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2电路设计和布图规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被广泛使用原因: 工作过程会产生尘雾,污染环境; 由于颗粒的运动,会产生静电放电; 很难在净化车间内进行操作( 100级到10级) 会在电阻上留下暴露的边缘,易受环境影响 由于受到喷嘴最小孔径的限制,调整切口宽度 很难小于0.002—0.003in。 调整速度低于激光调整。
喷砂微调可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增加阻值: a. 如激光调阻一样,去掉材料形成切口。这样增加电 阻方数,从而增加阻值。 b. 减小电阻器的厚度。减薄膜的厚度增加了面电阻率, 这样也就增加了阻值。
吃进尺寸:受每个激光脉冲攻击的材料的量 刀口宽度:切割的外宽
激光调整系统分类
第一类:双电阻探针系统。激光束位置固定,
基片可在X轴和Y轴两个方向上运动。 第二类:基片固定,激光束在固定的基片上 扫过,且具有多探针。
混合微电路激光微调系统如下图所示,微调过程是全自 动化的,激光束和X-Y工作台由微机控制,系统还装有 TV摄像机以监视微调过程。
最终电路原理图:在此阶段必须考虑元器件定义的问题,
其中包括元器件的性能规范和对于不同组装工艺的封装兼 容性。
工艺过程定义:在这个设计阶段,确定使用厚膜工艺还
是薄膜工艺制造电路中的无源元件。
设计评审:在这个阶段应当选定外贴元器件,确定厚膜
或薄膜工艺过程,对所选择的工艺的可生产性进行评估。
厚膜电路设计要点
1、切实掌握设计依据
电路的设计依据是供需双方签订的合同或电子系统对电路提出的
最基本的设计要求;有参数指标、质量等级、考核标准和其它的附加条 件。可参照下列条件:
① 电性能指标;② 系统研制提供的电源种类及数量;③ 输入信
号的波形、频率、电平;④ 应输出信号的波形、频率、功率及参数要 求;⑤ 输出负载形式;⑥ 所允许的最大功耗;⑦ 产品工作环境条件 ⑧ 可靠性、先进性及经济性。⑨ 产品结构、外形尺寸和重量⑩ 产品 封装形式及气密性要求。
b. 四探针法 两支探针用来将电流注入到测量环路中,另两支探针 放在接近电阻端头处并联数字电压表。
优点:作为误差项的探针电阻和探针接触电阻消失了, 因为数字电压表是高阻抗仪表,不干扰电流在回路中的 流动,引入的误差仅是端头电阻。 缺点:使用两倍数量的探针,设计时,须为这些额外探 针留有足够的空间。
二、一般导线及焊盘布线 1.印刷板导线的最小宽度主要由导线与绝缘基 板的粘附强度和流过它们的电流值决定。 2.印刷导线拐弯处一般取圆弧,而直角或夹角 在高频电路中会影响电气性能。 3.尽量避免使用大面积铜箔,否则,长时间受 热时,易发生铜箔膨胀和脱落现象。 4.焊盘中心也要比器件引线直径稍大一些。焊 盘太大易形成虚焊。
3.2 封装结构设计 :按照环境、尺寸、重量、功耗、气密性及引出端数目 选择合适的封装形式和外壳结构。尽量选用标准外壳。必须重新设计时 选用的材料、镀层、引出端及封装边缘距离必须满足附录规定。
3.3 组装工艺设计:根据对产品的力学环境、热学环境及电性能要求选择 芯片装贴、无源器件装贴、基片装贴、互连工艺和封装工艺确定产品工 艺基线 。 3.4、版图平面设计:版图平面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最终线路图,已选定的封 装结构,组装工艺及工艺基线提供的工艺参数。
因此,电阻器的面积(lw)
lw P / p0
(7)
解式(6),(7)构成的方程组,可以得到满足阻值和额定功 率要求的直线状电阻器的宽度w和长度l
P R P w p0 R Np0 R lw Nw R
(8)
当N<1时,一般不用上式,而改用:
P R PN l p0 R p0 R l wl R N
计的因素。技术规范应包括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系 统尺寸、质量、每个元器件的消耗功率、可靠性及信号源。 此外,还应当给出材料总成本和人工成本。
电路要求:根据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所选电路的形式、
配合和功能是这个阶段的基本考虑因素。
搭建实验板:用实验板的形式来演示电路功能,以便确定
影响最终基片布图电性能的一些限制条件。
基片布图:此阶段需将模块的尺寸、引出脚、性能和可
