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钩突的横断面解剖与CT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年第26卷第3期·287·
胰腺钩突的横断面解剖与CT研究
张琳1,周庭永1,王剑华1,吕发金2
(1.重庆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16)
·影像解剖·
【摘要】目的:为临床影像诊断胰腺钩突病变提供实用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采用30例成人腹部连续
横断层标本和30例健康成人腹部CT图像,观测胰腺钩突所在平面与脊柱的对应关系。
选取钩突所在的
4个连续横断面,观测各层面中钩突的断面形态、毗邻及有关径值。
结果:在脊柱k层面内胰腺钩突呵
100%显示;肠系膜上动、静脉和下腔静脉分别居胰腺钩突的左、前、后方,可作为各层面识别钩突的标志
结构;钩突依据断面形态可分为钩形、角形、圆形3型,在断面标本及CT图像各层而中均以钩形多见(分
别为61.67%;58.33%)。
结论:通过对胰腺钩突横断面标本及其CT测值的对照研究,显示两者间无显著差
异;在肾门下份及胰头下份层面,钩突前后径与同层面胰头前后径之间有相关关系(P<0.05)。
【关键词】胰腺钩突;断层解剖;CT
【中图分类号】R322.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65X(2008)03.0287.04
lh)髓蒯加alanatomyandCT咖dyoftheuaeimttc珥琪;c秘ofplm溯8
ZHANGL胁.ZHOUTing-yong,WANGJian-hua,etaL
DepartmentofAnatomy,Chongqing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hm
【棚圳mct】Objective:Toprovidemorphologicfoundationforimagingdiagnosisoftheuncinateprocessdiseases.Methods:Thedatafrom30adultcadaveficspecimens’serialabdominalcross.sectionsand30normal
adults、abdomen—CTimageswereusedinthisstudy.Theobservationconcernedwiththelevelofuncinateprocessofpancreascorrespondedto
thevertebralcolumn,thepositionandmorphologyofthetmcinateprocessandthefeaturesofitsadjacentstructures.Re.tits:Atthelevelofbtheuncinateprocesscouldbecompletelyshowed.Thesuperiormesentericartery,thesuperiormesentericveinandtheinferioreavalveinlocatedattheleft,thefrontandthebackoftheuncinateprocessrespectively,whichbeservedlandmarkstoidentify
theuncinateprocessincross—sections.Accordingtothedifferentshapesincross—sections,theuncinateprocesscouldbedescribedasthehook,angularandcircletypes,withtheprevalenceofhooktype(61.67%on
sectionsand58.33%onCTimages).Concltmons:Therei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parametersofGrosssectionandCTimage.Thereiscorrelation
betweentheanteroposteriordiameteroftheuncinateprocessandtheanteroposteriordiameteroftheheadofpancreasthelowerrenalhilumlevelandthelowercaputpancreatislevel.
【K盯wofd8】uncinateprocessofpancreas;sectionalanatomy;CT
胰腺钩突为胰头下部向左后方的突起,位置较深、隐蔽,形态多变,临床检测难度较大【11。
故胰腺钩突的早期占位性病变很易漏诊,给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等带来一定的困难。
近年来多层螺旋CT的应用,已成为诊断胰腺钩突疾病的有效手段,可在横、矢、冠和斜状断层图像上显示胰腺钩突的复杂解剖及其病变,其中以横断层显示钩突为最佳[21。
为了配合临床影像诊断的需要,不少学者从大体解剖【3】和CT影像M方面对胰腺钩突的位置、大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进行了研究。
但现有资料尚不能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
为此,本文利用腹部连续横断面标本与CT图像结合,对胰腺钩突进行了观测,旨在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更为
【收稿日期12007-06.03
【作者简介】张琳(1980一)女,辽宁沈阳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临床应用解剖与断层解剖学研究,E—mail:zllyl12@tom.eom
【通讯作者】周庭永,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ztychina@126.锄详实的形态学依据。
l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用30例非胰腺疾病死亡的成人整尸30例(男17,女13),经防腐固定及低温冰冻后,用日本Kantoman尸体切断器按层厚10mln制成上腹部连续横断面,层间锯耗1n'Lrn。
同时选用30例正常成人(男18,女12),用PQ.5000型螺旋CT,在平静呼气末行腹部平扫,层厚8toni,进床为1.5。
