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教案(通用2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虎》教案
《老虎》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虎》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虎》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欣赏老虎鞋饱和色的强烈对比所造成的色彩美,体验中国民间手工作品的用色特点。
2、在剪好的鞋样上进行老虎造型与色彩的装饰,理解对称美。
3、感受人民寄托在老虎鞋上的美好愿望。
二、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老虎鞋
2、课件(收集图片)
3、油画棒、勾线笔、剪好的鞋样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表演《两只老虎》。
2、引导幼儿了解老虎鞋的寓意。
(1)请幼儿说说老虎是什么样子,你喜欢吗?
(2)向幼儿介绍穿老虎鞋的寓意:妈妈给孩子穿上缝制的老虎鞋,希望孩子能够长得可爱又勇敢,像老虎一样威风凛凛。
3、引导幼儿欣赏老虎鞋夸张的造型与色彩
(1)出示家乡的老虎鞋,幼儿欣赏后,说说老虎鞋的样子和色彩。
教师总结:这是我们家乡的老虎鞋。
老虎鞋的颜色很鲜艳,主要是红、黄、绿、蓝,鞋面上有一个大大的虎头,黑黑的眼睛,金色的“王”字,彩色的嘴巴和胡须,鞋帮上还有脚和爪子,非常可爱。
(2)欣赏别的地方的老虎鞋,拓展幼儿的创造思维。
4、幼儿设计老虎鞋,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语:请你为自己设计一双老虎鞋。
(2)提醒幼儿用上鲜艳的色彩,注意纹样的对称。
5、评价活动
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互相欣赏。
《老虎》教案篇2
活动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艺术手段。
”我爱音乐,幼儿更爱音乐。
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发现美,产生愉悦的心情。
在一次课间活动时,我无意间听见幼儿在唱《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再仔细一听,他们把歌曲中的内容改掉了,换上了别的小动物还一边做动作,非常开心。
我就在想,何不为幼儿一个机会,让他们尽情地去唱、去跳、去创编呢?对于打班幼儿来说,他们非常喜欢比赛的游戏形式,可不可以把这种比赛形式用于音乐仿编活动中来呢?于是我就有了这样的构思,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仿编活动的快乐,同时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内容改编歌词
2、联系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3、体验比赛的乐趣,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把全班幼儿分成五队,菠萝队、桔子队、西瓜队、桃子队、苹果队并配带好标记。
2、老虎布偶一个,牛、鸭子、羊、小猫、小青蛙图片各一。
3、森林动物图五张(图一、两只小狗,一只在玩球,一只在啃骨头;图二、两只小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图三、两只青蛙、一只在敲鼓,一只在唱歌;图四、两只老鼠,一只在偷米,一只在偷蛋;图五、两只熊猫,一只在笑,一只在哭。
)
4、《两只老虎》节奏图谱,已学会唱这首歌曲。
活动过程:
1、在律动《郊游》中边表演边进教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玩,请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出示动物图片),我们一起学学它们的叫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师:喵喵喵喵喵;幼儿:喵喵喵喵小花猫你好。
)
3、复习歌曲《两只老虎》“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啊,谁来了(出示老虎布偶),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
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1)、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我们先看节奏图谱把《两只老虎》的节奏拍一遍吧!”
(2)、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节奏拍得可真准,下面我们一边拍节奏,一边来唱一下歌曲吧!”
(3)、请幼儿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先请一个,再在老师的带动下按节奏卡表演动作)“老虎想请你们边唱边做做动作,好吗?”(幼儿表演)
4、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1)、布置任务: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过它还想考考大三班的小朋友聪明不聪明,你们看它刚给我们带来了五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上画的内容,按《两只老虎》的节奏编歌词。
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没问题的对不对?呆会儿请每个小队长领一张图片带着自己的队员找个位置一起看图商量创编,每个人都要动脑筋想,编好的歌词要队里的队员通过并都能唱出来才算好,等都好后五组队员来个比赛,听听哪组唱的最好并请老虎大王来为优胜对发奖。
记住,等老师一摇铃鼓,小队长就马上把图片送回来,大家快快坐回座位好吗?
