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高校生命科学学院一年级学生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知识干预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某高校生命科学学院一年级学生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知识干
预调查
于海明;张海燕;王迎燕;蒋倩倩;朱勇飞
【摘要】目的:了解湖南某高校生命科学学院一年级学生对实验室急救知识的掌
握情况,探索提高大学生实验室急救知识的有效途径。
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72名生命科学学院一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向实验组大学生发
放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知识速查手册并进行讲解,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干预,每组均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发放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知识问卷进行测试。
结果基线调查时,两组大学生仅有“被玻璃等利器割伤后的急救”、“触电后的急救”和“皮肤沾染强碱的处理”的回答正确率超过了80%,分别为94.1%(127/135)、
82.2%(111/135)、88.9%(120/135)。
干预后,除“被玻璃等利器割伤后的急救”外,实验组其余24个题目的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
结论大学生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知识水平亟待提高,进行有效的干预可以提高他们的相关知识水
平。
%Objectives To discover the students'awareness of laboratory safety and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explor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improve
it.Methods By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272 freshmen were gathered from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and then randomly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 pocket guide detailing laboratory safety and first-aid knowledge was provid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some explanations were given to them at the same time,while no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to the control group.After that,a test was given to bo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related to laboratory safety and first aid
knowledge not only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but also after it.Results In this version of test,the correction rate of only three questions concerning"first aid measures of glass scratch",first aid measures of electric shock" and "treatment of skin with alkali" in the first survey was more than 80% in two groups,and they were 94.1(127/135)、82.2(1 1 1/135)and
88.9(120/135)respectively.Bu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better accuracy in 24 of all the questions.Conclusions Knowledge of laboratory safety and first aid has to be improved greatly,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ay help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a lot in relevant knowledge.
【期刊名称】《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4
【总页数】3页(P315-317)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急救知识;大学生
【作者】于海明;张海燕;王迎燕;蒋倩倩;朱勇飞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长沙,410005;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13;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13;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13;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923;R459.7
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不断扩大、高校实验室资源日益开放,同时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数量增加和人员的流动性增强,再加上实验用房的限制,使得学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实验室急救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意外伤害、挽救生命,还可以稳定病情、减轻伤员的痛苦,并大大降低伤残率。
近年来,多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急救知识匮乏并亟待提高[1-2]。
而高校大学生处于长知识阶段,易于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并获得较好的收益。
