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682分也落榜:家长建议“见分填志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来的落榜⽣有的分数⾼达682分,⽐⼀中、⾦中的分数线都⾼,太可惜啦!”昨天,南京市招办对原市区600分以上仍未录取的中考考⽣重新征求志愿,给这些⾼分落榜⽣额外⼀个上四⾼中的机会。

采访中记者发现,估分不准确成为考⽣⾼分落榜的⼀个重要原因,不少家长建议“估分填志愿”的⽅式要变⼀变,“见分填志愿”可能更加有利于孩⼦科学选择⾼中,减少⾼分落榜。

这些孩⼦
分数考得不低⽆奈落榜
案例⼀:估分650分,实际614分,第⼀志愿三中,第⼆志愿五中,落榜
原因:估分过⾼,第⼆志愿浪费
“今天补录的总共就剩8所,没什么可挑的了。

”浦⼚中学的张同学和爸爸站在重新征求志愿的学校信息前⼀边研究着,⼀边⼿机“连线”妈妈告知情况。

张同学的爸爸告诉记者,⼥⼉在班上成绩中等,这次估分650分,志愿填了三中和五中,结果最后出来的总分只有614分。

“今年考试卷简单,分数⼀估竟然有650分,我们觉得三中、五中问题不⼤,就让她填了,谁会想到竟然差了30多分呢?”张同学说,他们班像她这样估分相差20 30分的还不少,之前他们已经和⼈民中学签了约,只要第⼆批次第⼀志愿填报就稳进实验班所以决定放弃第⼀批次四星学校直接上三星的⼈民中学了。

招办有关⼈⼠分析,张同学这种情况如果⼆志愿填报恰当完全可以避免落榜。

“五中这样⽐较热门的学校第⼀志愿就会招满,⼆志愿填报这个学校等于浪费了。


案例⼆:估分689分,实际682分,第⼀志愿南师附中,第⼆志愿⼗三中,落榜
原因:过分⾃信,没填保底志愿
“我们今天录到⼀个特别优秀的孩⼦,682分,绝对⾼分啊!”燕⼦矶中学昨天捡了个“宝”,“这样的孩⼦如果进我们学校肯定是第⼀名。

”现场咨询⽼师说。

“这个⼩孩⽐较可惜,如果报考⾦中、⼀中什么的都能进了,可是偏偏冲击的是分数线的南师附中,按照往年情况他考了682分也能扩招进去,但是今年南师附中的分数线特别⾼,达到691分,这个⼩男孩差了9分。

”燕⼦矶中学⼀位⽼师说,对于这样的⾼分落榜⽣学校是⾮常愿意接受。

“我们家长不仅可以免收孩⼦三年的学费,还给予2万元奖学⾦的奖励,编⼊的实验班学习。

”最终这个孩⼦在重新征求志愿登记表上的第⼀志愿⾥填了燕⼦矶中学。

招办⼈⼠分析,即使成绩⾮常稳定的优秀孩⼦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要给⾃⼰留有余地。

“⼆志愿填⼗三中也是策略上的失败,这样⽐较热门的学校不会招收⼆志愿。


案例三:估分645分,实际648分,第⼀志愿中华中学,第⼆志愿三中,落榜
原因:对⽬标校不了解志愿过⾼
孙同学的家长王⼥⼠⼀直很懊恼,孩⼦中考考了648分,其实这个分数挺不错的,⽐估分还多出3分。

“都怪我们家长没有尽责,志愿没有填好,第⼀志愿填的是中华中学,这是我和他爸爸的母校,也⼀直希望孩⼦能上,结果忽略了孩⼦和学校的匹配度,这个学校这⼏年的分数线⼀直在660分左右。

”王⼥⼠说,孩⼦⽗亲正在打电话给亲戚咨询,如果能上中华的扩招就再好不过了。

招办有关⼈⼠分析,填报志愿的时候⼀定要知⼰知彼,不仅仅对⾃⼰的成绩层次有所把握,更要了解⽬标学校近⼏年的分数线动向。

案例四:估分585分,实际605分,没填第⼀批次志愿,落榜
原因:第⼀批次志愿空⽩,⽆法投档
沿江中学的陈同学平时成绩很⼀般,考完估分585分,⽼师说这个成绩应该不能从第⼀批次⾥⾛掉,所以填志愿的时候她直接跳过第⼀批志愿,填了第⼆批中的梅园中学,但最后出来的中考分数却是605分,有资格填报第⼀批次的学校,所以她“肠⼦都悔青了”。

