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主题学习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主题学习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
在这里,我想大家先来一起分享一个我关于语文主题学习效果的实验。

我从教11年了,带过4个2年级,每一个二年级都有自己的不同,但是每个二年级我都会领着孩子读
一首小诗:泥土是蚯蚓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森林是小鸟的家,班级是我们的家,我们
要爱护他。

在阅读之后,我总是让我的孩子说什么或谁的家。

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说:泥土是种子的家、月亮是星星的家之类的富有童真童趣的
语言,一直以来我都很得意这首小诗,觉得这首小诗朗朗上口,并且学生易于模仿,课操
作性强。

直到我带这个二年级。

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进入春天。

与之前的课程不同,在我学习本单元之前,除了让家长在周末带他们去寻找春天,写关于春天的手写报纸,拍摄关于春天的照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让孩子们通读了中文主题学习系列中关于春天的小诗和文章,当
我在黑板上展示这首诗时,孩子们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匆忙举手。

相反,在静静地读完
这首诗后,几个孩子一起举手,激起了这首诗的不快:
老师,这首儿歌我觉得有问题,如果我给他改一改会更好!于是在他们七嘴八舌的修
改下,家,变成了摇篮,蓝天,他们觉得这个词俗不可耐,变成了蔚蓝的天空,等等,他
们兴奋的一塌糊涂,纷纷出谋划策,一会,一首他们认为比原作好很多的小诗呈现在我的
面前:
蓝天是云的摇篮,鲜艳的花朵,蜜蜂的摇篮,无垠的大海,鱼的摇篮,深厚的土壤,
小鼹鼠的摇篮,明亮的教室,我们的摇篮,可爱的老师和知识的摇篮。

说实话,我当时是比较惊讶的,我惊讶的不是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而是这种质疑老
师的本领,惊讶于他们的这种自信和不拘泥。

我当时就在想,读书,读对的书,真的是他
有必要了!语文老师,放手几节课,让孩子静静的阅读,孩子们在读书的路上依然鲜亮的
成长,当我们让孩子从书中的优美语句中看小鸟在空中轻捷地划过痕迹,看小草在土地的
呓语声中悄悄萌芽,所有的小虫子都和我们一起轻舞飞扬,我们用书把春天留在了孩子的
眼睛,我们同时也用书把希望融进春天里。

语文主题学习,真是太好了!
当我们小组尝试主题阅读时,我们小组的成员几乎开会讨论汉语主题学习的相关事宜。

什么是汉语主题学习?如何调整课程改革?中文主题学习真的能像他们宣传的那样神奇吗。

面对这个新的、陌生的、熟悉的词,我们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老虎在吃天空,没有
办法吃东西。

因此,我们因为不同的观点而脸红,我们默默地沉思,我们一起阅读,我们
为这个艰难的主题阅读展览课抽签推卸责任,但是,正是这似乎有点不公平,让我们现在
充满乐趣地回忆起它。

当面对我们二年级语文主体学习,和高年级不同,这个学段的孩子,既有低年级识字
写字的繁重任务量,又要面临三年级以后的作文整体提升,二年级的语文主题学习,略显
尴尬。

若是上精品学习课,学生做不到侃侃而谈,品词析句的能力达不到,若是把识字任
务放在一节课上,孩子年龄小,一节课认识60多个生字显然不可能,而且会缺少识字方
法要领的掌握,让学生提前预习,孩子住校,不能达到自己预习的效果,大部分需要老师
包办,这样下来,我们老师课下用很多的时间,让他预习生字,这半年来,我们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也摸出了自己路子,所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组
制定了单元整体学习分步策略,分别是单元集中识字课、指导写字课、单元朗读过关课、
单元精读课、以点带面课、巩固与积累课、拓展运用课、展示课八个方面,
其中,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实施了灵活的机制,如集中识字课和引导写作课。

我们将
每一个班级分为两个学时,以基本保证我们能在低年级完成识字和写作的教学任务。

在保
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可以缩短课文集中教学的时间,一个月内我们的教学进度将大大
提高。

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难题:例如:
一、学一篇文章要拓展三篇课外文章,这三篇文章就需要在阅读课上完成,而一个单
元的四篇文章要配一册阅读丛书,时间有点紧张。

一节课时间是一定的,只有45分钟。

短短的时间内,有时完成课内内容就很紧张,课外内容怎么样来安排呢?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学生自身无法成功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低年
级的小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缺乏个人独立思考。

只有少数孩子可以参加课堂。

其他学生
则是被动的,没有机会表现出来。

有些学生在合作时不能倾听或合作。

从长远来看,孩子
们的表现肯定会有差距,好的会更好,差的会逐渐下降。

三、主题学习的很多文章并不像他们宣传的那样精挑细选,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
们发现,很多篇幅无论从文章到选材,还是写法和利益,都无法与课本相配套。

略显牵强,虽然是以点带面,多点辐射,但是有些文章的可读性并不是很强,于是,我们暂时与人教
版的《心灵花开》结合使用。

有时候,我经常觉得我小学的语文老师没什么主意,就是让我们大声朗读。

后来,我
们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当我们读书时,我成了一名语文老师。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今天,我对我的语文老师和他的语言毫无概念,但这是对语文最肤浅、最真实的回味。


希望在浅浅的阅读中,我的学生不再在我面前深深迷茫和自卑,让汉语主题学习与学生和
时间一起流动,与经验一起坚强,与生活一起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