本研究于2014年3-5月以湖南某高校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学生(一年级)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及急救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实验室急救知识程度和安全性意识。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南某高校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一年级)学生281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9人(男生53人,女生86人),对照组142人(男生58人,女生84人);两组在性别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调查后整
理两次问卷,实验组得到135份有效数据(有效率为97.1%),其中男生有效问
卷53份,女生82份;对照组得到137份有效数据(有效率为96.5%),其中男生有效问卷55份,女生82份。
1.2 调查及干预方法
参考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医疗急救知识相关文献,自行设计编写《实验室急救知识速查手册》,调查问卷根据该手册主要内容设计而成,问卷采用封闭形式,内容分为被调查者一般资料、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实验室医疗急救、实验室物理伤害急救、实验室化学伤害急救和动物咬伤急救6部分,共25个问题。
为保证干预前后调查具有可比性,问卷1与问卷2考查的各知识点相同,而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两
次调查的调查员均为本课题研究者。
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并同时进行,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干预手段主要是向实验组学生发放《实验室急救知识速查手册》,并进行讲解(包括看教学视频),讲解后要求学生自学消化,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两组学生均在一周后进行第2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
组各随机抽取了34人进行回访,询问其对本研究的看法,以期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
1.3 统计分析
应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并整理,再将整理后的数据导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基线调查时,两组大学生仅有“被玻璃等利器割伤后的急救”、“触电后的急救”和“皮肤沾染强碱的处理”的回答正确率超过了80%;实验组学生干预后有24个题目的回答正确率高于干预前。
2次调查各组内部男、女生之间各题回答正确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基线调查对照组和实验组男生之间、女生之间各题的回答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干预前后学生对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本调查显示,干预后,实验组“通风橱的使用”、“废液处理”、“有机溶剂着火时处理办法”、“电着火时灭火办法”这4个问题的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P<
0.01);而对照组学生未接受干预,仅有“电着火时灭火办法”的正确率高于干预前(P<0.01)。
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学生实验安全基本知识答题正确率比较 n,%题目实验组(n
=135)问卷1问卷2对照组(n=137)问卷1正确人数百分比正确人数百分
比χ2值 P值正确人数百分比正确人数百分比χ2值 P值问卷2通风橱的使用
34 25.2 77 57.0 28.29 <0.01 34 24.8 32 23.4 0.08 >0.01 0.05废液处理 58 43.0 111 82.2 44.43 <0.01 61 44.5 59 43.1 0.06 >0.05有机溶剂着火时处理办法 46 34.1 106 78.5 54.19 <0.01 48 35.0 44 32.1 0.26 >0.05电着火时灭火办法 34 25.2 110 81.5 85.95 <0.01 36 26.3 68 49.6 15.86 <
2.3 干预前后学生对医疗急救及应急处理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接受干预后,“使用止血带包扎止血原则”、“现场急救原则”、“检查伤员心跳最简单可靠的方法”、“心肺复苏的步骤”、“心肺复苏几个技术要领”、“消毒酒精的浓度”、“实验室药箱的配备”的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
对照组学生在第2次调查中,“消毒酒精的浓度”的正确率高于基线调查(P<0.05),而其他几项的正确率均无变化(P>0.05)。
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医疗急救及应急处理答题正确率比较 n,%题目实验组(n=135)问卷1正确人数百分比χ2值 P值问卷2对照组(n=137)问卷1正确人数百
分比正确人数百分比正确人数百分比χ2值 P值问卷2使用止血带包扎止血原
则 35 25.9 85 62.9 37.5 <0.01 36 26.3 35 25.5 0.02 >0.05 0.05现场急救原则94 69.6 119 88.1 13.90 <0.01 92 67.2 81 59.1 1.90 >0.05检查伤员心跳最简
单可靠的方法 79 58.5 124 91.8 40.20 <0.01 70 51.1 70 51.1 0.00 >0.05心肺复苏的步骤 74 54.8 104 77.0 14.84 <0.01 88 64.2 80 58.4 0.98 >0.05心肺复苏几个技术要领 48 35.6 116 85.9 71.82 <0.01 44 32.1 46 33.6 0.07 >0.05消毒酒精的浓度 85 63.0 116 85.9 18.71 <0.01 89 65.0 107 78.1 6.03 <0.05实
验室药箱的配备 47 34.8 106 78.5 52.50 <0.01 46 33.6 40 29.2 0.61 >
2.4 干预前后学生对物理性实验室伤害急救知识掌握情况
实验组学生接受干预后,“眼睛进入异物的处理”、“烧/烫伤的急救”、“触电后的急救”和“冻伤后的急救”这4个问题的正确率高于干预前(P<0.01),“被玻璃等利器割伤后的急救”的正确率没有改变(P>0.05);对照组学生第2
次调查,仅“冻伤后的急救”正确率低于基线调查(P<0.01),其他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学生实验室物理性伤害急救答题正确率比较 n,%题目实验组(n=135)问卷1正确人数百分比χ2值 P值问卷2对照组(n=137)问卷1正确人数百分比正确人数百分比正确人数百分比χ2值 P值问卷2被玻璃等利器割伤后的急救 127 94.1 130 96.3 0.73 >0.05 119 86.9 115 83.9 0.47 >0.05眼睛进入异物的处理 88 65.2 121 89.6 23.06 <0.01 92 67.1 95 69.3 0.15 >0.05烧/烫伤的急救 97 71.9 120 88.9 12.42 <0.01 101 73.7 103 75.2 0.08 >0.05触电后的急救 111 82.2 128 93.4 10.53 <0.01 114 83.2 117 85.4 0.25 >0.05冻伤后的急救 94 69.6 125 92.6 23.23 <0.01 106 77.4 72 52.6 18.54 <0.01
