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评价体系;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研兴教;引研入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2-0021-03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课堂是心灵对话
. All的窗Ri口g,h课t堂s 是Re灵s性er舒v展ed的.空间。无论课改如何
千变万化,总离不开“因材施教”。科学的教学评 价体系必须建立在以生为本的根基上,唯有如 此,才会让每一朵花都开放,每一只鸟都歌唱。
一、以学定教— — —实现课堂教学的完美转身 以学定教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 定教师的教。其核心是以学生呈现出的学习状 况为参照,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变化 等发展程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有教无学 构不成教学,光学不教同样也谈不上教学。教学 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教与学 的最终目标统一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学定 教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完全符合学 生的主体发展规律,体现素质教育个性发展和 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原理。学生是课堂的主 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 者。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
实情精心选择。如“学法指导”可以选择是否为 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是否对学生的 学习活动进行有效指导,是否根据学习方式创 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教师的语言是否有热切地 鼓励、强烈地启迪和精准地指导。又比如“学习 氛围”中的“目标达成度”可以选择是否构建良 好的认知结构,是否能灵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每个学生是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多数学生 是否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再比如“效果”中的“成 功体验”要重点关注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 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等。总之,“以学 评教”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制定要把关注点从教 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突出发挥评价的诊 断、激励、改进、导向和质量监控功能。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房 慧1,左进红2
(1.山东省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山东 淄博 256100; 2.山东省沂源县南麻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山东 淄博 256100)
摘 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师生教与学的风向标,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助跑器, 是学校、社会、家庭密切联系的桥梁。通过“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研兴教”三个方面 对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作了具体的阐述。
. All研究Ri很g多ht只s是R为e评se职r称ve而d为. 之的无效研究。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过 去对教师的要求,现代教师应拥有一条奔涌不 息的河流。长期以来,中学教师中一直存在着忙 教学、倦读书,重经验、轻理论的现象。新的课程 标准要求教师队伍必须从“经验型”向“科研 型”,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角色转变。魏书 生、于永正、吴正宪、李镇西、赵谦翔、窦桂梅、刘 光明、薛法根等都是在边教学边研究中成为教 育名家的。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一直存在着“重师、轻 生”“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主导、轻 主 体”的现象,公开课逐渐演变蜕化成花拳绣腿式 的表演、作秀。教师越俎代庖,学生被动接受, 教学过程严重失真。评价是武器,以学评教的 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学习表现放在首位,把关注 点更多地放在了学生身上,达到既促使学生主 动发展,又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双赢效果。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出发 点 和 归 宿 ,学 生 的 学 习 方 式 以“ 自 主 、合 作 、探 究”为主,学生参与教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把 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对学生学习效 果的评价标准,既有知识技能又包括能力地提 升,还有学习兴趣、自信心提高等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体现。同时,以学评教对执教者的教学观 念、教学态度、教学技能以及教学基本功也提出 了全新的要求。
2020 年 第 12 期 / C(04) 21
底避免低效和无效现象发生。 实践证明,“以学定教”评价机制具备了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 它不仅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有 助于减负增效,同时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 手段。近年来,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我们树立 了典范。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东庐中学“讲学 稿”、山东兖州市第一中学“循环大课堂”等在全 国影响很大,效仿学习者也络绎不绝。其实,他 们的成功源于一个共同的理念:颠覆传统教学 思 维 ,变“ 讲 坛 ”为“ 学 堂 ”,凸 显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变“ 讲 师 ”为“ 导 师 ”,凸 显 教 服 务 于 学 的 追 求;变“接受”为“探求”,凸显学生全面发展;变 “被动”为“主动”,凸显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培 养。一句话,他们准确把握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 心,以学定教,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完美转身。