(2)、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共同讨论创编词,并练唱,教师巡视
指导,重点辅导幼儿创编时字数要工整。
(3)、请每一组的幼儿将改编的歌词唱一遍,其余幼儿一起学学唱唱改编好的歌词。
(4)、幼儿与老师、老虎大王一起评出优胜对,并边唱该对编的歌边发奖。
5、在动物舞会中结束活动。
“老虎大王听了可真开心,直夸我们大三班小朋友聪明。
它想为我们开个舞会,小动物都赶来参加了,你们开心吗?你可以邀请小动物一起跳,也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让我们跳起来吧!”
《老虎》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演示、分角色表演感受坏习惯带来的恶果,培养幼儿正确的卫生观,学会刷牙,体验游戏的乐趣。
2、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明白不刷牙的害处,要从小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老虎、狐狸、小猴子、小兔子、狮子的头饰,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有一只老虎又瘦又没牙,一点也不历害,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老虎瘪嘴的样子,它这是怎么了?引出故事。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老虎的牙齿很历害,小兔子、小猴是怎么说的?请幼儿表演。
教师表演狐狸:你们都怕大老虎,但我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拔下来呢。
出示课件。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请个别幼儿说,集体模仿狐狸的样子: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
(2)老虎是怎么做的?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嘴里还含着糖呢。
(3)谁又去劝的?请一名幼儿扮演老虎,其余幼儿模仿狮子: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烂掉的。
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
(4)狐狸是怎样骗老虎的?集体模仿狐狸: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齿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
(5)讨论:大老虎的牙齿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
(6)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么做的?最后谁来了(狐狸),狐狸是怎么做的?(拔牙)最后老虎一颗牙也没了,很多东西都吃不了,变成了一只瘪嘴的瘦老虎。
3、教师总结:不刷牙,牙齿就会得龋齿,会烂掉。
教小朋友正确刷牙,还要坚持天天刷。
检查幼儿看谁的牙长了龋齿,谁的牙又白又亮,请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爱护牙齿的。
做得好的要坚持,做得不好的要改正。
教学反思
活动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刷牙为线索,围绕老虎不刷牙带来的后果告诉幼儿要坚持天天刷牙,在游戏活动中得出结论,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但在活动中老师说得太多了,还可以更开放些,让幼儿自己探索,师幼互动更强。
《老虎》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竖线,并学习绘画竖线。
2、学会相互配合完成作品。
3、感受共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配合《老虎来啦》的故事图组,4张画着老虎但没有栅栏的白纸,油画棒每组一盒,老虎吼叫声配音,背景音乐《两只老虎》。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配图讲故事,并提问。
有一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动物园里游玩,他们看到动物园里有猴子,有长颈鹿,有大象,大家看的很高兴,这时候,有个小男孩一边跑一边喊:“快来看呀,那里有大老虎!”小朋友们也跟着跑过去,只见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一只凶猛的大老虎,正向小朋友这边跑过来,原来呀,山下的围栏破了,老虎要跑出来啦,小朋友们吓得一边跑一边喊:“老虎来啦...老虎来啦...”(播放老虎叫声配音)
2、提问:
孩子们,老虎要跑出来了,那可怎么办呀?教师鼓励幼儿举手发言,引导幼儿说出修补围栏的办法。
二、教师介绍竖线和示范绘画竖线:
1、向幼儿介绍竖线。
小朋友们,这些围栏是什么样子的?(是线条)这些线条的名字叫竖线。
2、示范绘画竖线,个别幼儿板书练习。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上往下画竖线,两条竖线之间的距离要相当。
你们想来试试吗?请个别幼儿板书练习,教师指导并小结:这样才能把损坏的围栏修的更好,瞧,老虎又被围起来了,牠再也跑不出来了!
三、幼儿分组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1、小朋友们看,你们身后有三只老虎,他们的围栏都坏了,老虎快要跑出来了,好危险呀,你们能帮忙把围栏修好吗?那好。
老师给你们分组,你们拿着画笔像老师一样,从上往下画竖线,修好围栏,围住老虎好不好?
2、幼儿分组作画,配乐,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握笔、绘画方向和鼓励幼儿相互合作。
四、活动结束。
1、相互欣赏作品,检查围栏是否修好。
2、小朋友们可以去其他组看看围栏修的好不好,哪一组修的最好呢?
