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演讲与口才提升训练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生演讲与口才提升训练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口才越来也受到重视。
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择业前景。
因此,在校大学生除了学习好在校的知识技能之外,练就一副好的口才,既是终生工作的需要,更是寻求就业机会的优势条件。
口才训练的方式和途径很多,演讲是训练口才最好的方法并且也是个人综合能力的展示在校大学生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朗读、讨论、辩论、演讲等等。
除了方法之外,还应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克服恐惧,做好演讲前准备工作,积极调整心态,良好的演讲气氛,加强实战训练。
【关键词】口语训练;方法;演讲训练;心理素质训练
0 序言
古人云:“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发展,在当今社会中,作为现在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演讲与口才”是怎样教人说话,怎样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一副好的口才不仅可以为你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作为将来开展工作的优势条件而且使人信心充足,处事从容,智慧超群,做事成竹在胸。
有人说,当今社会上有三大武器,即原子弹、电脑和口才。
“古今中外事业成功因能说会道而取得成功的人层出不穷,交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体现,试看口语大家,战场智斗化干戈为玉帛;商场的谈判,赢得亿万资财;情场驰骋所向披靡无人敌,例如,众人都知的晏子使楚的故事,他充分发挥了他的口才,转化危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更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1]现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越来越频繁,自然口才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当今是一个开放的、需要自我展示的社会,已经脱离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口才作为未来社会最重要的武器,甚至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武器。
在大学阶段是个人走向成长成熟的黄金阶段,为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的关键时期,所以口才也是其练习的重要一项,在当今,大学生拥有一副好的口才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因此下面为总结大学生的演讲与口才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做一探讨。
1 关于大学生演讲与口才的现状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和“演讲与口才素质拓展训练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口才训练的目标、理念、模式及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了分析及探讨,并尝试着对成功学的精髓、理想、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在整个大学生口才训练的全过程中,其目的增强学生口才表达自信,开拓大学生口才训练思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在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基本情况和原因分析,2013年3月份,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曾向学生发放8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668份。
调查的对象为已参加过演讲与口才素质拓展的在校大学生。
通过调查分析对学生口才与交际能力的实际情况作如下总结:
1.1 学生当众演讲的恐惧心理以及其原因
在校的许多学生在一些特定的场合需要当众说话或表现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焦虑或恐惧。
有80.5%的学生会在一场非常正式的场合中演讲会感到焦虑;58.2%的学生在演讲之前会感到一阵阵莫名的恐惧;70.7%的学生演讲前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但在即将开始是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52.2%的学生往往会在演讲过程中突然大脑中出现一片空白并思绪堵塞。
经过以上的数据研究可以看出,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数会有当众演讲或公开表达的焦虑心理、恐惧、紧张,这些心理的反应往往会使他们在人际交往等方面会出现自卑、消极的情绪,长期消极的自我暗示不利于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对于他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不仅会造成坏的影响,更会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学生有着演讲或当众表达的恐惧心理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有的学生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学习成绩大多处于中等或中等略偏下的水平,成绩一般或略偏下的学生在班级里会是一个相对不受关注的群体,日积月累他们心里会出现不被关注的心理,这对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会造成很大程度上不好的影响,更很难对自我做出公正、公平、积极的自我评价。
这也对他们造成表达自身、展示自我的口语表达能力上缺乏自信。
也因他们不能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评价,使他们很少会在各种场合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被别人认同的锻炼机会。
由于缺乏自信,当众说话往往会出现恐惧心理,害怕自己讲不好,当众出丑等。
多度的紧张,会使他们在少有的表现机会中当众说话出现各种焦虑、不适应、大脑出现空白、口吃、发音不标准、手抖、逻辑思维混乱等紧张现象。
2)演讲和必要的交际表述技巧缺少锻炼。
大学生在进大学之前,演讲的机会基本上为零,对于专门的演讲训练更是少之又少,偶尔也会有人参加演讲比赛,但那也是极个别学生有到这个机会去参加各种演讲比赛,单单从上课的表现情况来看,基本的演讲技巧更是缺乏锻炼,他们演讲的能力基本上是停留在中学时代的“死记硬背”的水平,和真正的演讲相比,那简直是冰山一角,微不足道。
他们会经常对于在演讲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不懂得如何处理,因此会感到困惑,比如说:“演讲中大脑突然出现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下面的环节”,“不知道怎么和台下的观众很好的交流”等等一系列的状况,演讲中随机应变的技巧在此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从课堂上的训练来看,演讲的基本态势缺乏锻炼,手和脚不知道怎么放,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眼神等,这不仅仅光是缺少语言上的表达,还是缺少必要的演讲态势指导的结果。
1.2 学生对于演讲与口才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原因
许多学生还是能够客观的认识到口才交际能力与求职成败以及职业生涯之间的关系,也很想通过专门的演讲与口才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大多数的学生口才情况很不好,但好在学校和学生自身都认识到演讲与口才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近几年是增加并开设了演讲与口才的训练课和比赛,让所有的大学新生都能参加训练及锻炼。