“想上四星⾼中⼀直是爸爸妈妈的愿望,今天是冲‘四星’最后的机会,我在家⾥越琢磨越不是滋味,所以⼀⼤早就拉着好朋友来到了市招办。

”陈同学说。

招办有关⼈⼠分析,考⽣填报志愿时不应该放过任何⼀个机会,特别是处在两个批次临界点的学⽣,发挥好了可能就能上⼀个层次,如果因为没有填写志愿直接放弃就太可惜了,等于没有战⽃就直接缴械投降。

这些家长
名为补录实为空挂学籍
“你们学校能挂学籍吗?”家长刘⼥⼠昨天来到补录现场的⽬的只有⼀个:为⼥⼉找个学校挂学籍。

“我⼥⼉所在的学校在⽩下区算是中上等,她的学习成绩也总是排在班上⼀⼆⼗名的位次,中考考了643分,但是离⾃⼰填的⼀志愿学校重点⾼中还是
有⼀定距离。

”刘⼥⼠很清楚,以⼥⼉的成绩考上重点是不可能的事,计划外扩招,线下⼆⼗分估计也不够,于是决定⾛“借读”这条路。

“我已经计划好了,先在重新征求志愿阶段找⼀所学校挂个学籍,再到那所作为‘借读⽣’报到上学。

据了解,南京重点⾼中的借读费⼀般在3万元左右,和扩招费等同,除此之外,学⽣按常规还要交学杂费。

⽽和扩招⽣不同的是,借读⽣不受线下⼆⼗分的分数限制,⼀般达到普⾼线就能进去。

周⼥⼠的⼉⼦中考考了609分,这个分数根本没有希望上南京的热点重点中学。

“我们⽼家是南通的,已经准备⾼中去县中借读,但是要在南京找个学校落学籍。

”周⼥⼠在⼏所有补录名额的学校问了⼀圈,不少学校还是愿意为孩⼦挂学籍的,⼀所学校的⽼师坦⾔,家长们想让孩⼦上好学校、上普⾼的愿望可以理解,⽽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帮助⼈实现这种愿望。

“家长⾸先要和想上的学校打好招呼,然后到我们这⼉来交点钱挂个学籍,然后我们开证明到家长想上的学校,学⽣就可以办借读⼿续了,这些孩⼦三年后回我们学校参加⾼考。


补录学校
抛优惠条件争⾼分落榜⽣
昨天重新征求志愿的学校有南京民办实验学校、燕⼦矶中学、建邺⾼中、⼆⼗七中、⾏知中学、南外中加班、⾦中河西国际班、南外仙林分校德国巴州班等8所学校,考⽣可补填征求志愿表,⼀旦符合条件被录取后将不收扩招费。

不过由于南外中加班、⾦中河西国际班、南外仙林分校德国巴州班三所学校是为出国学⽣准备的,费⽤⾼且不能参加⾼考,⼤多数家长都将⽬标锁定在5所普⾼,⽽这些学校为争取好⽣源也纷纷抛出优惠条件。

⾏知实验中学差额三四⼗⼈,中考成绩615分以上⼀定编⼊“精英班”,605分以上⼀定编⼊“实验班”。

燕⼦矶中学差额70⼈,招⽣⽼师表⽰,660分以上可以免学费,670分以上可以奖励⼀万元,680分以上奖励两万元。

建邺⾼中缺额六七⼗⼈。

⼆⼗七中有110多个缺额,600分线上填报的学⽣均有机会。

现场声⾳
家长:能不能“见分填志愿”
在昨天的补录现场记者发现,不少⾼分落榜⽣的落榜原因都是估分严重失误。

“孩⼦估分的时候对⾃⼰相当有信⼼,估出来680多分,填了个⼆⼗九中,结果分数出来只考了650多分,在家⾥哭,有什么办法呢?是落榜,还是找关系、交钱?”许多家长聚在⼀起热议中考填志愿⽅式,⼤家觉得让⼗四五岁的未成年⼈去估中考这么重要的分数是不科学的。