实施“以学定教”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 (课前自主学习)为前提。学生以自主、合作、探 究的方式先入为主,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教师 在课堂上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对学生在自 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查漏补缺、适时地导学、 导思、导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法指导、加强 学法渗透,让学生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彻
(小学教师),2018(11):11. [3]刘志军.课堂评价论[M]援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关 守 宁 . 新 时 期“ 以 学 评 教 ”的 课 堂 教 学 质 量 评 价 体 系 构 建
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167耀168. [5]卢 梭.爱弥尔冥冥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
以学评教体现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它 取向于学生发展,从学生的表现看教师,从学生 的学习看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学评 教是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杀手锏,是实现 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的一剂良方。以学 评教追求多维评价,要健全评价体系还要逐步
2020 年 第 12 期 / C(04) 22
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每个学生都有 潜能,他们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以学评教的评 价体系要建立在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 生、发展学生的基础之上。评价要从“学”入手, 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达成 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 强的“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表包括 “项目”“内容”“得分”三大块。“项目”分为:“目 标”— — —是否符合课标、校情、学情 ;“条件” — — —包 括 学 习 的 资 源 及 学 法 指 导 ;“ 参 与 度 ” — — —包括广度、深度和调控力度;“氛围”—— —关 注宽松度、融洽度、达成度;“效果”— ——突出成 功体验。“内容”根据学校实际、班级现状、学生
二、以学评教—— —实施取信于民的多元评价 叶圣陶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
. All 学Ri生g学ht。s”教R育e现se代rv性e的d.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
评教”以学生的“学”衡量教师的教学行为,核心 理念是“以生为本”。因此,实施以学评教策略是 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全面发展,打造高效课堂、 引领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馆,2006.
2020 年 第 12 期 / C(04) 23
制,不断加强教科研组织建设,强化理论学习, 浓郁研究氛围。第一,教研活动准备充分、人人 参与,活动过程坦诚合作、探究交流,了解真实 情况、启发积极思考,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 行为、提升教学效果,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备课组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理清教材思 路,规划教学流程,多方收集信息,完善备课资 料,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探索提高教学效率 的有效途径。第二,围绕“岗位大练兵”活动,丰 富教学研究内容,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如教 师论坛、优质课竞赛、教学心得、教学反思、优秀 论文、优秀课例评选等活动。第三,扎实开展课 题研究,促进教师内涵发展。针对课堂教学改革 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梳理,将课题研 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注重研究成效。第四,积 极构建网络平台,全方位提升执教者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素养。第五,争取专家指导,建立跟进 制度,形成不间断的教学过程指导机制。
教学原则和要求为依据,以主动学习提高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主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 目标。
教学天地,得自主者得天下。以学定教跳出 传统思维,打破了以往教学中教师的一厢情愿,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教 学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没有教师包办代 替,也就没有了学生的盲人摸象。教师教学成为 推进和巩固自主学习行为,深化自主学习效果 的活动。教师的职责也随之变为激发欲望,提高 兴趣,深挖潜能。学生真心投入、主动参与,课堂 真正成为学生求知和展示的地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对教学 中原生态的问题不能进行有意识地、主动地探 索,其专业成长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以研兴教是以“引研入评”为杠杆,通过“引研入 评”的机制引领教师勤研、善教,以教促研、以研 兴教,实现有效教研。
落实“引研入评”机制,要认真研究制定与 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
完善学科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档案和教师、学 生、家长三方互动评价档案,学校要定期或不定 期开展课堂开放周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进来,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把以学评教评价体系 创建成为取信于民的科学评价观。
三、以研兴教— — —落实内涵发展的有效教研 教学离不开教研,没有教研的教学终将是 一潭死水。建立“科研型”教师队伍是时代的呼 唤。倡导以研兴教必须实行“引研入评”的教师 评价机制。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现在不少学校将教学“六认真”细化,作为考评 教师依据。但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效果并不 理想。稍一留心就会发现,很多教师每天忙于应 付检查既累又烦,需要写教学反思就去抄反思, 检查听课笔记就去抄听课记录,集体备课也多 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认为教学与教研无关,把课 上了,作业及时批了就是精神可佳,把教研游离 于教学之外,认为这是自身能力有限。至于课题
有效教学需要有效教研的支撑。善学才能 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引研入评”机制是强化新 观念,引导新思考,领会新要求,探究新方法,促 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学 校内涵发展务实求真的科学之策。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姜秋婷,田 杰.以学定教— — —读懂教学背景[J].云南教育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课堂是心灵对话
