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莱芜市特殊教育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微塑料入侵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碎片,这一概念是2004 年由英国的科研人员首次提出来的。

微塑料有片状、线状或者块状等不少形态,由于体积小,肉眼常难以辨别。

微塑料多见于各种海洋生物,主要存
在于鱼类的组织器官中。

2022 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认为,海洋中微塑料与大型
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相同。

2022 年1 月,中国第34 次南极考察的科考队员在南极鲍威尔海盆中,发现小于0.3 毫米的微塑料,说明微塑料的污染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依据微塑料来源,可分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

原生微塑料是指在创造出来时体积就很小的塑料片或者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这些弱小的塑胶颗粒,被众多洗护产品用来增加液体密度、
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

而次生的微塑料是指那些暴露在外界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风力
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解而成的塑料碎片。

塑料耐用、成本低、可塑性高,已经广泛使用在工业及日常用品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但同时,普通的塑料无法生物降解,只会碎裂成更小的塑料碎片,这些都是微塑料的来源。

有关资料显示,海
洋中大约有80%的塑料碎片来自陆地的污染,还有20%来自船舶的活动。

据估计,目前全球有超过5 亿件,
至少25 万吨的塑料浮在海洋中。

微塑料是如何进入人体内的,目前还不十分清晰。

按照常理,应该是经口进入人体的,我们食用的海
产品、饮用的瓶装水等,可能是人体内微塑料颗粒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牡蛎、贻贝和鱼类
等食物中,甚至饮用水、海盐、蜂蜜中都发现了微塑料。

如此严重的微塑料污染,引起了人们的耽忧。

大量微塑料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应该说,这是一个全
世界都关心的问题,许多机构和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2 年的调查认为,人体摄入的微塑料90%以上不会被人体吸收,微塑料可能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也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A】大部份随粪便排出,【B】仍会有少量存留在体内,长期蓄积下来,【C】可能造成危害。

这是因为塑料本身和塑料吸附的成份,都可能影响人们的健康,如微塑料表面可以吸
附许多细菌和真菌,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微塑料这个载体,将病原微生物带入人体。

有研究表明,直径小于20 微米的塑料颗粒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些细小的颗粒,对人类可能是有
害的。

目前,每一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水、食用海产品所摄取的微塑料可高达32000 个。

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wei)险是存在的,从源头减少微塑料势在必行。

(取材于纪光伟的同名文章)
1. 在文中三处,挨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为但是就
B. 因为所以还
C. 尽管所以还
D. 尽管但就
2. 下列有关“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塑料体积弱小,肉眼难辨,且发现较晚,因此并没有引起人们关注。

B. 2022 年南极地区发现微塑料,说明微塑料的污染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C. 微塑料广泛地存在于工业及日常用品中,对人的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

D. 微塑料经口进入人体,因此防止“病从口入”,即可避免微塑料的危害。

3. 下列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塑料的形态——微塑料来源——如何进入人体——对人的危害
B. 整体介绍微塑料——来自何方——如何进入人体——对人是否有害
C. 微塑料的形态——来自何方——微塑料的特点——对人是否有害
D. 整体介绍微塑料——微塑料来源——微塑料的特点——对人的危害
4. 学校将开展“阻挠微塑料入侵”主题宣传活动。

作为本活动的宣传员,请你依据本文内容,说明以此为主题开展活动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书香洛阳”建设工作,将其纳入文明城市创建重点项目,先后推出了全民阅读'农家书屋、城市书房等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

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均建有图书馆,总、分馆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部配备了流动文化服务车,全市建成农家书屋2977 个,拥有市图书馆“洛图讲坛”“掌上微阅读”和市少儿图书馆“萤火虫系列活动”等30 余个品牌服务项目。

按照“书香洛阳”建设提升实施方案,我市将在2022 年年底前建成30 个24 小时开放的城市书房。

此外,每一个县(市)区将至少投放 2 台图书自助阅读机、 4 台电子图书阅读下载机,确定10 个至15 个流动图书车基层流动服务点,定期开展流动服务,为群众提供方便。

市财政对市级公共文化单位开展的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保障,同时,还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预机制,以政府投入撬动更多社会力量的参预与投入。

