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方法砂石桩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 Pie Chart
Text1 Text6
Text2 Text5
Text3 Text4
3.6 砂石桩法
3.6.5 成桩工艺
3.单管锤击成桩施工工艺:
(1)桩管垂直就位; (2)用锤击沉桩机将桩管沉入设计深度; (3)灌砂石:当灌砂石量较大时,可分成二次灌 入:第一次灌入2/3,将桩管从土层中提升一半长 度,然后再灌入剩余的1/3; (4)按规定的提升速度从土层中拔出桩管。 (5)对特别软弱的土层,可采取二次打入桩管灌 砂石工艺,形成扩大砂石桩。
3.6 砂石桩法
3.6.4 构造要求与材料
2.加固宽度:根据土层性质、厚度及建 筑物设计要求确定,一般7~8m 。松散土 层厚度不大,穿透整个松散土层;当厚 度较大,应根据建筑物地基允许变形值 和不小于最危险滑动面的深度确定;可 液化砂层加固深度应穿透可液化层,或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定。
3.6 砂石桩法
7、一个月左右后,行T型管造影,若造影无异物,残石、狭窄,胆肠吻 合口通畅情况下,则于造影后再引流1-2日,以及时排出造影剂。经引流 观察无特殊反应,可拔除T形管。 8、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的食欲、黄疸、腹部体征,警惕胆汁外漏的发 生。
拔管的指征:术后两周拔除T型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 无发热、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 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试行夹管1~2天, 注意夹管时有无腹痛,发热及黄疸的出现,如上述症状出现,说明胆总管 下端仍有阻塞,不能拔管,应将夹管开放继续引流。如无上述症状再通过 X线下行T型管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端是否通畅,若胆道通畅,次日拔 管。拔管后1周内,应警惕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无黄 疸和腹痛发作,以及时处理。
3.6 砂石桩法
3.6.5 成桩工艺
1.振动成桩法 (振动法)
2.锤击成桩法 双管法锤击成桩
(锤击法)
单管法锤击成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6 砂石桩法
3.6.5 成桩工艺
1.振动成桩施工工艺: (1)在地面上把套管的位置确定好; (2)开动振动机把套管沉入土中,如遇到 坚硬难沉的土层,可辅以喷气或射水沉入; (3)把套管沉到设计深度,同时挤密了套 管周围土体;
临床表现:
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及病情的轻、重、危,完全取决于结石阻塞时 的程度和有无胆道感染。病人常伴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 呃逆,嗳气。胆管未被全部阻塞前也可以无明显症状,但由于饮食等因素 导致结石阻塞胆总管,病人会突然出现下述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
(1)上腹痛:剑突下疼痛或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刀割样绞痛,或持续 性疼痛伴阵发行加剧。疼痛向右后肩放射,伴恶心呕吐。
3.6.4 构造要求与材料
4.桩的布置和间距: (1)平面布置:宜采用等边三角形 或正方形。 (2)间距:现场试验确定,不宜大于桩 径4倍。在有经验的地区,砂石桩的间距 也可按下式计算:
3.6 砂石桩法
4.4.4 构造要求与材料
3.6 砂石桩法
3.6.4 构造要求与材料
3.6 砂石桩法
3.6.4 构造要求与材料
(2)寒战、高热:于剧烈腹痛后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摄氏度— 40摄氏度,呈弛张热。系梗阻胆管继发感染后,脓性胆汁和细菌逆流随肝 静脉扩散所致。
(3)黄疸:结石堵塞胆管后,胆红素逆流入血,病人出现黄疸。由于黄 疸的程度与梗阻的程度,是否继发感染及阻塞的解释是否松动有关,故临 床上,黄疸多呈间歇性和波动性。
Text
Text Text
Cycle name
Text
Diagram
Your Slogan here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Diagram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3.6 砂石桩法
3.6.6 施工要点
(2)打砂石桩地基表面会产生松动或隆起,砂石 桩施工标高要比基础底面高1~2m,以便在开挖基 坑时消除表层松土;如基坑底仍不够密实,可辅 以人工夯实或机械碾压。 (3)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应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 进行,如砂石桩间距较大,可逐排进行。以挤密 为主的砂石桩,同一排应间隔进行。
