甘甜,往往存在“习得无望”的心理,对职校生活不抱任何希望,得过且过,混沌度日,把追逐异性当作无聊生活的调味品。

从这个角度说,帮中职生树立一个目标,让他们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应该是转移其低级兴趣,冶炼其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职校的毕业生中,自主创业、自我奋斗的故事甚多,这些素材都是鼓励在校中职生的最佳资源。

教师应多给他们讲述这些成功的案例,鼓励他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能,争取以技能为抓手,为自己开创一片蓝天。

有了奋斗的目标,就会有前进的动力,他们也就不会再一味地去“找个人来爱”。

总之,职校生的异性交往过密的现象是一个比较普遍而又复杂的问题,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摆脱这种情感上的纠缠。

使之专注于学习,健康地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也应争取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多方配合,比如,净化娱乐市场,加强对歌舞厅、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加大对大众传媒的审查力度,合理处理网络、影视、书刊等大众传媒中的那些“少儿不宜”的内容等等,争取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习净土,亦对减少乃至消
除异性交往过密大有裨益。

同时,大力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性质、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职教事业的发展,消除社会偏见,增强中职生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

宏扬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让更多洁净的思想占领中职生的大脑。

从而有效解决异性交往过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秋昌,宋金官.对五年制师范专业学生“早恋”现象的认识及教育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2003(8):121-122
[2]丁国文.中技生早恋的心理分析及教育疏导[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8):88-89
[3]杨秋萍.中技生人群中的早恋现象探究[J].中等职业教育,2005(10):22-23
[4]满洁.浅谈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2):86-87
[5]王蔚刘伟康.中学生性教育盲点多[N].中国妇女报,2008-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