(摘编自《洛阳晚报》2022 年12 月16 日) 材料二:
7 月22 日,参加第28 届书博会的人们,踏入位于深圳大学南校区的简阅书吧,不由惊讶:这里看不到曾经熟悉的书店的样子,整个书吧布局动线清晰,灯光设计恰到好处。

大通透、大跨层的设计,让空间进行对话,让书与生活实现深度交流。

但这里的主角是书——总面积近千平方米,共三层,有近四万册图书,包括人文社科、花卉文化、文创精品、健康旅行、艺术美术等近十种。

从几年前实体书店倒闭潮开始,人们就没有住手过对书店模式生存发展的探讨。

在深圳,书店更是经历了20 多年的发展变迁,从刚开始的“综合性大卖场”,再到之后的“体验式书城”,蜕变为现在的“创意书城”“创意书吧”。

从2022 年国家就将书城定位为公益类企业,并出台了扶持实体书店的系列政策,深圳就开启了大书城小书吧的布局之路。

截至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的布局,书城成功转型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成为一个以书业为核心、以书城为阵地的新型文化商业业态的提供者。

深圳还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成10 座本地书城、100 个书吧、1000 个智能书栈,努力为市民提供复合式、一站式的阅读文化生活中心,把对市民的文化服务精准到每一个社区。

(摘编自刘芳《大书城小书吧深圳开花》,《中国青年报》2022 年7 月25 日) 材料三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记者近日在北京多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书屋正为人们提供着读书消夏的好去处。

这些城市书屋规模虽然不大,但分布在商业街、社区等地,十分便利。

专家指由,城市书屋的到来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不仅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更为城市自身竞争力奠定了长远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认为,市民对公共阅读空间的旺盛需求是推动城市书屋浮现的直接动力,而在兴建城市书屋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书屋的兴起,反映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有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夸姣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城市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浮现,己成为许多城市一景,江苏扬州虹桥坊24 小时城
市书房邻近瘦西湖景区,好景好书共赏;山东威海竹岛分馆城市书屋采用工业元素设计,按功能分区;
辽宁盘锦首个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具有“一站式”阅读体验,无人值守全自助、数字化与智能化等服务特点。

“城市因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兴旺,特殊是文化公共服务马亮认为,营造文化氛围和提升城市品位对于吸引高端人材作用巨大,未来城市书屋将会起到城市辐射带动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其中。

(摘编自王俊岭仇辰《城市书屋给生活添书香》,《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 年7 月31 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洛阳市推出“全民阅读”“书香洛阳”建设工作,虽然是为了文明城市创建,但最终成为了实在在的文化惠民项目,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B. 目前社会力量参预投入相对有限,但在市级财政提供的必要保障之下,“书香洛阳”建设已经取得丰富成果,提升方案也正在顺利进行。

C. 不同于传统书店的深圳“智能书城” 、“创意书吧”等,是实体书店生存发展模式在深圳20 多年发展变迁的结果,是把文化服务精准到社区的表现。

D. 全国多个城市各种形式的城市书屋、书吧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性文化活动,它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

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圳把书城定位为新型文化商业业态的提供者和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落实了国家将书城定位为公益类企业的政策。

B. 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既奠定了城市竞争力的基础,也成为全国其他城市入洛阳、扬州和威海仿效对象。

C. 城市书屋的浮现,丰富了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助于解决人民群众对夸姣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D. 洛阳的城市书屋和深圳的创意书吧各自走过了一条不同的发展之路,但都既落实了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又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

7. 推动城市书屋在各地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保护城市书屋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做些什么?请结合材料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做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意象所呈现的是一个有情感、故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是以“象”为载体、以“意”为主导的即景会心、以形写神的心灵创造。

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 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

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 意象范畴亦是对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

王夫之正是在诗歌艺术创造实践中总结出“诗”既不等于“志”(意)也不等于“史”,而是情与景的融合, 即“诗”的本体是意象的观点。

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普遍看法。

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
创造。

另如中国戏曲艺术、书法、音乐、舞蹈、绘画、建造,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 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意象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 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中。

张世英先生说,宏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

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

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美于“美”有一种解读,那就是“美"是从显现的、在场的东西让你体味到暗地里无限不在场的东西,这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是相通的。

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暗地里不在场的东西(意)。

它让你从看到的东西中体味到未看到的东西,从说到的东西体会到未说到的东西,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传统意象美学在当代美学领域中并没有过时,它仍然对人们的精神和艺术创造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认真吸收意象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则势必有力地推动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节选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2022 年11 月22 日《光明日报》)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认为,美不是依附于实体,而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

