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生态视角下的燕赵大厦屋顶花园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生态视角下的燕赵大厦屋顶花园设计
1. 人文生态的概念
人文是一个动态发展、具有传承性的概念。

它涵盖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行为存在等所有的社会生存表象和内在承袭的价值观。

《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生态,可理解为用优秀的“文化现象”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倡导的行为模范来引导人们,塑造“健康、美好、和谐”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环境。

“以人为本”是“人文生态”的核心内容,“健康、和谐、唯美的生活状态”是“人文生态”的目标境界⑵。

植入人文生态理念的屋顶花园设计,是把人文艺术的构筑元素有机地融入、依附于物质和空间中。

不仅是对艺术、技术和功能的体现,还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内涵。

2. 物质性因素在屋顶花园设计中的综合考量
2.1载体空间的环境意
燕赵大厦所在的响螺湾商务区规划面积1.26公顷,是天津滨海新区重点项目。

由38栋摩天高楼、一条海河滨水带与三个开放空间组成的花园式、立体式新型活力城区,将成为各省及央企的总部基地和研发中心。

燕赵大厦总建筑面积逾五万㎡,临海河而建,主体25层,为高级服务式公寓及办公使用;商业裙房三层(图1)。

毗邻海河、彩带岛的优厚地理位置、周边顶级商业街区的活力氛围、极具发展潜力与前景的前瞻规划,决定了燕赵大厦以国际精英阶层、白领人士为主的工作、生活与消费群体,而屋顶花园可以实现较高品质的环境互动。

燕赵大厦裙房屋顶花园作为一处转角生态空间,为服务式公寓的私享花园,可以满足业主“小隐与喧嚣”、滨河览胜、情景交流的需求,更丰富了街廓空间的景深。

大楼顶部空中花园则成为对岸于家堡金融区的视觉焦点(尤其在夜晚)。

2.2载体空间的建筑意
燕赵大厦主体以简约的几何风格,采用现代感十足的玻璃幕墙及不对称折线,隐喻燕赵大地的嶙峋山脉。

裙房的屋顶花园,从楼群整体构成的角度进行考量,注意主体建筑几何外形的限定空间,以及相邻建筑与之形成的空间围合关系,使设计表达契合高级服务式公寓的环境品质要求。

响螺湾极简的、均质生长的楼群,即是屋顶花园最为壮丽的都市空间语境。

大楼顶部的结构布局赋予花园360度的视野,设计从幕墙与核心结构的围合特点及入口点设置进行考量和表达,以响螺湾商务区与于家堡金融区的楼宇空中图底关系为背景,为整栋商住办公大厦提供高级的氛围营造方案,通过充满人情味与上品的人际交往空间和商务花园空间,体现对建筑场所语境的深入理解(图2~3)。

3.人文生活在屋顶花园设计中的复合诠释
3.1可经营、可参与的复合空间
屋顶花园的景观和生态价值毋庸置疑,但其高出一般水平的建造成本和维护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⑶。

屋顶花园将场地环境、建筑及人的活动预期,一并纳入景观价值的研究和设计当中,通过弹性多样的有偿使用方式,如私人聚会、推介会、小型艺术派对等,并将各种活动空间、绿植空间和服务空间根据场地环境进行穿插处理,动静皆宜,使屋顶花园的运行和使用形成良性循环。

如大楼顶部为企业量身定制的空中商务休闲花园酒吧,设计预留推介酒会的活动区域,以及若干高级会晤区。

同时,亦可为员工的日常休闲或娱乐表演等活动提供场地。

复合空间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使用率。

其高品质环境其传播效应,将有效提升大厦的影响力和街区地位,同时亦使屋顶花园更加聚集人气(图4)。

3.2舒缓身心、诗情自然的慢调空间
据调查,都市生活的压力情绪与缺乏沟通的淡漠,已经使超过半数以上受雇者处于焦虑不适的亚健康状态。

人们渴望便捷可达的、与自然亲近又静雅高尚的植物景观环境,缓解工作疲劳、加油身心健康。

燕赵大厦屋顶花园恰好提供这样一个场所:植物密度适中,小径通幽,身处园林而忘怀与都市,可以独处或与三两友人倾心交谈,享受漫步的悠然或情感交流的快慰。

如在裙房靠近生活性道路一侧,以及在保证公寓私密性视线以外的区域,设置屋顶花园的安静区域,将其与可以眺望海河、街角等开放空间以花架、花篱或台阶进行分隔,形成空间的自然流动(图5)。

大楼顶部的空中花园,则避开最佳对外观景面及主要入口活动密集的区域,而选择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小、流动性较小的景观空间,营造“绿意染袖、花影涂香”
的美境。

4.造园艺术在屋顶花园设计中的细部体现
4.1“小中见大”
屋顶花园的边界形状及景观布局,必然受到其建筑形式及结构的影响。

如建筑顶层核心筒与梁柱结构、升高的外檐幕墙结构,使屋顶花园成为一个由玻璃和柱子围合的环形空间,较为局促。

设计中采用入口“先抑后扬”的障景手法,并利用景观屏风,设计架空的眺望甲板,扩大了空间能量。

内部的酒吧区域及会晤区,采用可移动式花箱、高低有致的树池、以及穴式种植等多种设计手法,塑造不同软围合感的“小空间”。

更以局部吊棚、局部抬高地面、铺装材质的变化、以及墙柱绿化等形式,进一步明晰空间特点,扩大景观纵深感。

在荷载允许的前提下,活泼有致的地面高差以及景观“天花板”的设计处理,展示了屋顶花园的空间魅力,在一壶小天地间实现了“高远、平远、深远”(图6)。

4.2“巧于因借”
屋顶花园周边的建筑景观环境,是人们身处其中感受到的“心理边界”或“边界效应”,是人们景观综合感受的一部分,周围环境的景观价值应当在花园设计中善加利用。

在燕赵大厦屋顶花园中,海河、彩带岛、于家堡金融区均是上佳之选。

需要注意的是,“借景”需要以人的视点为参照。

因此,裙房屋顶花园在靠近滨河、商业街及街角的区域,设计为开敞式空间,契合人的亲水性和聚集性特质;而顶层花园在眺望于家堡、海河最佳的区域,设计酒吧或高级休闲区,以此取得环境价值的最大化。

5.小结
2011年我国现有裸露屋顶的面积是100亿平方米,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

”这都充分说明,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⑷。

屋顶花园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屋顶微气候、降低屋顶雨水径流、美化环境、健康身心等诸多优点,是一项“福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