1.2观察和测量方法
选取胰腺钩突所在的连续横断面和CT图像,在六倍体视显微镜下对钩突出现和消失平面与脊柱高度的对应关系进行观测,并从中分别选取4个典型层面,观测各层面中钩突的断面形态、毗邻和径值。
测量方法:在每一层面中以肠系膜卜静脉最右缘为标志,作平行于矢状而的连线,取通过连线胰腺钩突的前、后点为该层面钩突的前后径,以钩突最左端至连线垂直距离为该层面钩突的横径;取同层面平行于钩突前后径的胰头最大径值作为胰头的前后径;同时测量椎体的最大横径、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的横径,以上径值分别与钩突的径值进行相关分析。
·288·CHINESEJoURNALoFCLTNICALANAToMYVOL.26N0.32008
1.3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均经SAS8.0软件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胰腺钩突出现和消失平面与脊柱的对应关系观测发现,在60例(30例断面标本,30例CT图像)中,胰腺钩突所在层面的显示范围为脊柱L。
-L3高度。
胰腺钩突出现与消失的层面各有不同,钩突出现平面对应在脊柱L,下份,在断面中为16.67%(5/30),CT中为23.33%(7/30);钩突消失平面对应于L3上份水平,在断面中为80.00%(24/30),CT中为93.33%(28/30)。
在脊柱L:层面内可100%显示胰腺钩突。
2.2胰腺钩突在各层面中的毗邻关系
2.2.1层面l(图lA、lB)该层面与脊柱对应高度多见于k椎体上份水平93.33%(56/60),相当于肾门上份层面。
断面中胰腺结构主要显示胰颈、胰头和钩突。
识别钩突的标志结构为肠系膜上静脉和下腔静脉,钩突位居两者之间,由右前方突向左后方。
其前方紧贴肠系膜上静脉,右后为下腔静脉,左侧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相毗邻,其间可见有薄层脂肪组织分隔,右侧则与胰头部相延续。
在CT上亦可清晰地显示。
2.2.2层面2(图2A、2B)该层面与脊柱对应高度多位于L2椎体中份水平91.67%(55/60),相当于肾门中份层面。
层面中胰腺结构显示胰颈面积缩小,胰头面积增大,其后可见胆总管胰腺段穿行于胰头与下腔静脉之间。
钩突更加清晰,位居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其后方毗邻结构除下腔静脉外,尚可见粗大的左肾静脉,该静脉由左向右横置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三者关系呈“÷”形。
左侧为肠系膜上动脉。
2.2.3层面3(图3A、3B)该层面与脊柱的对应高度多位于L2椎间盘水平90.00%(54/60),相当于肾门下份层面。
此层面胰腺结构中胰颈已近消失,胰头面积较上一层面缩小。
钩突自胰头由右前突向左后,在其前方为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属支,左侧已紧邻肠系膜上动脉,左后方隔脂肪组织与腹主动脉相毗邻,后方为下腔静脉。
在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可见到数个腰淋巴结的断面,左肾静脉已消失。
2.2.4层面4(图4A、4B)该层面与脊柱对应高度多见于L3椎体上份水平86.67%(52/60),相当于胰头下份层面。
层面中胰头面积较上一层面进一步缩小,钩突前方仍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其左侧南前向后分别为肠系膜上动脉、十二指肠升部和腹主动脉。
2.3胰腺钩突在各层面中的形态特点及相关测量值在本文30例横断面标本和30例CT图像中,胰腺钩突在各层面上的断面形态多变,可分为钩形、角形和圆形3型,其观测结果见(表1)。
表1胰腺钩突在断面标本和CT上的形态分类%(n)Tab.1TheshapeclassificationoftheuncinateprocessonthesectionalspecimensandtheCTscans%(n)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断面标本和CT图像各层面中均以钩形者多见,综合4个层面,其钩形者分别为61.67%和58.33%。
有关胰腺钩突及相关结构在横断面标本和CT图像各层面的测值见(表2)。
表2胰腺钩突及相关结构在断层标本和CT上的测值ff±s,rain)
Tab.2Thedataoftheuncinateprocessofpancreasandotherorganismarounditonthesectionalspecimensandthescans(Mean+SD,ram)
本文对胰腺钩突的横断面标本和同层面CT图像测值进行了对照分析,其t检验(非正态数据用Wilcoxon检验)P>0.05。
在同层面中,钩突与同层面锥体、肠系膜七动脉及腹主动脉横径之间的相关关系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年第26卷第3期·289·
计处理表明,P>O.05(非正态数据用SP2等级相关检验)。
在第1、第2层面,钩突前后径与同层面胰头前后径之间相关关系统计处理表明,P>O.05(q乍iE态数据用SP2等级相关检验);而在第3、第4层面,钩突前后径与同层面胰头前后径之间相关关系统计处理表明,P<o.os(非iE态数据用SP2等级相关检验),其中第3层断面相关系数r=0.52,P--0.0032,CT图像相关系数r---0.80,P=0.0000;第4层断面相关系数r----0.37,
图lA-4A为断层标本
图1B.4B为CT图像
J.胰腺钩突2.胰头3,胰颈
4.肠系膜上静脉王肠系膜上
动脉6.T腔静脉7.腹主动脉
8.十二指肠降部9.胆总管
I口-左肾静脉¨右肾静脉
J2十二指肠升部
Fig.1A-4AImagesof
sectionalspecimens
Fig.IB-4BImagesofCT
1,uncinateprocessofpancreas;
2,headofpancreas;3,neckof
pancreas;4,superior
mesentericvein;5,superior
mes锄terieartery;6,inferior
eava;7,abdominalaorta;
8,descendingpartof
duodenum;9,commonbile
duct;10,1ettrenalvein;JJ.