测试性要求与已建立的设计规则的要求统一起来
制作电路原型 生产工艺总结
PCB抗干扰设计的布线技巧
一、元器件布线 1.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设法 减少它们的分布参数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输入和输出元件应远离。输入输出端用的导 线应尽量避免相邻平行,最好加上线间地线, 以免发生反馈耦合。 2.某些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电 位差,应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免放电引 起意外短路。
2.2 电路设计和布图规则
混合微电路是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集成度的电路封装形式。
在混合电路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在电路成本和电 路性能间的平衡折中。
1 in=25.4 mm
混合电路的优良设计结果依赖于三个要素: 1) 能够实现它被设计时所有预期的功能; 2) 能够在系统的使用周期内无间断地完成这些 功能; 3) 能够经济地加工生产。
激光修调系统具有多种修调功能,可以修调
混合集成电路、厚薄膜电阻器网络、电容网 络、瓷基薄膜集成元件,还可以修调D/A和 A/D转换器的精度,V/F转换器的频率,有源 滤波器的零点频率及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 等。同时还具有IEEE488接口,可与其他测 试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激光调阻时,被切割的电阻体图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工作原理:激光束通过一系列的透镜和反射镜整形 聚焦,最终撞击电阻材料,于是,材料吸收能量 被加热,多数材料被气化,一些被熔化后再凝固, 其余的作为颗粒被弹出。
注意:控制激光束的功率,切口必须清洁、边缘整齐
为了产生稳定的电阻值,需使用高峰值功率的短脉冲。高峰值功率 能使材料迅速挥发,而将边界区域的热流量减至最小;短脉冲能使 刀口细腻。
B. 喷砂调阻
工艺原理:在喷砂调阻中,细粒的砂在 高压下以高速通过小的喷嘴,喷到待调 的无源电路元件中,砂子摩擦并移去不 需要的电阻材料,使电路元件的尺寸发 生改变,从而使量值发生相应的改变, 直到达到所需要的阻值。 优点:材料中没有应力或机械微裂产生。 主要缺点:产生电阻碎屑会成为混合电路 里潜在的玷污源。 注意:从电路元件上去除的材料的数量由 气体压力喷嘴结构、材料的硬度和厚度 来决定。
激光调整大量生产的有效性受到以下几个因素 影响: 待调材料的种类(厚/薄膜) 电路的几何形状,包括电路元件的数量、尺 寸和布图 激光的类型和工作模式 调整速度
激光调整的噪声越大就意味着稳定性越差。
激光的类型 受激准分子激光器(氟化氪和氟化氩) 气体激光器,射出的脉冲位于UV频段 一次钻多个孔 二氧化碳激光器 缺点:孔的尺寸受限,钻不透铜,一次钻一个 孔 YGA激光器---工作在红外频段。 虽能钻透铜,但很难钻出直径小于10um的孔, 一次钻一个孔 P227 表9.3
(9)
长宽比:由于印刷工艺上的限制和厚膜电阻浆料的流
变性,厚膜电阻器的长宽比最小不得低于1/10,最大 不得高于10,最好在1/3到3之间。
接触电阻:厚膜电阻膜与端头导体在接触处存在着接
触电阻,它是电阻膜与端头导体膜之间因电流收缩效 应形成的接触电阻与二者之间因相互扩散或固相化学 反应所产生的新物质的电阻之和。
电阻的探针测量技术 a. 两探针法 两探针是传统的最简单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它仅包含 两根探针放在待测电阻上进行测量。
此方法会引入由探针电阻、探针接触电阻和端头导体电 阻组成的误差,可高达0.2 ,对1000 的电阻,误 差百分比为0.02%;对于10 的电阻,误差百分比高达 2%,故对低阻或要求高精度的场合,不使用两探针法。
根据以上三点的要求,混合电路在设计中应遵 循特定的设计规则和设计顺序。以下列出一些 设计顺序,它指出了每一阶段的设计特点和应 当考虑的设计参数。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 体情况适当调整。 设计流程参考图2.17(P52)