2.5 干预前后学生化学性实验室伤害急救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实验组学生接受干预后,“对化学性伤害的知晓”、“皮肤沾染强酸的处理”、“皮肤沾染强碱的处理”、“重金属中毒的急救”、“腐蚀性物质溅入眼内的急救”、“毒气中毒后的急救措施”这6个问题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学生在第2次调查中,“皮肤沾染强酸的处理”、“皮肤沾染强碱的处理”、“重金属中毒的急救”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而其他问题的正确率则无变化(P>0.05)。
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学生实验室化学性伤害急救知识答题正确率比较 n,%题目实验组(n=135)问卷1对照组(n=137)问卷1问卷2问卷2正确人数百分比正确人数百分比χ2值 P值正确人数百分比正确人数百分比χ2值 P值对化学性伤害的知晓 72 53.3 120 88.9 42.39 <0.01 76 56.3 79 57.7 0.13 >0.05 0.05皮肤沾染强酸的处理 84 62.2 121 89.6 27.74 <0.01 55 40.1 85 62.0 13.14 <0.01皮肤沾染强碱的处理 120 88.9 131 97.0 6.85 <0.01 110 80.3 124 90.5
5.74 <0.05重金属中毒的急救 83 61.5 110 81.5 13.24 <0.01 65 47.4 89 65.0 8.54 <0.01腐蚀性物质溅入眼内的急救 105 77.8 130 9
6.3 20.52 <0.01 101 73.7 103 75.2 0.08 >0.05毒气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97 71.8 115 85.2
7.11 <0.01 101 73.7 97 70.8 0.29 >
2.6 干预前后学生对动物咬伤急救知识握情况
实验组学生接受干预后,“动物咬伤伤口清洗”、“动物咬伤伤口包扎”和“动物咬伤注射疫苗时间”这3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而对照组学生在第2次调查时,这3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和基线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两组学生动物咬伤急救答题正确率比较 n,%题目实验组(n=135)问卷1正确人数百分比χ2值 P值问卷2对照组(n=137)问卷1正确人数百
分比正确人数百分比正确人数百分比χ2值 P值问卷2动物咬伤伤口清洗 68 50.4 117 86.7 41.22 <0.01 75 54.7 80 58.4 0.37 >0.05动物咬伤伤口包扎 85 63.0 114 84.4 16.07 <0.01 85 62.0 87 63.5 0.06 >0.05动物咬伤注射疫苗时间74 54.8 121 89.6 40.78 <0.01 71 51.8 62 45.2 1.18 >0.05
3 讨论
3.1 有必要对高校学生讲授一些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知识
有研究表明,高校存在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不强[3]、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认知率较低等问题[4];而有关实验室急救方面的研究,国内很少有其研究。
本研究中,2013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2014年4-5月),他们虽然为一年级学生,但
其进入大学学习也将近1年时间,然而基线调查发现,两组学生所有问题回答的
正确率均低于70%;实验室物理性伤害急救知识中,“被玻璃等利器割伤后的急救”和“触电后的急救”回答正确率超过了80%,实验室化学性伤害急救知识中“皮肤沾染强碱的处理”回答正确率高于80%,而其余题目的回答正确率均在80%
以下。
由此说明,一年级大学生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理想,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相关知识的培训[5-6]。
3.2 相关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知识
在实验组,问卷中的25个问题中,除“被玻璃等利器割伤后的急救”外,其余24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干预后均有提高。
由此说明相关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知识。
3.3 培训时应顺应学生的意愿、抓住并培养学生的兴趣
有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愿意获取急救知识[7],因此我们可顺应学生的意愿,多开展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知识的培训。
对照组中,第2次调查有5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基线调查;但也有1个问题(“冻伤后的急救”)的回答正确率低于基线调查。
回访时发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认真作答,并在调查结束后主动通过课外书、网络等途径去查找正确答案,而对没有兴趣的东西,则是凭感觉随便答题。
因此,应当抓住并培养学生对实验室安全及急救知识方面的兴趣,并进行实验室安全相关方面的培训[7]。
综上所述,生命科学专业的一年级大学生的实验室安全和急救知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很有必要利用他们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地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学生的相关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根芝,胡高楼,林佳.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402-403,334.
[2]王蕊.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0(1):126-127,149.
[3]陈雁,简福爱,陈晔,等.广州大学城部分高校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情况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2,26(12):1064-1065.
[4]邬亚华,徐良贤,吴红波,等.353名学生实验室安全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九江医学,2009,24(4):70-71.
[5]李五一,谷大丰,胡放.香港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考察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0-12,22.
[6]张景霞,张磊,赵宁宁,等.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29(4):767-770. [7]闫志勇,王斌.不同层次医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