每年一轮的的口才训练,对于
三年大专院校来说,此事是一个非常可喜的事实。
”[2]从学生自身出发,经过调查,从中发现,有必要参加专门的演讲与口才训练的学生占86.5%;43.6%的学生想通过演讲能克服自己的演讲焦虑;认为全面的学习演讲与口才的占66.3%。
通过以上数据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参加演讲与口才训练有着很强烈的愿望,是由于个人的交往能力的缺乏和来自现实社会的要求。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口语表达能力”名列前茅。
现在的用人单位及劳动资源市场他们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要求?针对于此问题,调查人员根据列举的素质要求,随机采访了98家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人。
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表达能力(97.41%),个人实际能力(97.03%),社会实践经验(85.93%),而个人学习成绩排名第8。
通过调查的结果显示,现实要求学生在演讲与口才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人际自信,以此来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学校的演讲与口才训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使学生更能很好的认识自身口才能力和现实需要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于演讲与口才训练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2 大学生在演讲与口才提升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大学生演讲与口才的水平现状分析和演讲与口才训练初学者的要求,大学生在训练中存在问题如下:
2.1 大学生思维能力不强,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口头表达是受到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制约的,思维是口语表达的内容,口语的表达是思维的形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是思维的敏捷与灵活。
”[3]而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与发散性。
例如逆向思维训练时,学生大多数都是从传统的观念出发或倾向于一般人认为是正确地观点,无法例举出能够推出反向思考的新论据。
判断推理的能力缺乏分析概括能力偏弱等。
2.2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临场紧张,大脑出现空白
在演讲与口才训练中会有很多不好的现象,例如当众演讲出现退缩不前,紧张怯场,甚至抵触的心理等,以上的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很少在课堂上发言或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缺乏口语锻炼的机会,缺少自信等,这些不仅有碍于他们自身能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创造良好的口语训练习惯及演讲氛围。
2.3 兴趣不浓厚,表达的欲望不强烈
抛开学生本身良好素质不好之外,缺乏兴趣及表达欲望不强烈也是阻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训练或课堂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常常充满期待的提问,学生能够活跃发言,但最后都是学生鸦雀无声。
反而学生的被动接受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加教学活动中,即使有不懂也要选择沉默,语言的表达欲望不强烈,这种想象的存在,会成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心理障碍
及口语训练课的难点之一。
2.4 谈吐礼仪不规范,体态语失当
在训练中,很多学生都不善于运用体态语,站在台上,眼睛左顾右盼,抓耳挠腮或玩弄手指等,这些不规范的体态语不仅影响交际效果,在正式的演讲场合更是不能很好的和观众互动,加深交流着彼此之间的理解。
准确、自然、适度的体态语不仅能够弥补有声语表达的不足,增强感染力,还有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
3 论大学生演讲与口才提升训练中的问题建议
对于大学生演讲与口才训练中口语表达不容乐观的现状和成因分析,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提高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3.1 结合大学生演讲与口才训练的目的及核心,进一步完善训练体系及内容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课程导向,着眼于大学生工作实践和发展需要,整合出符合各个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具体完整体系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课程,首先打好基础,重视学生普通话的基础训练,例如:语感的培养与表达技巧训练等;其次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思维能力以及一般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断充实内容,教材中应该设计丰富的情景案例分析与拓展训练题,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2 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训练课中,老师的角色很重要,既是课堂的主导者也是口语交流双方的平等参与者。
教师应以一个平等对话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信息,多用热情、欣赏、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适当的将网络中的一些有效的资源引入课堂中,如专家视频的讲座等。
课程期末考试不用采取传统形式,根据演讲与口才训练的特点,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3.3 实现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训练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如何把话说的漂亮、得体、有效、更富有感染力。
由于每位学生之间都会存在不一样的差异,对学生采取个体进行差异化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多种风格的表述与交流能力。
教学实践中采取综合训练的方式,老师可以通过观看电视辩论赛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点比赛中的精彩环节之处、辩手的语言特点以及演讲风度等,不断的去要求学生平时坚持看书,积累、观察生活、勤于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灵活性。
3.4 合理利用学校场地,进一步拓展训练空间
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学到的还是有限的,不断强化实践锻炼,把语言知识和技
巧内化为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更多的创造机会来锻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如演讲比赛、大学生形象礼仪设计大赛等,调动学生热情,积累丰富经验,磨练心理素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演讲者的体态语。
【参考文献】
[1]舒丹.实用口才培训手册[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刘维雅.口才与演讲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向上.口才是立身之本[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