. All的窗Ri口g,h课t堂s 是Re灵s性er舒v展ed的.空间。无论课改如何
千变万化,总离不开“因材施教”。科学的教学评 价体系必须建立在以生为本的根基上,唯有如 此,才会让每一朵花都开放,每一只鸟都歌唱。
一、以学定教— — —实现课堂教学的完美转身 以学定教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 定教师的教。其核心是以学生呈现出的学习状 况为参照,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变化 等发展程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有教无学 构不成教学,光学不教同样也谈不上教学。教学 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教与学 的最终目标统一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学定 教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完全符合学 生的主体发展规律,体现素质教育个性发展和 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原理。学生是课堂的主 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 者。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
实情精心选择。如“学法指导”可以选择是否为 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是否对学生的 学习活动进行有效指导,是否根据学习方式创 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教师的语言是否有热切地 鼓励、强烈地启迪和精准地指导。又比如“学习 氛围”中的“目标达成度”可以选择是否构建良 好的认知结构,是否能灵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每个学生是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多数学生 是否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再比如“效果”中的“成 功体验”要重点关注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 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等。总之,“以学 评教”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制定要把关注点从教 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突出发挥评价的诊 断、激励、改进、导向和质量监控功能。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房 慧1,左进红2
(1.山东省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山东 淄博 256100; 2.山东省沂源县南麻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山东 淄博 256100)
摘 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师生教与学的风向标,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助跑器, 是学校、社会、家庭密切联系的桥梁。通过“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研兴教”三个方面 对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作了具体的阐述。
. All研究Ri很g多ht只s是R为e评se职r称ve而d为. 之的无效研究。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过 去对教师的要求,现代教师应拥有一条奔涌不 息的河流。长期以来,中学教师中一直存在着忙 教学、倦读书,重经验、轻理论的现象。新的课程 标准要求教师队伍必须从“经验型”向“科研 型”,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角色转变。魏书 生、于永正、吴正宪、李镇西、赵谦翔、窦桂梅、刘 光明、薛法根等都是在边教学边研究中成为教 育名家的。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一直存在着“重师、轻 生”“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主导、轻 主 体”的现象,公开课逐渐演变蜕化成花拳绣腿式 的表演、作秀。教师越俎代庖,学生被动接受, 教学过程严重失真。评价是武器,以学评教的 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学习表现放在首位,把关注 点更多地放在了学生身上,达到既促使学生主 动发展,又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双赢效果。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出发 点 和 归 宿 ,学 生 的 学 习 方 式 以“ 自 主 、合 作 、探 究”为主,学生参与教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把 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对学生学习效 果的评价标准,既有知识技能又包括能力地提 升,还有学习兴趣、自信心提高等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体现。同时,以学评教对执教者的教学观 念、教学态度、教学技能以及教学基本功也提出 了全新的要求。
2020 年 第 12 期 / C(04) 21
底避免低效和无效现象发生。 实践证明,“以学定教”评价机制具备了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 它不仅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有 助于减负增效,同时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 手段。近年来,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我们树立 了典范。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东庐中学“讲学 稿”、山东兖州市第一中学“循环大课堂”等在全 国影响很大,效仿学习者也络绎不绝。其实,他 们的成功源于一个共同的理念:颠覆传统教学 思 维 ,变“ 讲 坛 ”为“ 学 堂 ”,凸 显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变“ 讲 师 ”为“ 导 师 ”,凸 显 教 服 务 于 学 的 追 求;变“接受”为“探求”,凸显学生全面发展;变 “被动”为“主动”,凸显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培 养。一句话,他们准确把握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 心,以学定教,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完美转身。
实施“以学定教”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 (课前自主学习)为前提。学生以自主、合作、探 究的方式先入为主,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教师 在课堂上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对学生在自 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查漏补缺、适时地导学、 导思、导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法指导、加强 学法渗透,让学生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彻