B.“诗“的本体是意象,这一观点虽然是王夫之首先提出的,但也得到中国诗歌美学界的普遍认同。

C.不仅仅是诗歌, 中国戏曲艺术、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在本质上也是意象创造的艺术
D.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意象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也反映了现代人的视野。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运用中西方比较的视角,揭示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的特点及内涵。

B.第二段主要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论述意象范畴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密切关系。

C.第三段通过引述中外名家的言论,证明中国意象美学实质上就是现代现象学美学。

D.结尾段指出传统意象美学在当代美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所创造的世界是有情感、故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能让人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

B.西方传统艺术以形式和形象摹拟为中心,而中国传统艺术则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

C.意象之美在于通过“象“想到“意”,让人从看到、说到的东西中体味到未看到、说到的东西。

D.当今时代,传统意象美学仍能引领人们精神和艺术创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材,持论劲直。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复奏疏乞创飞虎军。

诏委以筹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橱,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幹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

”弃疾曰:“勿忧。

”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

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

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帝嘉之,进一秩。

以言者落职。

弃疾素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

熹没,伪学禁方严。

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B.期终月至城下发粜
C. 帝嘉之,进一秩。

寻;不久期:一整月秩:俸禄
D. 辛弃疾雅善长短句雅:一向,向来
12.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份的断句,正确的是( )
A. 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B. 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C. 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D. 申伤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有远见卓识。

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辛弃疾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朴重,他的建议被采用施行。

B. 辛弃疾有主见,善斡旋。

皇上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采买军马,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辛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

C. 辛弃疾决事果断。

修筑飞虎营时,需要瓦二十万。

辛弃疾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

D. 辛弃疾重情义,有胆识。

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止,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却为他写祭文来吊唁。

1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弃疾素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3)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15. 辛弃疾既有政治军事才略,又关心民生疾苦。

他是如何解决江西饥荒的?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 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

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6.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1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份。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无奈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普通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弥补自身不足。

(3)杜甫一辈子失意,常陷入病痛、孤傲之境,《登高》一诗对此直接描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感受。

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这种感受。

19.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拟写一份申请书正文,要求:语言准确、简明、得体,不超过80 个字。

新华中学摄影社在历届全省和全国摄影赛中多次获得大奖,在本省市很有影响。

摄影社的同学们精选了一部份优秀摄影作品,准备结集出版。

通过与学校商议,审定核算后,可以自助出版发行,如果出版2000 册,需要人民币 3 万元,征得学校的初步认可后,摄影社决定向学校申请资助。

申请书
恭敬的学校领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请核准为盼!
新华中学摄影社
2022 年12 月9 日
20.下列交际用语,正确得体的一项是( )
A. (某老教授在问询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郎小学毕业了吧?
B. (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 (某市长在看望人大代表时说)诸位代表,你们辛苦了,你们为本市的未来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令人感恩戴德!
D. (某杂志社在征文通知中写道)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沃土》就随便你挑上一本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童话大王郑渊洁去参加笔会,有位作家在发言时,大谈自己读了不少书,这人在说完一位外国作家的书后,问郑渊洁:“你知道这本书吗?”郑渊洁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世界那末大,知识那末多,谁都不可能全知道。

“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感悟写一篇文章,或者记叙相关的经历,或者抒发相关的情感,或者阐述相关的观点。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结合“大部份随粪便排出”“仍会有少量存留在体内”分析,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需要用“尽管”,排除A 项、B 项。

结合“长期蓄积下来”“可能造成危害”分析,“长期蓄积下来”自然会造成危害,表示在某种条件或者情况下自然怎么样,用“就”,排除C 项。

故选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 .“因此并没有引起人们关注”错误,属于强加因果。

而且原文说“如此严重的微塑料污染,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说明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了。

C .“微塑料广泛地存在于工业及日常用品中”错误,原文为“塑料耐用、成本低、可塑性高,已经广泛使用在工业及日常用品中”,应该是“塑料广泛地存在于工业及日常用品中”。

D.“即可避免微塑料的危害”错误。

结合“人体摄入的微塑料90%以上不会被人体吸收,微塑料可能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分析,原文只是说“可能”。

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