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早期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如何利用灯光诱控技术防治水稻虫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田早期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如何利用灯光诱控技术
防治水稻虫害
一、发生特点 1.棉叶螨。

根据近几年棉田调查和实际防治情况来看,棉叶螨在5月上旬可在棉田出现中心株,有螨株率可达到1%~5%,高的可达到7%左右。

发生期较前些年提前了7~10天。

单叶螨量可达到8~24头,产卵量大,扩散快。

如果在6月下旬得不到有效控制,进入7~8月份,棉花长势旺盛,叶片相互交叉,人机作业频繁,为大面积传播创造了条件,使得棉田由点到面迅速扩散,呈现大面积危害,棉叶干枯,长势下降,蕾铃脱落,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2.棉蚜。

据近几年的调查防治来看,4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初孵棉蚜在越冬寄主上繁殖2~3代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5月上中旬有翅雌蚜飞往棉田,点片繁殖危害,产生无翅蚜及部分有翅蚜。

当蚜口达到一定密度以后或在棉田达到一定的发育阶段时,又产生有翅蚜迁飞到棉田为害,使多处棉株受损,特征是卷叶流油,严重时叶片发黄,蕾铃脱落。

3.棉铃虫。

由测报得知,一般在4月下旬可出现成虫始见期,越冬代5月中旬达到高峰期,6月下旬7月上旬又出现一个高峰期,8月上中旬再出现一个高峰。

上世纪80年代主要防治第2代棉铃虫,
7月中下旬普防1~2遍即可解决问题。

但现在各代都要防治,重叠现象十分严重,防治难度和防治成本增加。

二、综防措施
1.棉叶螨。

①对当年棉叶螨发生重的地段或区域秋耕前用专性杀螨剂喷雾处理。

坚持做好秋冬灌水,早春对棉田四周的越冬寄主植物进行喷雾处理或铲除越冬寄主,以减轻螨口密度。

坚持用甲拌磷拌种以防早期叶螨和蓟马。

②查找叶螨中心株是做好全期工作的主要环节。

进入5月份对棉田进行不问断的调查,指导棉农识别早期叶螨的危害特征,结合除草、定苗对早期叶螨中心株采用个别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

中心株相对较多时,用专性杀螨剂点片喷雾处理。

③棉田人工作业力求短时快速,避免人员长时间在棉田走动。

机械作业转到下块棉田作业时应对农具和主车进行清洗,以减轻传播几率。

6月末以前的目标是把叶螨控制在零星点片阶段。

④棉田叶螨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塔六点蓟马、捕食螨、草间小黑蛛等,应避免大面积普防。

2.棉蚜。

①根据棉蚜繁殖快、扩散迅速的特点,做好越冬蚜源的调查,同时做出预测预报。

重点抓好基础性防治工作,早春主要是做好室内、大棚、菜窖、花卉等的灭蚜工作,同时根据近几年棉蚜可以在室内越冬的特点,及时抓好对黄金树、蟠桃等越冬寄主的处理,以减轻有翅蚜的迁飞基数。

②利用棉蚜有趋黄色光线的特性,4月下旬在居民区少量摆放一些黄板,诱杀有翅胎生雌蚜。

5月下旬在棉田四周摆放黄板涂上机油,同样起到诱杀作用,播种结束后,对棉田四周的杂草进行铲除或喷雾处理。

③当棉苗2~3片真叶展平后,已有少量迁移蚜迁飞到棉田开始繁殖危害,此时结合人工作业对棉蚜中心株用手抹除,棉蚜中心株的主要识别标志是有蚂蚁在棉株上活动。

此期棉田内天敌数量、种类很多,禁止普遍打药,为天敌发展创造条件。

④当棉田出现较多的中心株或中心片时,可采用先把棉株上的天敌转移到其它棉株上,再采用滴心、涂茎或点片喷雾的方法,控制蚜口密度,但禁止使用广谱性杀虫剂。

3.棉铃虫。

①播种工作结束后,可在棉田四周摆放糖浆瓶捕杀成虫,采用红糖2份、醋1份、水7份配制成糖浆,每只瓶倒上2/3即可,早收晚放,有条件的地方可摆放频振式杀虫灯。

②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底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末,在棉田可采用25×20米摆放杨枝把一把,杨枝把制作以新鲜杨树枝阴成半干为宣,直径20~30厘米,长短35~40厘米为宜,可以平放,也可以直立,早上太阳尚未出来前进行人工捕捉。

’③当种植面积少、劳动力充分时,可人工捉幼虫,早上太阳出来后,幼虫从棉铃、蕾中出来爬到叶子上,此时是最好的捕捉时机。

④对棉田通过正确、规范调查,当百株卵量达到20粒,百株幼虫3~5头时,即可采用机械防治,此时防治主要是抓住产卵高峰期和幼虫三龄以前,药物可采用美除40克/亩,棉铃虫核型多角病毒制剂30~40克/亩,Btloo~150克/亩,每亩用量分别对水35~40千克,下午7时以后喷雾效果较好,必要时加上倒挂喷头。

何勇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