“中考的试卷、草稿纸不能带出考场,考⽣只能花时间去凭记忆估分,如果改成分数出来再填志愿就好多了,孩⼦可以根据⾃⼰在班级的层次填相应的学校,落榜风险⼩多了。


“见分填报⼼⾥更有谱,感觉更公平⼀些,有助于选择⾼中。

”⼀位朱姓学⽣的家长正在填表,孩⼦今年考了640分,⽐当时估分整整低了21分,孩⼦很⾃责。

“其实也不能怪他,本来就⾟苦了那么长时间复习考试,还要去估分,如果是成绩出来填志愿风险就⼩多了,可以更好地选择⼒所能及的学校。

”周先⽣的⼉⼦⼀直很聪明,理科成绩⼀向⽐较好,这次中考想让数学拉点分,结果数学⽐估分少了⼗⼏分,总分原先估计约为640分,现在是609分,差了⼀⼤截。

“本以为报了⾬花台中学再保险不过了,愣是分数不够只能来补录。

”周先⽣觉得估分很难,尤其是语⽂作⽂和客观题,作⽂估的分数和最终分数有多少差异,还得看阅卷⽼师的“⼝味”。

专家:两种填报⽅式各有利弊
南京⼀所初中校长认为,估分填志愿可以避免考⽣志愿过于集中,有利于⾼中学校均衡发展,但对部分考⽣来说,增加了他们填报志愿的盲⽬性;⽽见分填报志愿虽有利于考⽣选择学校,但各批次的竞争都将加剧。

“即使实⾏知分填志愿,考⽣仍然不知道学校具体的录取线,择校仍然存在障碍。

”这位校长说,不管哪种⽅式,都需家长和考⽣提⾼风险意识、谨慎填报。

南京⼀所⾼中学校校长认为,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降低了考试失准导致的风险,也减⼩了考试中的⼼理压⼒,但考⽣由于只知⾃⼰成绩,不知排名状况,志愿“撞车”现象更为明显,甚⾄导致⾼分落选。

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尖⼦⼈才过度集中于⽬前所体现的热门学校,热门学校⽣源扎堆,冷门学校⽣源不⾜,甚⾄需要适当降分录取,不利于⾼中校均衡分布。

⾼招经验
平⾏志愿不错
见分填志愿⾼校不看好
晨报讯中考填志愿的办法能不能借鉴江苏⾼考的模式?南京中学届曾有不少⽼师和校长提出类似的想法,据称教育部门也认真考虑过此事。

有关⾼招专家在总结了江苏⾼考志愿填报的改⾰历程时,认为平⾏志愿值得中考借鉴,不过考后见分填志愿却有诸多弊端,还是考前填志愿更科学。

实⾏平⾏志愿落榜者锐减
我省⾼考最初和现在的中考⼀样,实⾏的是传统志愿,2005年开始实⾏平⾏志愿录取。

传统志愿采取的是志愿优先。

⽽平⾏志愿中的A、B、C均视为⼀志愿,遵循分数优先,只要分数达到这个学校的线,就可以被这所学校录取,不受志愿顺序的影响。

在传统志愿下,⼀志愿落榜的⾼分考⽣很多,⽽平⾏志愿的推⾏则⼤⼤改观了这⼀现象。

⾼校招⽣⼈⼠透露,在江苏⾼考推⾏平⾏志愿的第⼀年,本⼀投档后600分以上未被投出的⾼分考⽣96⼈,这与上⼀年第⼀志愿投档后,1251名600分以上考⽣未被投出相⽐,⾜⾜减少了1155⼈。

⾼招⼈⼠认为,平⾏志愿的受益者是⾼分考⽣,这⼀新政给了他们充分的选择机会,避免了落榜的风险,这⼀点值得中考借鉴。

⾼校看好平⾏志愿,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再也不⽤为“⼤⼩年”⽽烦恼了。

据了解,在传统志愿时代,考⽣填报更加谨慎保守。

每年都有⼀些院校因学⽣过于保守不敢填报⽽出现⽣源不佳的现象,俗称为“⼩年”。

⾼校建议考前填志愿
中考学⽣家长们呼吁的见分填志愿,江苏已经推⾏多年。

不过,这种见分填志愿则不被⾼校看好。

⾼校招⽣⼈⼠认为,不如重搞考前填志愿。

北⼤江苏招⽣组负责⼈冯燕认为,如果能把考后知分填志愿改成考前填志愿,应该更科学。

她认为,考后知分填志愿,还是有运⽓的成分。

考得好的,看到达到哪个学校的预估线就报哪个,不能体现平时的实⼒。

⽽考前填志愿,⼤家都凭⾃⼰的实⼒来填报,有利于将考⽣的层次区分开来,有利于⾼校的选才。

对此,南⼤招办主任赵鸣也⼗分赞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