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生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生产
□刘杰
主要内容
•一、心理学与人生与安全之关系
•二、煤矿安全事故中的人为因素
•三、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
•四、优化心理素质减少不安全行为
一、心理学与人生与安全之关系心理学与人生之关系
人生成与败的起点在哪里?
哈佛大学之调查显示,成功与失败缘于灵魂的质量!
心理学与人生之关系
成熟(功)者的“八有”
•有健康的身心
•有优良的品格
•有正当的职业
•有合理的知识
•有精湛的技艺
•有良好的人缘
•有阳光的心态
•有安全的行为
心理学与安全之关系
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心理因素
“事”在人为
•安全在人(心)
•事故在人(心)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原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一种很重要的原因。

要想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

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并运用安全心理学,探索人的安全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事”在人为
•安全在人(心)
•事故在人(为)
•职工的认知水平与煤矿安全
•井下作业的机器设备,多被涂以橘红色。

地下满是石块和泥浆,光线有些昏暗,但红色在灯光下很扎眼。

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
•个性特征与事故征候之间的关系已经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因操纵不当而致生产事故征候者分析表明,其中61%左右发生于A型个性和情绪易过度紧张者,并认为个性缺憾越多,事故征候率越高。

研究表明:对特殊情况处置差、自以为是、有冒险倾向、激动、易怒、难以自控是易发生生产事故的个性特征。

•健全的个性对生产者尤为重要,成熟生产者应具有的个性特征:热爱本职工作,对所从事的活动感到兴趣,有强烈的赴职愿望,积极主动,勇敢顽强,自信自强,抗干扰能力强,渴望上进,善于交际,个性开朗,富有幽默感等。

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原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一种很重要的原因。

要想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

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并运用安全心理学,探索人的安全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内容
•一、心理学与人生与安全之关系
•二、煤矿安全事故中的人为因素
•三、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
•四、优化心理素质减少不安全行为
二、煤矿安全事故中的人为因素
•我国是个“缺油、少气、富煤”的国家,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一直占70%左右。

据预测,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今后几十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2006年全国煤炭产量为23亿吨,约占全球煤炭总产量的1/3。

但是,我国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占到了世界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的80%以上。

安全事故发生机理探究
凡是物质系统具有能量

煤矿安全事故中的人为因素
•煤矿顶板事故中的人因素
•煤矿瓦斯事故中的人因素
•煤矿水灾事故中的人因素
•煤矿机电事故中的人因素
•煤矿运输事故中的人因素
“大矿大难”
•最几年,死亡人数多的几次矿难,更多地集中在国营大矿。

煤矿发生的事故,多数情况下是人为事故
•屯兰矿事故反映出:不是因为设备不先进,也不是因为管理无章可循,根本原因是生产过程中人的动态行为不规范,隐患不能及时发现与排除,尤其是不规范的个体行为在特定环境下一定会引发事故。

煤矿大多数事故的根源在于
人的不安全行为
•总的说,据统计,我国工伤事故最多的是煤炭行业,而其中80%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且不安全行为又在煤炭事故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煤矿职工的不良安全心理又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人的管理是核心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核心。

主要内容
•一、心理学与人生与安全之关系
•二、煤矿安全事故中的人为因素
•三、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
•四、优化心理素质减少不安全行为
三、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
三、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二)不安全行为的致因分析
•(三)矿工违章操作心理行为举要与动机分析
•(四)针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学应对策略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Human Unsaefyt Behaviour
•一般来讲,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
为,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既然不安全行为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因此,不安全行为包括两个内涵:一是指肇发事故概率较大的行为;二是指在事故过程中不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的行为(扩大事故损失的行为 )。

(二)不安全行为的致因分析
•外在原因
•内在原因
安全心理工程
(三)违章操作心理行为举要与动机分析
事故趋势的心理分析
•何类人
•何时间
•何工种
•何地点
•何情境
•………
其它条件分析
•从宏观上说
•当生产被动,影响收入的时候;
•当安全生产周期较长的时候;
•当安全情况不好的时候;
•当安全质量检查过后的时候;
•当搞大小包工活的时候;
•当加班加点的时候;
•当生产条件多变的时候;
•当工程质量不好的时候;
•当久病愈后初上班的时候。

建构煤矿职工安全心理导航系统
事前预防—防微杜渐
事中应对—降低损失
事后干预—心灵抚慰
安全行为中的个性甄选
•由于受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和文化教育因素的影响,人的个体差异也较大。

安全管理是以具体的人作为对象的,因此,对矿工个人特征的掌握,对矿工性格特征的了解,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必要前提。

•选拔与任用人员的科学性。

选拔人员要充分考虑年龄、健康状况等,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心理方面主要因素:感知能力、反应速度、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注意力和情绪的稳定性、记忆、思维和判断能力及气质、性格(兴趣、价值观)等。

安全行为中的个性派职
掌握每个职工的个性特点,合理安排岗位人员及分配任务。

例如:对于工作粗心、缺乏经验、情绪不稳定的或缺乏观察力、警觉性不高的职工,要安排细心谨慎、情绪稳定、观察力强、经验丰富的同志与之配合。

对特殊岗位要选用注意力稳定、责任心强的人担任。

对“危险人物”加强帮教、监督。

宣导: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是灌输煤矿安全生产理念、培育安全生产精神、传授安全生产技术技能、提高企业生产队伍素质的有效形式,是预防事故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在各种预防措施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劳动纪律、法制、方针政策、安全技术培训及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教育。

提高教育效果的方法通常有:安全会议与谈话、专家授课、安全简报、安全读物、安全演讲、黑板报、安全警示标语、班前班后安全教育、全员考试等。

学习形式以在职脱产学习为主、理论和实践兼顾。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给保证安全责任制和奖罚制度的有效实施和防止违章行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风险抵压金制度、安全结构工资制度、安全奖罚制度、互保联保制度、干部跟班制度、矿领导入井带班制度、安全办公制度、安全会议制度、食堂和宿舍星级管理等。

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安全监督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了解和掌握不安全行为规律的一个重要途径。

•职工能够受到高素质的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和检查,可防止或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安全监督、检查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和业务素质,更要加强在人的工作能力低潮时间或事故多发时间段的监督、检查。


激励员工的艺术
低成本有效激励员工
尊重、信任、赞美、关爱
“去违章”的心理策略与技术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施之以爱
待之以礼
导之以行
“去违章”的心理策略与技术
晓之以理,提高认知;
动之以情,引起共鸣;
施之以爱,行善养德;
待之以礼,消除敌意;
导之以行,落实行动。

主要内容
•一、心理学与人生与安全之关系
•二、煤矿安全事故原因的心理分析
•三、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
•四、优化心理素质减少不安全行为
加强职工心理品质锻炼
•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感知觉、思维、注意力、行动的协调联贯,反射建立,反应能力等,这些素质都可通过教育培养得到提高,所以应将这些内容纳入全面培养每一个劳动者的计划之中,在组织学习,技术培养及实际工作中注意对人的心理品质的教育。

心态培养与情绪调控
创设幸福生活、安全生产的优良心理背景
邱集矿倡导快乐工作理念
心态的力量
心态决定


阳光心态的塑造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威廉·詹姆斯:“我们这一代人的最重大发现是:
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