rightrenalvein;12,ascending
partofduodenum
P=0.0463,CT图像相关系数1-=0.56,P=0.0013。
3讨论
3.1钩突的位置和形态
从胰腺钩突在断面标本和CT图像上与脊柱的对应关系中可以得知,其显示范围在脊柱L。
~L,之间,其中在脊柱k层面中可100%显示。
在大体解剖上,胰腺钩突位于胰头下后方,位置较深、隐蔽。
其浅面为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深面为腹主动脉和下腔静
·290·CHINESEJOURNALOFCLINICALANATOMYVOL.26NO.32008
脉,下方为十二指肠水平部。
钩突的一部分位于肠系膜上血管的右后方,也有的由右、后、左三面包绕肠系膜上血管[71。
依据胰腺钩突在断面标本和CT图像上的毗邻关系不难看出,肠系膜上静脉和下腔静脉两者分别位居胰腺钩突的前、后方,可作为各层面识别胰腺钩突的标志性结构。
尽管胰腺钩突在各层面上的断面形态多变,但综观其变化,基本可分为3型,即钩形、角形和圆形,其中以钩形者多见(断层标本为61.67%;CT图像为58.33%),这与Martint8J的分型基本一致。
无论何形,钩突外形均平滑整齐,无明显的局部凹陷或突起。
3.2钩突的大小
由于胰腺钩突与胰头之间无确切的界线,现临床影像多以肠系膜上静脉右缘为标志来界定钩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观测嗍。
从本文断面标本和CT图像中所选取的4个层面测量数据中可以看出,胰腺钩突前后径在肾门下份层面最大,其中在断面标本为(16.83-+3.62)mm,在CT图像为(15.77±4.10)mm,这与易西南等[3】和吴天秀等[91在大体标本上观测的(14.89±2.06)mm和(19.60_+2.08)mm,及Martin[Sl通过CT观测的13.00111111结果基本一致。
然而,有关钩突横径的测值各家报道不一,究其原因与对钩突横径定义的界定有关,大体标本观测鲫,其钩突横径为取钩突最左端至十二指肠内侧缘的水平距离,其测值均在38.00IIlnl以上,故与本文所观测的(13.67_+5.72)mm(断面标本),(12.83_+3.03)mm(CT图像)差异较大。
Martint8】的观测方法虽与本文相同,但其CT资料显示,钩突的横径为9.60mill。
本文测值偏小,是否因当时CT扫描层面较厚,分辨率较低,所取层面并非钩突径直最大处有关,尚有待深入研究。
3.3钩突与肠系膜上动、静脉的关系
本研究30例断面标本和30例CT图像显示,胰腺钩突与前方的肠系膜上静脉和左侧的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可见薄层脂肪组织分隔,特别是后者,在影像上可见二者间有一恒定存在的脂肪线。
Martin[8认为,如果钩突与肠系膜上动脉间的脂肪线消失,应考虑为病理情况。
钩突延伸至肠系膜上动脉右缘者,在断面标本中有6例,占20.00%(6/30),在CT图像中有4例,占13.33%(4/30),在断面标本中仅l例超过肠系膜上动脉右缘,延伸至肠系膜上动脉后方,但未超过该动脉横径的一半,占3.33%(1/30)。
据Martints:l和易西南等嘲报道正常钩突向左延伸部分不应超过肠系膜上动脉横径的一半,如果钩突延伸到肠系膜上动脉后方或肠系膜上动脉移位超过邻近椎体左缘均应考虑为病理情况。
这一形态关系提示,肠系膜上动、静脉不仅可作为层面中识别胰腺钩突的标志性结构,同时尚可作为临床影像诊断判别钩突病变的又一重要参考依据。
3.4钩突与同层面胰头、椎体横径及大血管的关系有学者在测量CT图像上胰腺的径值时引人“胰/椎比”,以胰腺前后径或横径与同层面椎体横径的比值来进行研究分析【’o,lJ】,认为此比值较单纯测量值更为实用,可消除个体间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胰腺钩突横径与同层面椎体最大横径、钩突前后径与同层面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前后径之间无相关关系(P>O.05)。
胰腺钩突与周围其它邻近结构在径值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3.5钩突前后径与同层面胰头前后径的关系
胰腺钩突右侧与胰头相延续,且形态个体差异较大,为寻找同一个体胰腺钩突与胰头的相关关系,本文在断面标本和CT图像上观测二者的联系。
结果发现,在肾门上份及中份水平层面上,胰腺钩突前后径与同层面胰头的前后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
而在肾门下份层面,胰腺钩突前后径与同层面胰头的前后径,在断面标本相关系数r=0.52,P--0.0032,CT图像相关系数产0.80,P=-0.0000;胰头下份层面,断面标本相关系数1=0.37,P=0.0463,CT图像相关系数r=0.56,P=0.0013。
由此表明,在这两个层面上二者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据此我们分析认为,上两个层面相关关系不显著可能因胰头由胰颈从左前向右后移行,其前后径明显较大;而在下两个层面中则因胰颈基本消失,仅显示胰头及钩突,且两者均位于肠系膜上静脉的右后方,二者密切关联成一整体,更能明确地对比、反映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It0K,KoikeS,MatsunagaN.MRimagingofpancreaticdiseases[J].EuroJofgadiol,2001,38(2):78·93.
