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验证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数据验证
验证说明
1.电站生产运行指标
1.1.运营指标
1.1.1.装机容量
装机容量是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效功率的总和,单位:千瓦(KWp)、兆瓦(MWp)、吉瓦(GWp)。
指标分析过程中,理论发电量、等效利用小时数等指标的计算与装机容量密不可分,只有准确的容量信息,才可以保证正确的分析结果。
另外,装机容量也是判断实时功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的参考依据之一。
验证方法:直接核对与SCADA系统中装机容量数值是否一致。
1.2.太阳能资源指标
1.2.1.辐照度
辐照度是表示太阳辐射强弱的物理量,单位:W/m2。
指标分析过程中,辐照度用来计算总辐射量,公式如下:
总辐射量(kWh/m2)=辐照度之和(W/m2)*采集间隔(h)/1000;
另,1kWh/m2=3.6MJ/m2;1W=1J/s;
验证方法1:世界气象组织(WMO)1981年公布的太阳常数值是1368 W/m2,辐照度取值范围在0~1368 W/m2属正常。
验证方法2:另外,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1)太阳高度角或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
强。
(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3)天气状况:晴天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例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消弱强,太阳辐射成为我国最低值区。
(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高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5)白昼时间的长短。
(6)大气污染的程度:污染重,则对太阳辐射消弱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
1.2.2.辐射量
辐射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照射到某个倾斜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单位:kWh/m2(或MJ/m2)。
辐射量可由辐照度计算得出,计算公式如下:辐射量(kWh/m2)=辐照度之和(W/m2)*采集间隔(h)/1000;
另,1kWh/m2=3.6MJ/m2;1W=1J/s;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89—2008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中,提供详细的计算方法,可参考。
验证方法1:我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之一,年总辐射量在3000~7500MJ/m2之间,年日照时数在870~3570h 之间。
粗略评估辐射量正常的方法是判断当日辐射量值是否在0~30MJ/m2区间(经验值);
验证方法2:通过当日辐照度历史值,利用上述公式计算验证,前提是辐照度数值在正常范围之内。
1.2.3.天气
验证是否有值。
1.2.4.温度
验证温度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2.5.风力
验证风力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3.电量指标
1.3.1.理论发电量
理论发电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入射到光伏方阵中的太阳辐射按电池组件峰瓦功率转换的发电量,单位kWh。
理论发电量通过辐射量和电站装机容量计算得出,计算公式为:
理论发电量(kWh)=辐射量(kWh/m2)/标准辐射强度(1kW/m2)*电站装机容量(kWp);
另,1kWh/m2=3.6MJ/m2;
指标分析过程中,系统效率依赖理论发电量的结果计算,另外,理论发电量也是判断发电量是否正常的依据之一。
验证方法:在不考虑限电、停机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一般是将理论发电量与发电量进行对比,理论发电量要大于相同统计周期内的发电量。
1.3.
2.发电量
发电量是指在统计周期(日、月、年、累计)内光伏电站各支路电表计量的有功电量之和,单位kWh;
验证方法1:在不考虑限电、停机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一般是将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进行对比,发电量不大于相同统计周期内的理论发电量。
验证方法2:月发电量是由日发电量累加得出,年发电量是由月发电量累加得出,累计发电量是电站运行起始计量值。
1.3.3.逆变器发电量
逆变器电量是指在统计周期(日、月、年)内,发电单元出口处计量的交流输出电量,即逆变器交流侧电量,单位kWh。
验证方法1:在不考虑限电、停机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逆变器发电量大于发电量且小于理论发电量。
验证方法2:日逆变器发电量是由各逆变器日发电量累加得出,月逆变器发电量是由日逆变器发电量累加得出,年逆变器发电量是由月逆变器发电量累加得出,累计逆变器发电量是电站运行起始计量值。
1.3.4.上网电量
上网电量是指在统计周期(日、月、年)内电站向电网输送的全
部电能,可从电站与电网的关口表计量处读取,单位kWh。
验证方法1:在不考虑限电、停机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上网电量小于相同统计周期内的发电量。
验证方法2:月上网电量是由日上网电量累加得出,年上网电量是由月上网电量累加得出。
1.3.5.计划发电量
一般情况下,计划发电量是以月为统计周期,制定某年发电量计划完成情况,单位kWh。
1.3.6.计划发电量完成率
日、月、年
1.3.7.等效利用小时
日、月、年
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电站发电量折算到该站全部装机满负荷
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
1.4.效率指标
1.4.1.实时效率
1.5.能耗指标
1.5.1.厂用电量
1.5.
2.厂用电率
1.5.3.购网电量
购网电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由光伏电站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光伏电站输送的电能。
1.5.4.综合厂用电量
1.5.5.综合厂用电率
1.6.节能减排
1.6.1.二氧化碳减排量
1.6.
2.节约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