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阶段性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黑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阶段性测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书写 (共1题;共4分)
1. (4分) (2017八下·常山月考) 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习题。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jin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在既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hàn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列夫·托尔斯泰》
(1)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hàn jin________
________首低眉正________危坐诚惶诚恐
(2)文中“正jin危坐地”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

二、默写 (共1题;共13分)
2. (13分)在横线上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2) ________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陛下亦宜自谋,________ ,察纳雅言。

(诸葛亮《出师表》)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 , 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因思杜陵梦,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7)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 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9)请写出一句带“柳”字的诗句:________ , ________ .
(1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的句子:________ , ________。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3. (5分) (2019七下·长顺期末) 名著阅读
(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

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

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文段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者是___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__。

小说通过旧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表达了________的主题。

(2)《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一行人在________(海洋名)的海底采珠场和鲨鱼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巨鲨被捕鲸手________(人名)杀死。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4. (11分)中国梦,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词。

民族因中国梦而兴盛,国家因中国梦而富强,人生因中国梦而精彩。

中国梦,是洋溢在孩童脸上的满足微笑,是澎湃在青年心中的雄心壮志,是播撒在老人身上的和煦阳光。

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梦之队”成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

某校九年级(1)班以“走进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刘悦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梦”最早出现在700多年前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

他在元兵压境、危亡在即的时候,写下了《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第一首的颔联“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抒写了国治民安的政治愿望。

《下泉》诗——《诗经·曹风》的篇名,主要表现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请你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2)全班同学围绕“中国梦”即兴创作对联,孙佳同学出了个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长城内外中国梦
下联:________
(3)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梦想,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梦想,所有的梦想反映的都是追求,体现的都是抱负。

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五、诗歌鉴赏 (共2题;共23分)
5. (13分) (2020八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饮酒(其十七)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①待清风。

清风脱然②至,见别萧艾③中。

行行失故路④,任道⑤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⑥。

(选自《陶渊明集》)
【注】①〔薰〕香气。

②〔脱然〕轻快的样子。

③〔萧艾〕指杂草。

④〔行行失故路〕
行行,走着不停。

失故路,指出仕。

⑤〔任道〕顺应自然之道。

⑥〔鸟尽废良弓〕《史记·淮
阴侯列传》中有“飞鸟尽,良弓藏。

”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他出过力的人。

陶渊明传(节选)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

浔阳柴桑人也。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
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②有日矣。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
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③,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④以为三径⑤之资,可乎?”执事者闻
之,以为彭泽令。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曰:“我岂能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
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有删节)
【注】①〔祭酒〕与下文的“主簿”“刺史”“参军”“督邮”,均为官职名。

②〔偃
卧瘠馁〕卧床挨饿。

③〔粱肉〕指精美的膳食。

④〔弦歌〕出任邑令。

⑤〔三径〕指归隐
者的居所。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________
②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________
(4)诗人在《饮酒》(其十七)中,以________和萧艾对举,表达了自己________ 的道德情操。

(5)以下各组,全是表现陶渊明的志趣的一项是()。

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②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③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④我醉欲眠,卿可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6)历代学者,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渊明其他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是一位悠然自得、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实际上,陶渊明的隐逸更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

请依据上面诗文,并结合《桃花源记》和自己的理解体会,给这种说法补充理由。

________
6. (10分)阅读古诗李白《渡荆门送别》,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的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图,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图,写黄昏的风景。

这么美的景色,真让人陶醉!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7. (16分) (2019八下·杭州期末)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 ,同平章事② ,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

及为相,甚允③时望。

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常临镜,默默不乐。

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

②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

③允:符合(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选贤与能________
②女有归________
③及为相________
④上常临镜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3)下列划线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B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D .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4)在【甲】【乙】两文中,谈到大同社会,他们提出了什么相同的观点?
七、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8. (17分) (2017八上·莒县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

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

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

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1)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2)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

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

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①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②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参考答案一、书写 (共1题;共4分)
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1题;共13分)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答案:2-4、
答案:2-5、
答案:2-6、
答案:2-7、
答案:2-8、
答案:2-9、
答案:2-10、
考点:
解析: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答案:3-1、
答案:3-2、
考点:
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考点:
解析:
五、诗歌鉴赏 (共2题;共23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答案:5-4、
答案:5-5、
答案:5-6、
考点:
解析:
答案:6-1、
答案:6-2、
考点:
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考点:
解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