[2】赵振美,刘树伟,林祥涛,等.胰的冠状断层标本与磁共振对照研究[J】.解剖学报,2005,36(5):523—527.
【3】易两南,朱武,张琛,等.胰头钩突的解剖学观察[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02,11(4):331-332.
[4】尚来焕.正常成人胰腺钩突的CT观察与测营叨.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
17(10):749.750.
[5】梅志军,刘瑞,唐岩,等.胰腺钩突角角度变化在CT诊断胰头占位中的意义[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6(2):73-75.
[6】巫北海,刘国庆,黄学全,等.胰腺钩突的单层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1):1889-1891
【7】叶春,范跃祖,鲁星燧,等.cT及MRI对胰腺钩突癌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5):55·57.
【8】MartinDF.Computedtomographyofthenormalpancreaticuncinateprocess[J].ClinRadiology,1988,39:195-196.
[9】吴天秀,吕端远,欧伟,等.胰头的解剖及临床叨.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970.1971.
【10】HaagaJR,AlfidiILl,ZelchMG,eta1.Computedtomographyofthepancreas[J].Radiology,1976,120(11):589—595.
【ll】周诚,韦嘉瑚.健康人胰腺变化的CT检查分析:(探讨老年人胰腺的改变)【J】冲华老年医学杂志,1993,12(1):23-28.
胰腺钩突的横断面解剖与CT研究
作者:张琳, 周庭永, 王剑华, 吕发金
作者单位:张琳,周庭永,王剑华(重庆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重庆,400016), 吕发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16)
刊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年,卷(期):2008,26(3)
被引用次数:1次
1.Ito K.Koikc S.Matsunaga N MR imaging of pancreatic diseases 2001(02)
2.赵振美.刘树伟.林祥涛胰的冠状断层标本与磁共振对照研究[期刊论文]-解剖学报 2005(05)
3.易两南.朱武.张琛胰头钩突的解剖学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2(04)
4.尚来焕正常成人胰腺钩突的CT观察与测量[期刊论文]-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1(10)
5.梅志军.刘瑞.唐岩胰腺钩突角角度变化在CT诊断胰头占位中的意义[期刊论文]-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02)
6.巫北海.刘国庆.黄学全胰腺钩突的单层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期刊论文]-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21)
7.叶春.范跃祖.鲁星燧CT及MRI对胰腺钩突癌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期刊论文]-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05)
8.Martin DF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normal pancreatic uncinate process 1988
9.吴天秀.吕端远.欧伟胰头的解剖及临床[期刊论文]-实用医技杂志 2006(11)
10.Haaga JR.Alfidi RJ.Zelch MG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pancreas 1976(11)
11.周诚.韦嘉瑚健康人胰腺变化的CT检查分析:(探讨老年人胰腺的改变) 1993(01)
1.刘冠勇.李森.刘慧泽.耿海.庄冠一.李春友.李加起.丁伟.杜福田.丁维宝螺旋CT对胰腺钩突位置的界定及其径线的测量[期刊论文]-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9(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lcjpxzz200803017.aspx
授权使用:南昌大学图书馆(wfncdxtsg),授权号:df8cd302-ad1c-4e08-934f-9dcd007b3cff
下载时间:2010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