2.胆肠吻合术 可作为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或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3.综合治疗 如碎石 取石 溶石 引流相结合,中西医治 疗相结合。
T管引流护理
1 .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导管扭曲、折叠、受压、脱落等,搬动患 者动作要轻柔,并加强监护。对麻醉未醒的患者需适当约束肢体, 防止患者燥动时将管拉出。清醒患者要反复告诫其翻身或下床活动 时要保护好T型管。引流管长短要适宜,过长易扭曲,有碍胆汁流出, 增加胆道或吻合口压力,容易发生胆瘘;过短则限制病人翻身活动, 致引流管脱出,造成胆瘘。更换引流袋时须小心牵拉,防止T型管移 位。如有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 . 保持引流通畅 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 动时引流袋不能高过胆管平面,以避免胆汁逆流引起感染。指导患 者床上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因引流管扭曲、打折或受压 而引流不畅。检查通畅情况,并检查衍接处有无松脱。若引流出胆 汁内含有泥沙样的结石,为了不引起T型管的阻塞,可用生理盐水给 适当冲洗。方法是: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洗,注意压力不可过
2.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胆管内有结石。
3.X线检查:口服胆道造影,静脉胆道造影、PTC(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术)、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4.磁共振,CT检查。
5.核素显示:适用于黄疸病人。
治疗原则:
1.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可见切开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 或经胆道镜取石。
3.6 砂石桩法
3.6.6 施工要点
(1)施工前应进行成桩挤密试验,桩数宜为7~9 根。振动法应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确定填砂石 量、提升高度和速度、挤压次数和时间、电动机 工作电流等,作为控制质量的标准,以保证挤密 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的定义与病因:
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大多数位胆色素 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好发于胆总管下端。根据 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在胆 管内形成的结石成为原发性胆囊结石,其形成与胆道感染, 胆汁淤积,胆道蛔虫密切有关。胆管内结石来自胆囊者,称 之为继发性胆管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见。
5.材料: 采用天然级配的中砂、粗砂、砾砂、圆 砾、角砾、卵石或碎石等,含泥量不大 于5%,并且不宜含有大于50mm的颗粒。
3.6 砂石桩法
3.6.4 构造要求与材料
6.填料量计算:
3.6 砂石桩法
3.6.4 构造要求与材料
7.垫层: 砂石桩顶面应铺设300-500mm厚的砂或砂 砾石(碎石)垫层,满布于基底并予以压 实,以起扩散应力和排水作用。
3.6 砂石桩法
3.6.1 概述
2.处理软粘土地基:砂石桩可起到置换 和排水砂井的作用,加速土的固结,砂 石桩与固结后的桩间粘性土形成复合地 基,显著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建筑 物沉降。
3.6 砂石桩法
3.6.2 特点和适用范围
1.特点:施工机具常规,操作工艺简单; 可节省水泥、钢材,就地使用廉价地方 材料;施工速度快,工程成本低。
(1)桩管垂直就位; (2)锤击内管和外管下沉到设计深度; (3)提升内管,向外管中灌砂石; (4)放入内管到外管内的砂石面上; (5)提升外管到与内管底面齐平; (6)锤击内管和外管将砂石压实; (7)重复进行(3)~(6)工序直到完成。
Cycle Diagram
Add Your Text
