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质量数据监测历史答案
17.答案要点
(1)表现:提出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2分)
影响: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促进民众觉醒。
(4分)
(2)变化: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分)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4分)
18.答案要点
区别:欧洲启蒙思想否定专制王权,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主张限制君权,属于儒家民本思想的范畴。
(4分)
原因:明清之际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黄宗羲等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资本主义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8分)
19.答案要点
两种文学出现的社会背景不同:中世纪时期西欧宗教神学占据主导,相对封闭。
唐代社会稳定繁荣,更具开放性;(5分)
作者群不同:西欧文学作者主体是教士,唐代文学作者主体是中下层知识分子;(3分)文学内容不同:西欧文学内容单一,唐代文学内容丰富,流派众多;(3分)
文学艺术性不同:西欧文学缺乏艺术性,唐文学名篇佳作流传,艺术性突出。
(3分)20.说明:材料包括中国革命的探索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道路,后者又可以分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的探索和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要求史论结合,表述简练清晰。
示例1: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之路。
(2分)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理论(4分);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正确处理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
(4分)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工业化道路。
(2分)
示例2: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之路。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召开中共十一届三全会,实施改革开放。
正式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示例3: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理论探索之路。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