3、收拾画笔,准备入厕。
《老虎》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喜欢方格子老虎为别人着想的情节。
2、在游戏不同的节拍中,体验韵律的乐趣,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格子方格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观察讲述兴趣
师:今天应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带来一个故事。
叫《方格子老虎》,你觉得有什么疑问吗?
幼儿回答
师:那怎么回事呀?怎么会有老虎是方格子的呢?
幼儿回答
二、欣赏绘本听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方格子老虎》,这是一只刚刚出生的小老虎,和其它普普通通的老虎是没有两样的,一只新出生的小老虎[出示PPT2]
2、和其它的虎爸爸和虎妈妈一样,虎爸爸和虎妈妈刚刚做了爸妈,高兴的不得了,忙进忙出,忙的不可开交,虎爸爸兴冲冲的跑出了房门,它要为小老虎买一罐油漆,黑色的油漆,原来一般的小老虎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条纹,都是爸爸妈妈用油漆画上去的,等大了以后就长出条纹了,虎爸爸来到了商店,虎爸爸想让自己的宝贝变成一只与众不同的老虎,一般的普通老虎的条纹都是横条纹,虎爸爸决定为自己的儿子画上竖条纹,这样就显得自己的儿子与众不同了。
3、可是虎妈妈说,我的儿子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没有必要在条纹上与众不同,可是爸爸说,画竖条纹,妈妈说,画横条纹,它
们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越吵也生气,终于吵累了。
4、它们气呼呼的上了床,虎爸爸竖着睡,户妈妈横着睡
5、可是小老虎看着爸爸生气了不快乐它的心里很难过,你们家里有这种情况吗?爸爸妈妈和家里的其他人也有像他们一样吵的不开心吗?
除了爸爸妈妈还有谁会吵架呢?
幼儿回答
所以在家里,都会吵架,可是吵架总是不快乐的,生气的`,小老虎看见爸妈吵的很生气,他心里很难过,它悄悄的下了床,它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快乐起来?
你的家人吵架,有什么办法然它们快乐起来呢?
幼儿回答
师: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办法能让它们不吵架,看看小老虎用了什么办法呢?
6、小老虎悄悄的下了床,它用黑色的油漆在自己的身上画了竖条纹,满足了爸爸的愿望,又画上妈妈想要的横条纹,这又满足了妈妈的希望,所以第二天当爸爸妈妈起床的时候它们惊呆了,真是太棒了,小
老虎变成了一只与众不同的方格子老虎,爸爸妈妈很快就和好了。
7、方格子老虎在学校里还带给了许多人与众不同的快乐,它让它的同学们在它的身上下五子棋,与众不同的方格子老虎还让它的伙伴在它的身上玩跳房子的游戏,它们觉得快乐极了。
[出示PPT10]这些游戏你们会玩吗?
方格子老虎的身上还可以玩造房子的游戏,造房子游戏很快乐,要不要体会这个快乐?
三、做跳格子游戏:
1、老师念童谣
与众不同的方格子老虎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有一首童谣,什么是童谣?
幼儿的回答:好听的儿歌。
这首童谣是这样唱的,跳格子,造房子,造好房子生儿子。
你们会念吗?
2、念童谣自主跳格子
师:这个游戏怎么玩呢。
看这里就是小老虎身上的格子,请你们一边念童谣,一边跳格子,童谣念完了,你看看跳了几个格子,这一个格子就是一间房子,最后看看你跳了几个格子,就是造了几间房子。
3、念童谣按规定跳格子
我说下游戏的要求,两个人一起玩,可有的商量,每两个人拿一张方格子老虎身上的格子,听清楚了吗?
幼儿尝试。
邀请部分幼儿点着格子图念童谣。
4、看看都造了几间房子,14间,16间,15间,13间......上台展示这些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
5、师:还能造得更少吗?你们能造出八间房子吗?去造造试试哦!上台展示这些房子是怎么造出八间房子来的。
6、念童谣按规定跳格子:
师:现在请你们念完童谣只造4间房子。
幼儿尝试。
师:还能造得更少吗?
