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旧沥青混和料修补路面坑槽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旧沥青混和料修补路面坑槽应注意的几
点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进展,交通量迅猛增加,对公路的通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干线公路的养护工作必然要做好,确保公路畅通无阻,常年无坑槽,对显现的坑槽要随时修补,不然将严峻缩短公路的设计利用年限。
目前,我国公路养护坑槽常规挖补方式以缺少性能靠得住的小型专业设备为主,普遍存在施工速度慢、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二00四年,陵县公路局投资280万元购买了一台冷再生修路王,对路面破损处的旧沥青混合料加热后添加必然的骨料搅拌后再生修补,成效良好。
关键词:再生修补坑槽问题
二00四年,咱们对省道315线陵县段沥青路面12908m2坑槽的修补实践证明,利用旧沥青混合实后再生新技术,较好的解决了沥青路面坑槽随有随补的问题。
利用现场挖出的旧路面混合料现场拌合、摊铺,幸免了拌合料远距离运输的料温损失,节约了运输本钱;旧料再生加温用液化气,减少了环境污染;小量生产,无需动用大型拌合设备,弥补了大型常规热拌设备不能及时和少量生产的缺点,降低了混合料的造价,为挖补路面坑槽开拓了新路,是公路养护中经济有效的一项
新技术。
一、利用冷再生修补路面坑槽第一要解决的几点问题
一、研究再生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温度适应性、生产质量主稳固性等。
二、直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估。
3、解决由小面积和小范围的生产转为大面积的程序化生产,以取代常规热拌机械设备不经济与不适用的问题,解决其重复倒运沥青和砂石材料等繁杂进程,为解决小修挖补点多、线长、不易治理和操作等难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4、旧沥青路面再生料的要紧技术指标实验。
如马歇尔稳固度、油石比、密实度及其旧沥青路面的沥青含量、石料级配等指标实验。
二、旧沥青再生料修补路面坑槽的工程程序
一、挖除旧路面面层:经测量、划线、切割、风镐凿松后,人工用铁锨将旧料堆在一旁。
注意测量划线要与公路轴线平行或垂直,切割不要破坏基层,如发觉基层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置。
二、选择旧料:在挖清旧路面混合料的进程中,注意清除旧料中的泥土、杂物,向拌合仓内装料时,块大的要捣碎,以块的直径不大于10cm为宜。
3、对旧沥青混合料取样进行油石比、级配、马歇尔稳固度等项实验,测定各项技术指标,确信沥青、级配料的添加量,并使之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实验规程》。
4、加配沥青和矿料,按实验室测定的百分比,计算出每吨应加沥青
和级配矿料数量,经测试不需要添加的能够直接拌合。
如104线实验段,经测定油石比、石料级配指标符合标准要求,不需要添加沥青和矿料。
五、拌合、摊铺、碾压和初期养护。
六、依照施工程序别离记录施工中有关数据,以便总结体会,改良工作。
具体操作工艺流程为:测量—切割路面—风镐凿松—人工清除—选样实验—秤重装料—按比例添加料—拌合—卸料摊铺—整平碾压—质量检测。
三、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新技术的有效价值
一、常规的修补路面坑槽的短处
⑴常规热拌设备不能生产小批量成品料,从加热沥青到显现成品料至少要3—5天,何况,成品料从拌合厂运到施工现场,增加拌合料二次倒运和重复加温的本钱。
⑵乳化沥青能现场拌合,但乳化沥青不随时供给而且造价高。
⑶低温拌合沥青混合料加入20%的煤油等拌合而成的拌合料,装入袋内密封贮存,低温情形下挖补利用,其造价高。
二、用旧沥青混和料再生技术的优势:旧沥青再生新技术一年四季都可施工,方便快捷,在施工现场,随时破碎回收旧料,随时加热还原成新的再生拌合料,随时修补坑槽,为维持干线公路常年无坑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
四、效益
经与常规拌合料乳化沥青现场拌合料及低温拌合料相较,节约费用5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五、性能及特点
一、变废这宝,减少污染
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新技术的最大优势是能废物利用,旧料再生,变废为宝,其它的挖补方式如利用常规设备拌合、低温拌合料、乳化沥青现场拌合料等都不便利用旧料再生,只能弃之路边,增加了环境污染,阻碍了路容美观。
二、轻巧便利,机动性强
该技术采纳的设备体积小,重量经,不需要动用大型设备,用一辆小卡车或小拖车就能够牵引,车上拌合作业,自带燃料,电脑操纵,运转自如,拌合均匀,对公路上显现的坑槽可随见随补,及时方便。
3、适合各类气候条件
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可应当场拌合,当场压实,高温季节拌合时料温可采取低限值操纵,比标准规定温度低200C这宜,低温季节可采取高温操纵,按低温环境下仍能施工作业,适合各类气温条件。
4、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现场施工用丙烷气加热,不扬尘不冒烟雾,既提高了环保指数,又改善了工人劳动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