2.2.1 混合电路设计元素(设计顺序见表2.2)
系统要求:系统的技术规范将会确定一些影响混合电路设
2.2.3 无源元件的调整
电阻微调方法(薄、厚膜都适用) A. 激光调阻
最广泛使用的激光系统:基于一种掺钕的钇铝石榴石 (YGA)晶体. 特点:较短的红外波长(1.06微米),切口较小、较窄, 对周围电阻材料及底面介质此材料产生最小的损伤。 因为YGA激光束是不可见的,多数微调系统采 用氦氖激光与YGA结合,发射可见的红色光束,方 便定位。
标准激光微调系统工作流程:
• • • • • • •
探针探测电阻器 数字电压表测量电阻器的阻值 激光被定位在调整的开始点。这点被编程到计算机中 发激光脉冲 电压表再次取读数 计算机将该读数与所要求的读数比较,若在公差范围内则关闭 激光器,否则再发出激光脉冲 重复上一过程,直到电阻器的阻值处于程序中规定的公差内
三、电源线及地线设计
1.根据印刷线路板电流的大小,尽量加粗电源线宽度, 减少环路电阻,同时,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和数 据传递的方向一致,这样有助于增强抗噪声能力。 2. 在小信号电路与大电流电路做在一起的电路中,必 须将GND明显地区分开来。布线方法为将小信号 GND与大电流的GND进行分离,通常使用两根引线 的GND。使大电流不在布线电阻上流动,从而不产 生干扰,如像功率放大级和负载那样,将大电流流 动的部分由电源直接进行布线。还有,将小信号部 分进行汇总,也直接由电源进行布线。如果这样做, 小信号线与大电流线完全分离,再将汇总的小信号 GND与功率放大级的GND相连接。 3.数字地与模拟地分开。
2、严格遵守设计原则
在设计过程必须遵守下列原则和指导思想:
① 设计的先进性和继承性
② 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 ③ 方案优选、参数优选 ④ 材料、元器件标准选用 ⑤ 工艺的可行性、可生产性 ⑥ 可靠性 ⑦ 性能价格比
3、全程遵循设计程序
3.1 线路设计:方案论证、电路设计、热设计、可靠性设计、电路设计的 正确性验证、电路设计评审、出电原理图等。
图2.2-1接触电 阻测量方法
图2.2-2采用pd-Ag系导体浆料
图2.2-3采用Au导体浆料
同一系列的电阻器,方阻越高,接 触电阻就越大。如果缩短电阻体的 长度,接触电阻在全部阻值中占的 比例就会变大。接触电阻的影响越 显著,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的差别 就越大,而且电性能变得越坏。
关于接触电阻的几点结论: a.同一系列的电阻器,方阻越高,接触电阻越大。 b.电阻体长度越短,接触电阻在全部阻值中占的比例越大。 c.接触电阻的影响越显著,实际阻值与设计计算的标称阻值之间 的差别就越大,且电性能变得越坏。 d.电阻膜与端头导体之间存在的这种接触电阻,会对电路性能发 生影响,在设计时必须注意:两个电阻器有一个共用端头 导体的情况下,两个电阻器的电阻膜不应连成一体,而应 在共用端头上分开。
(1)单刀切割电阻法 (2)双刀切割电阻法 (3)L型刀口切割电阻法
激光调阻
激光调电阻的原理:为了提高厚膜电路的精度,必
须进行阻值调整。由于厚膜丝网印刷操作固有的不 准确性,基板表面的不均匀及烧结条件的不重复性, 厚膜电阻常出现正负误差,如果阻值超过标称值将 无法修正,但是,一般情况下印刷烧成后阻值低于 目标值的大约30%,所以要通过激光调整达到目标 值。 激光调阻系统修调技术机理:激光修调是把一束聚 焦的相干光在微机的控制下定位到工件上,使工件 待调部分的膜层气化切除以达到规定参数或阻值。 调阻时局部温升使玻璃熔化,气化部分阻值槽边缘 受到玻璃覆盖,可填平基体表面被切割的介质。
3.5、工艺设计评审
3.6、制版 3.7、绘制印刷、激光调阻和元器件组装、互连图及基片尺寸图。
2.2.2 薄厚膜无源元件设计
一、厚膜电阻 1)直线状厚膜电阻
直线状电阻器的长度和宽度之比称为方数,用N表示。 (6)
l RR NR w P :电阻器的额定功率密度,简称功率密度,它表示单
0
位面积的电阻体上能够承受的功率,其大小主要与 电阻器的基片材料和电阻材料有关。(如Ta膜电阻材 料和氧化铝陶瓷基片为30 ) mw / 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