7、增加难度跳格子:
师:不出声数数,一共有几格?(16格)让幼儿尝试,念完童谣造16间房子。
四、故事的结尾:
1、这个游戏有没有带给你快乐呢?好多朋友都在方格子老虎身上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它带给了大家与众不同的快乐,可是在学校里,老师也在方格子老虎身上做数学研究,乐趣无穷,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方格子老虎,因为他带给了大家与众不同的快乐,可是有一天下大雨了,方格子老虎浑身淋的湿漉漉的回到了家里,爸爸妈妈看见小老虎身上的方格子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PPT13、14]幼儿回答。
2、“只留下横条纹,这是怎么回事?”
它身上只剩横条纹了,因为它的横条纹已经长出来了,它已经长大了,方格子老虎在给大家带来与众不同快乐的同时,它已经长大了,它有一点沮丧,有一点难过,它觉得自己跟普通的老虎一样了,没什么两样,但是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它还是那只与众不同的带给大家快乐的老虎。
[出示PPT15]
3、屏幕上出现一只竖条纹的老虎。
这是动物园里两只真是的老虎,你看这两只真实的老虎是什么条纹的?是竖条纹,可是故事里说普通的条纹是横条纹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4、与众不同很简单,只要一个动作。
因为它站起来了,所以与众不同只需要一个动作就可以,与众不同的快乐也只需要一个动作就可以了,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快乐呢?我的思考:认知线抓住了核心点——最后结束部分恰到好处地点题。
五、结束离场
《老虎》教案篇6
目标要求
1.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培养良好的用电习惯。
2.能安全使用家用电器,在发生触电等事故时有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3.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确保用电安全。
了解违规用电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和灾祸。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相关课件和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电的作用真大。
⑴ 谜语:看不见,听不着,吃不得,碰不得,各种电器需要它,
生活生产作用大。
(教师出示课件:“谜语”。
)
⑵ 电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出示课件:“生活中的电”。
)
师:电是无形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在生产中,它的作用更大。
有了它,工厂里那么多的机器才能隆隆开动,吊车才能轻而易举地吊起几吨的重物,商场里的电梯、马路上的电车才能开动。
我们的生产生活真是处处都离不开电呀!
2.电的危险更大。
师:让我们来看一段报道。
(教师出示课件:“意外触电死亡报道”。
)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惨剧呢?学生交流。
师:电,来得比水还快,威力比火更大。
瞬间就能让人残废,甚至夺走鲜活的生命,破坏幸福的家庭。
电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为我们服务,但如果我们不摸透它的“脾气”,它就会成为一只发怒的老虎,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难,所以电又被称为“电老虎”,可见它的厉害。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了解一些安全用电的知识,小心电老虎,不让电老虎发威。
(出示:课题。
)
二、学习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⑴ 师:电流通过人体就会造成伤亡,那么怎样让电不通过人体呢?让我们先来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师:大家都知道,电线里面是铜丝,外面包着塑料,传电的是里面的铜,像铜丝那样能很好传导电流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塑料那样具有良好电绝缘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导体是用来输送电流的,如果没有导体,电流就无法输送了,那么人们就无法用电了。
绝缘体是用来防止触电的,如果没有绝缘体,那么人们用电就很不安全了。
所以绝缘体和导体对我们的生活都是不可缺少的。
师:大家可知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各种金属和酸、碱、盐的水溶液以及电离气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玻璃、电木、橡皮、石蜡、塑料等材料是绝缘体。
)
⑵ 师:一个叫小明的孩子,碰到了一件怪事,想委托我请大家帮
帮忙,你们愿意吗?(教师播放录音:“小明触电”。
)
小结:小明的木凳原来是放在浴室里的,浴室潮湿,凳子上有水,而水是导体,所以小明才会有触电的感觉。
2.家庭用电安全常识。
⑴ 认识安全用电标志。
(教师出示课件:“安全用电标志”。
)红色标志表示禁止触摸,黄色表示注意安全。
⑵ 不要随意拆接电线。
应该请专业的电工拆接,确保安全。
⑶ 用右手插插头。
心脏在人体左侧,万一有危险,能减轻伤害。
