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见问题与要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第2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见问题与要点分析
吴凯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9)
摘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就是依据环境保护J
要求和评价标准对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敏感目
标、影响原因、处理措施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
一般涉及到,建设项目的选址影响、噪音影响及生态效益
影响等内容。
本文基于建设项目的大局层面对其环境影
响评价中的常见问题及要点进行探讨,以期望进一步提
升建设项目的环评质量。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厂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而基于建设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施工技术不达标,施工设计规划不要合理、施工现场监管不严密等因素给自然生态环境代来了巨大破坏。
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敏感因素进行全面评价,有助于促使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但项目环境评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含多个影响层面,评价工作中极易出现目标抓取不实、测评不严、评价不系统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对环境保护的实际指导性。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见问题
1.1评价时效性差指导意义不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基于具体工程的实时评价,必须注意其评价的时效性和精准性。
但是从当前的实际状态来看,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效性较低,实际意义不强。
这是因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含内容极多且变化性较大,而评价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有机统一的复杂工程。
加之一些测评项目数据资料缺失、污染影响源成因短时间无法辨识、测评需要经大周期的数据比对和分析,因此其测评时间较长。
但这就与项目建设的工期形成巨大矛盾,也带来了项目方的经济损失。
比如,一些工程项目因施工作业班组较多,施工节奏推进速度较快,所以工程施工中难以有效落实环保部门提出的整改政策,导致项目环境影响评测有名无实。
1.2评价质量不高,可研深度不够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找出项目建设中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依据评价结果找到防控和治理的有效方法。
这就要求评价报告必须是基于客观实际的深入分析,必须具备指导环境保护和项目建设的实质性研究和利用价值,这就对评价人员的评价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我们一些环保部门和机构在作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不注重对项目本身及环境状况的研究,仅依据一些现有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于污染来源、污染影响后果、施工技术、环评关注重点问题、处理策略等缺乏深入分析。
其得出的评价报告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实现评价成果的有效转化。
比如,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的声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部门未对沿线人口分布、构筑物设施及布置等敏感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留下较大的噪音污染后患。
1.3开放性环评观念较弱,公众参与性较低
增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开放性,让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到环评过程中,强化社会监督监管,保障环评质量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但是,目前某些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却背道而驰。
部分地区管理部门既未放开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市场,鼓励社会专业评价机构进入,又没有将评价结果向大众进行公开公示,环评进展、重大问题、治理策略等缺乏一定透明度。
如此就有碍于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客观性,又影响公共参与热情。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分析
2.1明确目标专项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过程中,要求评价方必须依据环境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编制与之对应的分栏评价报告书,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存在影响可能性的内容实行深入分析、客观评估达到全面评价和专项评价的目的,以满足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
同时还要求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不能与规划项目环评相重复。
比如,公路工程在建项目的生态环评中,就要将公路选址布局、经过的动植物区域、水生态环境等与预期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区分,不能以当前环评数据评测预期状态。
2.2严格评价机构管理
首先,环境影响评价事关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事故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的长期利益,必须确保环评质量,杜绝弄虚作假和利益交换。
要求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服务的一切单位都必须接受并通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资质审查,取得合法资格证书,且对评价结果负责。
其次,要求提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的单位不能与相关审批部门及行政主管部门存在任何形式的利益往来,以确保项目环评质量和公正性。
2.3开放合作增强参与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牵连甚广,涉及环保、工商、城建城管、施工单位、社会群众等等主体,仅靠环保部门及环评委托机构难以真正实现环保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所以我们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走多维合作道路。
建设单位在环评中要积极征集社会意见,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并进行科学论证,跨省跨行环评要加强区域合作实时沟通加强联系。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既保持客观性又保持精准性,既需要加强环评机构管理又要增进公众参与性。
参考文献
[1]姚桂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分析[J].项目管理,
2016(2):82.
[2]李海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3.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