(小学教师),2018(11):11. [3]刘志军.课堂评价论[M]援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关 守 宁 . 新 时 期“ 以 学 评 教 ”的 课 堂 教 学 质 量 评 价 体 系 构 建
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167耀168. [5]卢 梭.爱弥尔冥冥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
以学评教体现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它 取向于学生发展,从学生的表现看教师,从学生 的学习看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学评 教是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杀手锏,是实现 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的一剂良方。以学 评教追求多维评价,要健全评价体系还要逐步
2020 年 第 12 期 / C(04) 22
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每个学生都有 潜能,他们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以学评教的评 价体系要建立在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 生、发展学生的基础之上。评价要从“学”入手, 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达成 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 强的“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表包括 “项目”“内容”“得分”三大块。“项目”分为:“目 标”— — —是否符合课标、校情、学情 ;“条件” — — —包 括 学 习 的 资 源 及 学 法 指 导 ;“ 参 与 度 ” — — —包括广度、深度和调控力度;“氛围”—— —关 注宽松度、融洽度、达成度;“效果”— ——突出成 功体验。“内容”根据学校实际、班级现状、学生
二、以学评教—— —实施取信于民的多元评价 叶圣陶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
. All 学Ri生g学ht。s”教R育e现se代rv性e的d.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
评教”以学生的“学”衡量教师的教学行为,核心 理念是“以生为本”。因此,实施以学评教策略是 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全面发展,打造高效课堂、 引领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馆,2006.
2020 年 第 12 期 / C(04) 23
制,不断加强教科研组织建设,强化理论学习, 浓郁研究氛围。第一,教研活动准备充分、人人 参与,活动过程坦诚合作、探究交流,了解真实 情况、启发积极思考,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 行为、提升教学效果,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备课组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理清教材思 路,规划教学流程,多方收集信息,完善备课资 料,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探索提高教学效率 的有效途径。第二,围绕“岗位大练兵”活动,丰 富教学研究内容,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如教 师论坛、优质课竞赛、教学心得、教学反思、优秀 论文、优秀课例评选等活动。第三,扎实开展课 题研究,促进教师内涵发展。针对课堂教学改革 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梳理,将课题研 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注重研究成效。第四,积 极构建网络平台,全方位提升执教者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素养。第五,争取专家指导,建立跟进 制度,形成不间断的教学过程指导机制。
教学原则和要求为依据,以主动学习提高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主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 目标。
教学天地,得自主者得天下。以学定教跳出 传统思维,打破了以往教学中教师的一厢情愿,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教 学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没有教师包办代 替,也就没有了学生的盲人摸象。教师教学成为 推进和巩固自主学习行为,深化自主学习效果 的活动。教师的职责也随之变为激发欲望,提高 兴趣,深挖潜能。学生真心投入、主动参与,课堂 真正成为学生求知和展示的地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对教学 中原生态的问题不能进行有意识地、主动地探 索,其专业成长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以研兴教是以“引研入评”为杠杆,通过“引研入 评”的机制引领教师勤研、善教,以教促研、以研 兴教,实现有效教研。
落实“引研入评”机制,要认真研究制定与 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
完善学科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档案和教师、学 生、家长三方互动评价档案,学校要定期或不定 期开展课堂开放周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进来,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把以学评教评价体系 创建成为取信于民的科学评价观。
三、以研兴教— — —落实内涵发展的有效教研 教学离不开教研,没有教研的教学终将是 一潭死水。建立“科研型”教师队伍是时代的呼 唤。倡导以研兴教必须实行“引研入评”的教师 评价机制。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现在不少学校将教学“六认真”细化,作为考评 教师依据。但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效果并不 理想。稍一留心就会发现,很多教师每天忙于应 付检查既累又烦,需要写教学反思就去抄反思, 检查听课笔记就去抄听课记录,集体备课也多 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认为教学与教研无关,把课 上了,作业及时批了就是精神可佳,把教研游离 于教学之外,认为这是自身能力有限。至于课题
有效教学需要有效教研的支撑。善学才能 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引研入评”机制是强化新 观念,引导新思考,领会新要求,探究新方法,促 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学 校内涵发展务实求真的科学之策。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姜秋婷,田 杰.以学定教— — —读懂教学背景[J].云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