⑷ 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插多个电源插头。
许多家用电器的启动电流很大,可能会使插座接点、引线均难以承受,导致起火或电击。
⑸ 打雷时,关闭家用电器的电源。
3.学会看家电说明书,正确使用电器。
(教师出示课件:“家用电器说明书”,点击出现电饭锅、空调、微波炉说明书。
)学生快速浏览。
小结:每一种电器都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在使用前一定要先充分了解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我们安全使用。
4.找找身边的危险。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那么多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现在老师就让大家来当当“用电安全小警长”,找找哪些小朋友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教师播放录像:“身边的危险”。
)
5.急救站。
师:要是看到身边的人触电了,怎么办?让我们再来回顾刚才的爸爸和妈妈分别是怎么救孩子的。
(教师播放录像:“触电”。
)师:你觉得谁的做法是正确的?(急救方法:切断电源、如果是高压线或不知道该怎么救,就直接拨打110,不要在没把握的情况下救人。
)
6.(教师出示课件:“用电安全儿歌”),学生齐读。
三、拓展
师:刚才我们聊了电,知道了电是人们生活中的好朋友,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但同时,电又像一只凶猛的老虎,危险到我
们的安全。
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有关电的知识竞赛。
(教师出示课件:“竞赛题”。
)
规则:
1.每组分别有5题必答,共20题。
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2.各组同时必答10题。
派代表亮题板,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3.各组同时必答4题。
派代表亮题板,答对加20分,答错扣10分。
小结:恭喜获胜的小组。
最后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安全用电,千万别让电老虎发威。
祝愿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能用好电,享受电带给我们的幸福
《老虎》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真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注意倾听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小老虎、小熊、小兔、袋鼠、小猪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出事图片),小朋友们说说看这是谁啊?
2、你们有没有发现小老虎嘴巴向上翘啊?它是不是很开心?
(那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老虎为什么这么开心啊?那就请你们竖起耳朵认真听,等下我要请小朋友告诉我为什么?)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从“这一天……一会儿都不肯安静”)提问: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小老虎为什么这么开心啊?
教师讲述第二部分故事(从“袋鼠请小老虎帮忙……下次我一定竖起耳朵听清楚”)
提问:谁请小老虎帮忙了啊?(袋鼠,小兔)
袋鼠请小老虎干什么啊?结果怎么样?
小兔请小老虎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哦。
原来是一只没长耳朵的小老虎啊。
那现在我们继续听听看,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讲述第三部分故事(从“小熊家让……下回注意听就行了”)小朋友们,前面袋鼠,小兔请小老虎帮忙,小老虎是不是没有帮忙,反而给他们添了很多乱子啊?把小熊的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它说了要认真听,可是结果它有没有认真听小熊的话?为什么?(引导小朋友们说:小老虎没有听完小熊的吩咐就去请小猪,结果找了好久才找到小兔的家对不对?)
二、将整个故事完整的讲一遍,让幼儿思考一下小老虎应该怎样做?
三、引导幼儿一起学学小老虎道歉的话:我一定竖起耳朵认真听。
附故事:没长耳朵的小老虎
这一天是小猪的生日,小熊把朋友们都喊来,打算开个生日晚会,说:“我们要准备气球、蛋糕,还有蜂蜜……”
“嗬一嗬一嗬!我做些什么?”,小老虎兴奋地跳个不停,“挂彩带?还是挂气球?我最拿手的就是做跳起来的事情。
”小兔气哼哼地说:“你能不能不到处跳,停下来好好听。
”“没问题,我听着呢。
”小老虎摇头晃脑,根本没听清大家说了些什么。
大家开始做准备,小老虎也忙活起来。
他不停地跳啊,蹦啊,一会儿都不肯安静。
袋鼠请小老虎帮忙:“小老虎,把气球绑一绑。
”小老虎没听清,以为要把气球“嘭嘭嘭”弄破。
他把一个个气球都弄爆了,还得意地问:“怎么样,气球爆炸的声音好听吗?”
袋鼠大叫起来:“我让你把气球绑上去,没让你‘嘭嘭’地把气球弄破。
”
“哦,真对不起,下次我一定听仔细。
”小老虎抱歉地说。
《老虎》教案篇8
一、设计意图
早期阅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这是孩子们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