Text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Diagram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4)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意识障碍等。 本病较胆囊结石发病急,症状严重,治疗困难。发作时阵发性上腹部绞痛, 寒战发热和黄疸三者并存(夏科三联征),是结石阻塞继发胆道感染的典 型表现。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可有梗阻性 黄疸的检验表现,血胆红素定量(尤其是直接反应胆红素)增高且常有波动; 肝、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病程长者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尿三胆中 尿胆红素升高。
3 .记录24h引流液的量,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保持稳 定持续引流,并对引流液进行床旁交接班。24h内正常引出深褐色或橙 黄色澄清亮胆汁为300~800ml。避免速度过快、过多,如胆汁分泌多, 引流量过大,及时报告医生,补充液体,以防发生电解质紊乱。如胆汁 引流量明显减少,应挤压引流管,检查是否通畅,并检查衍接处有无松 脱,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以及时发现有无胆道梗
3.6 砂石桩法
3.6.2 特点和适用范围
2.适用范围: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 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在饱和粘性土 地基上主要不以变形控制的工程,也可 采用砂石桩作置换处理。砂石桩法常用 于加固路堤、原料堆场、堤防、码头及 油罐等的地基。
3.6 砂石桩法
3.6.3 机具设备
1.主要设备:
振动沉管打桩机
健康教育—T管留置的家庭护理指导
1.向病人解释T管的重要性,避免提取重物或过度活动,防止T管 脱出,拉扯伤口。 2.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盆浴,淋浴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置 管处,胆汁刺激性大,易腐蚀皮肤,每天至少换药一次 3.一旦敷料湿透时应马上更换,纱布剪成开口以吸收引流液 4.局部用凡士林或氧化锌软膏涂擦,保持置管皮肤及伤口清洁干燥 5. 试夹管期间,每天夹管2-3小时,无不适逐渐延长时间,此期间 不需每天倾倒引流液,防止胆汁引流过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消 化不良导致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厌食等症状 6.有异常或者T管脱出,突然无液体流出,及时就医
3.6 砂石桩法
3.6.1 概述
1.砂石桩:为砂桩、砂卵石(砾石)桩、 碎石桩的统称。砂石桩法用振动或冲击 方法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将砂石挤压 入土中,形成大直径的密实的砂石桩。 砂石桩法是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常用的 方法。
3.6 砂石桩法
4.4.1 概述
3.6 砂石桩法
3.6.1 概述
2.处理松砂地基:通过挤压、振动等作 用,使地基达到密实,从而增加地基承 载力,降低孔隙比,减少建筑物沉降, 提高砂基抗液化的能力;而且,由于砂 石桩的挤密作用,使处理后的地基变得 均匀。
3.6 砂石桩法
3.6.5 成桩工艺
1.振动成桩施工工艺: (4)往桩管内灌砂,边振动边缓慢拔出桩 管;或在振动拔管的过程中,每拔一定高度 停拔振动若干秒;或将桩管压下然后再拔, 以便将落入桩孔内的砂压实,并可使桩径扩 大。如此反复,直至桩管拔出地面。
3.6 砂石桩法
3.6.5 成桩工艺
2.双管锤击成桩施工工艺:
4 .引流袋的护理 引流袋每天更换一次,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接头处 严密消毒,预防逆行感染。 5、引流3-4天后如胆汁清亮可逐步抬高引流袋至肩部,有利于胆汁回 输有助消化。 6. 如果T形管引流通畅,胆汁色淡黄、清亮、无渣且无腹痛无发热等症 状饮食情况恢复,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 或黄绿色,无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一般术后10~—14天可夹闭管道。 开始每天2~—3小时,无不适可逐渐延长时间,直至全日夹管。在此过 程要观察病人的情况,有无体温增高,腹痛,恶心,呕吐及黄疸等。
振动器、装砂料斗、振动套管
蒸汽打桩机 锤击沉管打桩机
双管式桩管
柴油打桩机
桩尖式桩管
2.配套设备:起重机、桩管、吊斗、机动
翻斗车或铲式装载机等。
3.6 砂石桩法
3.6.4 构造要求与材料
1.处理宽度:超出基础每边放宽不应少 于1~3排;用于防止砂层液化时,每边放 宽不宜小于处理深度的1/2,且不应小于 5m。当可液化层上覆盖有厚度大于3m的 非液化层时,每边放宽不宜小于液化层 厚度的l/2,并不应小于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