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堆纳,心系百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系堆纳,心系百姓
情系堆纳,心系百姓
“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我们迎来了最美的春天,感谢共产党,您的恩情永不忘,我们沿着幸福走向致富……”悠扬的牧歌回荡在海拔4610米的卓吾草原,这是多庆湖畔、仙女峰脚下农牧民的心声。
如今在亚东县堆纳乡唐布、曲堆、尚堆三个村只要提起驻村工作队,老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奖驻村队员“亚咕嘟”(好)。
区民宗委强基惠民第二批驻村工作队自20XX年底驻村以来,全体队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农牧民群众的赞誉。
立足基层正作风,情系百姓抓建设
20XX年12月初,根据《西藏自治区民宗委驻村工作队轮换交接方案》要求,第一、二批驻村工作进行了交接,驻村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尽管驻村队员家里或多或少都有困难,有的队员家里小孩刚刚出生,家属还在月子当中;有的家里孩子面临高考,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需要父母帮助参谋;有的家属怀孕待产,需要老公在身边照顾。
但在组织需要之时,没有一名队员讲条件、提要求,而是愉快接受,主动迎接挑战。
如何深化第二年的驻村工作,是摆在第二批驻村队员身上的现实考验。
工作队努力实现好“三个转变”,即从机关干部到驻村队员,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从优越工作环境到相对艰苦环境。
由于驻在村海拔高,西临沼泽,东靠雪山,年平均气温在-23℃~10℃,全年风沙弥漫,半年以上气候严寒,严酷的环境考验着驻村工作队员们的意志。
驻村伊始,工作队员个个面唇发紫,不同程度出现高原反应。
住在条件简陋、四处漏风的村委会,吃着冻成冰块的蔬菜,艰苦的环境没有阻碍住驻村工作开展的步伐,恶劣的气候没有磨灭掉驻村队员的意志。
工作队员一头扎进工作中,并默默地暗下决心,一定要以为民、惠民、爱民的服务理念服务于人民群众,以对人民群众的真挚热爱之情奉献于农牧民,把惠民的过程变成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做到面对面接近群众,心贴心启发群众,实打实服务群众,努力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基层党建的“指导员”,民主管理的“监督员”,生产生活的“参谋员”,科学发展的“服务员”,村风文明的“倡导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矛盾纠纷
的“调解员”,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员”。
走村寨入农户,深入一线解民意
区民宗委三个工作队切实将全面了解驻村群众基本情况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把深入开展走访调查活动作为驻村后的重点工作和首要任务来抓。
一是建立户情台账。
为全面掌握唐布、曲堆、尚堆三个村基本情况,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工作队在第一批驻村的基础上,完善了《户情登记表》内容,3个工作队利用一个星期时间分别对所驻三个行政村的185户家庭进行了挨家挨户走访调查,走访率达100%,每到一家,他们都热情地与农户打招呼、唠家常,促膝交谈,倾听心声,以真诚的对话,拉近彼此间距离。
通过走访不仅使工作队员全面深入地了解驻村群众家庭人口、劳力、土地、牲畜、农机、生活来源、经济收入情况和影响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驻在村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有了真实的了解,建立了台账,而且无形之中架起了一座相互信任与理解的桥梁。
二是形成驻村工作思路。
走访中,细心的驻村队员发现,农牧民群众中普遍存在“等、靠、要”、“平均化”思想,且非常严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干劲。
在吃透自治区关于强基惠民活动精神,走访调研、掌握村情、了解民意的基础上,工作队形成了“贯穿一条主线、制定一个发展规划、突出两个重点、用活三个载体、坚持四个原则”的驻村工作思路(简称“11234”工作思路)。
三是集思广益。
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村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广大干部群众意见,找准制约该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症结,了解干部、群众最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工作队今后谋划开展工作、赢得群众信任、树立良好形象打下了坚实基础。
找路子谋发展,千方百计富群众
村里的饮水管道需要更新;老百姓日常生活用电不方便;三个村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如何解放生产力等一件件、一桩桩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始终牵挂着工作队员的心。
工作队把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帮助群众增收作为第一要务。
一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合理制定发展规划。
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工作队经过深入实地、反复论证、不断完善,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制定出了《亚东县堆纳乡经济和社会发展(20XX—20XX年)规划》。
为使《规划》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
堆纳乡实际,在前期组织乡、村两级评审的基础上,工作队在亚东县协同相关部门组织召开了规划评审会。
明确了堆纳乡今后三年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为积极谋划驻在村、乃至整乡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积极帮助驻在村立项。
驻村以来,针对驻在村实际,驻村工作队按照“输血与造血并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原则,帮助村“两委”理清思路,找准发展路子。
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各村工作队为做到集思广益,主动与村“两委”联系,共同组织召开了项目建设群众意见征求会,广泛征求群众急需建设项目,将征求到的建设项目意见进行了整理,三年累计安排700余万元。
项目涵盖水利、农业、牧业、民生、旅游、民贸、培训等多个领域。
工作队始终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不断探索自选动作,真正心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
一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针对农牧民群众生活实际情况,切实保障农牧民群众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在春节、藏历年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工作队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需、解群众之忧,本着“节约、实用”的原则,积极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分别向唐布、尚堆、曲堆村185户912人发放了国旗、大米、面粉、砖茶等新年慰问物资,探访“三老人员”、五保户,共计投入资金96000余元。
农牧民群众拿到慰问品后都感慨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家,感谢驻村工作队,国家惠农富农强农的好政策,使我们生活越来越好”。
二是开展联欢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春节、藏历新年期间,三个工作队联合各村“两委”精心组织了文艺表演、拔河、掷石子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迎新年、送温暖、享福祉、感党恩”活动,村里年轻人编排的现代舞、老年人参与的锅庄舞、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独唱,个个节目精彩纷呈,一声声动人的歌声,一曲曲优美的舞蹈,表达着群众对驻村工作队的深情厚谊,感受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充分展现了农牧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生活”的精神面貌。
干部群众共叙友谊、共话发展,唱响了干群大联欢的时代欢歌。
三是认真开展支教活动。
针对驻在村教学点只有一名教师的实际,驻村工作队通过商议达成共识,利用工作之余,轮流到村教学点开展支教活动,帮助学生补习功课。
四是解决群众困难,密切干群关系。
为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驻村工作队队员扑下身子,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始终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了解群众的冷暖,把群
众的冷暖放在第一位,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
在工作队全体队员的不懈努力下,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强基惠民活动深入人心,驻村工作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金色的太阳照耀在雪山草原,那是您亲切的关怀;温暖的春风吹遍农田牧场,那是您深情的爱恋,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悠扬的牧歌再次在耳边回响,伴着歌声我们从这里再次起航,在创先争优中践行宗旨意识,在强基惠民中彰显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